秋穀成熟了

來自中國江南太湖邊小城的教授、作家、學者,寫下的一些凡人小事和日常心情……
正文

學舞記

(2007-04-27 11:11:00) 下一個
     從2003年11月2日到今天,我學跳舞已有兩年多了。原為一介書生的我,幾十年都在執教鞭、爬格子,似乎跟舞蹈不可能發生關係。然而,我真的幾乎棄文從“舞”了。
     看人跳舞容易,但是學跳舞和學其他一樣,萬事開頭難。一開始,我是那樣地笨拙,經常地踩帶我的女士的腳;我是那樣地愚鈍,昨晚才學過,今晚又要人家從頭教。看著其他人那麽自由自在地翩翩舞動,真的十分羨慕。可我,卻感到這“舞”實在難乎其難,不知哪一天才能“舞”起來。
       2003年的冬季,我幾乎每晚7時多就到舞廳去,不管朔風刺骨,或是雨雪撲麵。有一晚,羅師傅對我說,跳三步時第一步要跨得大一些。在“新金橋”,金老師告訴我:要端起架子,雙手就像是抱著隻大籮筐;談師傅說就像抱著棵大樹。有人對我說,你要從“方步”學起……我聽進耳裏,心裏揣摩著,似乎有點領悟。學舞之中我悟到:這跳舞就是非正常走路,而且就要裝模作樣;做人不可有架子,而跳舞就不能不端起架子。要掌握它,必須多學多問,如同“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要“舞不離走”。
        我先後認識了許多舞友,如小許,她後來成了教我跳舞的第二個老師;還有車師傅、小顧、小鄭、小李、小柳,小蔣和小高、小陳、小張、小葉、小黃、跟兄……等等。
       有一天,女作家慧、雲有女同學從香港來,飯後至湖州賓館舞廳跳舞。除約了我,還約了女作家春和另三位男士。那天的舞廳的人不多,本來可以好好跳一下,可我遇到那些跳舞的高手,由於膽怯,跳得實在不行,還踩了同舞的女士,真的愧疚不已。心想,哪一天能夠跳得好一些呢?
        2004年春天來了,鶯飛草長,百花次第開放,一切都充滿了生機。我學跳舞的勁頭也高漲起來。一是多次到音像店、書店買教學跳舞的VCD,看裏邊的老師怎樣教跳舞;二是跟在人家的後麵,觀摩他人的跳法,模仿他人的舞步。
        說起學舞的效果,在我身上十分明顯。2006年春節時,我稱了一下體重,從原來的164降到148,減輕了10多斤;腰圍從3尺3縮小到2尺7。如今身高177的我,雖然稱不上苗條,卻不再是胖子了!由於跳舞時出汗多,喝茶也多,加之音樂動聽,心情愉快,生活習慣改善,血壓基本正常,吃喝睡眠很好,成了個“精神好,心情好,生活好”的三好老人。
        我學跳舞有此成效,得力於我妻子曹掌珠的大力支持。每天都是她事前為我準備跳舞用的衣服鞋子,還有茶杯、點心。她和我都體會到,學習跳舞不僅能夠鍛煉身體,愉悅心情,而且多交朋友,豐富生活。
        學跳舞也是學做人。在舞廳跳舞時,大家一般都是按反時針一圈一圈地跳,而且要瞻前顧後,觀左看右,不能快不能慢,否則如同路上開車,會撞到別人,或者踩別人的腳,或者被他人踩。此時,要趕快說一聲“對不起”,“不好意思”,或者做個手勢表示歉意。這樣,大家就可以和諧相處,共舞人生。
        學跳舞以來可記之事、之情、之人實在很多,篇幅有限,以歌結之:
 
        曾愛朝霞美,今愛夕陽紅。
        名韁利鎖終擺脫,舞姿翩躚趁東風。
        人壽無長短,莫問何時終。
        且品佳茗聽好曲,與君共舞度餘生!
                                                         2006、9、2秋聲中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怎麽沒分段呢.

人壽無長短,莫問何時終,--對嘛,過好每一天最重要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