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NBA現場拍攝實戰錄(1)

(2008-03-24 19:58:36) 下一個
想不到第一次親臨現場觀看NBA比賽就可以坐得那麽近。我跟著一位辦雜誌的朋友去,坐在記者席,其實就是坐在球場的地板上,離籃球架隻有一米多,著實拍得過癮。

我拍過運動,但是像NBA這樣正規的比賽還沒拍過,心裏沒有底,不過我想,無非就是多拍,用數量換質量。去之前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沒有看到很有用的。

我帶上手上的器材,有佳能的20D機身,兩隻F4光圈的鏡頭,分別是24-105MM和70-200MM(沒有IS)。同時也帶上50MM F1.4那隻以做備用。我曾想過是否要弄一支獨腳架去。後來在現場我看到也有人用,至少球場沒有禁止帶獨腳架入內。

同行的有一位是負責攝像的,另一位是雜誌社的寫手。我和攝像的那位登記後,一齊到媒體專用的房間,那裏提供免費的飲料和PIZZA。我放下外套輕裝上陣。

今場是多倫多RAPTORS對丹佛,我原以為不會很好看,因為似乎沒有很著名的球員參賽。出乎意料的是,這場的對戰居然有兩位ALLSTAR,一位是代表多倫多的BOSH,另一位是代表丹佛的IVERSON,這位外號“壞小孩”的家夥是多倫多的天敵。

球員熱身時我趕緊試一下器材是否夠用。我使用的主打鏡頭是24-105MM,拍了幾張,很暗,可是換了70-200MM拍就夠亮,心想發生什麽事了?我檢查相機的設置,沒發現問題。後來我發現原來鏡頭前麵的CPL拍完昨天的日落後居然沒有卸下來,怪不得。一陣汗。卸下CPL後完全改觀。用24-105MM非常好拍,可以照顧近距離的廣角,對麵的罰球也可以拍到。想拍對麵球架的上籃,就要用70-200MM那隻,不過實際這隻也不是很夠用。但我會它來拍球員的人物特寫。

我的相機是這樣設置的,ISO1600,用F4最大的光圈,光圈我設在1/320秒或1/400秒,用的是連拍,對焦分別嚐試過AI FOUCUS和AI SERVO,感覺區別不是很大。圖片在相機裏顯示曝光稍欠。不過我拍的是用RAW格式,所以即使稍欠,後期也是可以調整。

時間過得很快,兩節之後就是10分鍾的休息。我趕緊到媒體休息室去給電池充電。我全場總共拍了600多張,中間也不時查看一下,刪去一些拍糊PP節省卡的空間。

在回來後期處理時,自我感覺都不錯,到後來處理幾張跳舞的MM照片時發現色溫有問題。我拍時用的是AWB,處理出來的照片有些偏黃,我覺得有現場燈光效果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後來我把色溫該到3200K時,才發現這才是我想要的顏色效果,非常自然,雙方隊服的顏色還原非常好。結果我又把選中的過百張照片按3200K的色溫重新調整一次。

廢話少說,上PP.

1.開場前,全場唱加美的國歌。


2.正式開始比賽。


3.多倫多的龍王,主將BOSH.


4.IVERSON在突破


5.丹佛的另一位主將ANTHONY上籃


6.多倫多的狀元BARGNANI在防守


7.丹佛上籃


8.人牆


9.多倫多的控球後衛在突破


10.BOSH上籃


11.對麵半場的跳投


12.現場的媒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