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疆自由行(10)世上路走的最多的人—哈薩克人

(2007-07-30 18:49:35) 下一個
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首詩形容哈薩克人:

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薩克人!

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薩克人!

哈薩克人的曆史就是在轉場中譜寫!

哈薩克人的繁榮就是在遷居中誕生!

詩人對哈薩克人的形容非常貼切。因為哈薩克人是遊牧民族,大半生都是在草原上放牧度過。在新疆是哈薩克族人放羊,維吾爾族人販羊,回族人賣羊,漢人吃羊。

牛羊馬匹等牲畜需要吃草,在冬天來臨之前,哈薩克人會割很多的草,把它曬幹留作冬天的糧草。等到冰雪融化了,他們就趕著成群的牛羊進山,到草場上放牧。我們去的時候是5,6月份,正值牧民轉場的高潮。他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在馬背上和帳篷裏生活,一代一代延續著。

從布爾津前往白哈巴的路上我們見到很多轉場的牧民,通常是年輕人騎馬趕著牲畜走在前麵,牲畜裏麵牛羊馬混在一起。跟在大部隊後麵的通常是老人家和駱駝,他們把行李包紮好放在駱駝背上,慢悠悠的跟在後麵。我們在牲畜群裏看到不少馬匹都是瘦骨嶙峋的,好可憐。司機張師傅說,這些馬匹能熬過漫長的冬天生存下來就算不錯了,現在有草吃,過陣子就會長肥。

牧民的遷徙路線是政府事先製定好的,遷徙路上會有房子供他們使用,不過到了規定的時間就要搬走,因為下一個牧民會按期來到這裏住。我問張師傅,這麽大群的牲畜,如果跟其他的牛羊群混在一起怎麽辦?張師傅告訴我們,牲畜的屁股上烙有印記,主人就是靠這個印記來識別自己的牲口。聽說有貪心的牧民把別家的牲畜一齊趕回家去。

哈薩克人熱情好客,淳樸敦厚,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答應回到加拿大以後把照片寄給張師傅,由他轉交給那些接待過我們的哈薩克人。

說完草原上的哈薩克人,再說一下阿爾泰草原的石人。張師傅經常提到,在前麵的草原上有“食人族”,到那裏一看,原來是“石人”。草原石人的來曆有不同的說法。有一種說法是草原石人來自突厥人,因為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人的習俗,石人的形象是按照墓地主人的形象來雕刻的,後來伊斯蘭教傳入,禁止崇拜偶像,石人就被更抽象的石塊所取代。另一說法是,草原石人是由塞人所立,同樣是用於守墓的,塞人是草原上一個很早期的遊牧民族部落。在新疆有一個很著名的康家石門子岩畫相傳就是3000年前的塞人所作。

草原上的石人是一道很特別的風景線,始終都保持著他們的神秘性。

1.草原上的駝隊,騎在前麵的是一位女長者


2.駝隊的男主人


3.手執馬鞭的牧民,馬匹屁股上就有自家的印記


4.浩浩蕩蕩的羊群


5.在山邊深情的回望


6.從高山望下去崎嶇的土路


7.搬家的駱駝忙裏偷閑


8.這片大草原上匯集了三家牧民


9.這幾隻羊讓我想起廣州的五羊雕塑


10.草原上的石人


11.神秘的草原石人


下一集 南疆的古城-----喀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