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疆自由行(5)白哈巴的圖瓦人和哈薩克人

(2007-07-09 17:44:42) 下一個
在白哈巴村居住著圖瓦人和哈薩克族人。圖瓦人是遊牧民族,世代以放牧狩獵為生。目前,喀納斯湖附近共居住著兩千多名圖瓦人,他們使用的圖瓦語屬突厥語係。關於圖瓦人的曆史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說他們是從西伯利亞遷來的,因為西伯利亞有17萬圖瓦人(據統計全球有大約20萬圖瓦人,有2萬多人在蒙古,另外2千多人在中國)。也有說圖瓦人是當年成吉思汗大軍東征時留下來的蒙古人,所以當地人都習慣稱呼他們為蒙古人。現在圖瓦人的社群也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酗酒,據說他們全家上下都喜歡喝酒,而且還經常喝得醉酗酗的,一瓶很低檔的白酒就可以輕易換走他們的牲口。喝酒使圖瓦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窮,政府正在嚐試幫助他們改變惡習,並且讓他們到山上采集冬蟲夏草幫補生計。我們到達白哈巴村的那天晚上下著大雨,我準備去拍夜景,司機張師傅執意同去,因為他怕我遇到喝醉酒的圖瓦人會有麻煩。

以前我們常聽一首老歌叫《敖包相會》,但不懂什麽是敖包,這次居然見到真正的敖包。敖包在蒙古語中是“堆子”的意思,就是用木,石,土壘成的堆,在敖包中間插的是白樺木,四周掛著印有經文的彩色經旗,敖包是談戀愛的蒙古青年男女約會的地方。今年的6月8日就是圖瓦人的敖包節。

第二天早上,天空依然下著大雨,我們冒雨出門拍PP。這裏的牧民可沒有受到天氣的限製,一大早就帶著牲畜上山放牧。大雨把白樺樹衝洗得幹幹淨淨的,木屋的煙囪裏冒著炊煙,小孩一早挑著水桶去打水。這裏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都是各家自己發電。有一位哈薩克婦女提著桶去擠牛奶,她先把牛犢栓住,然後幫母牛擠奶,擠完後才放牛犢去喝奶。這位婦女看到我在拍她,還特意過來看我幫她拍的PP,然後帶著笑容回去繼續幹活。白哈巴村裏路上到處都是“六味地黃丸”-----牛糞,樣子長得象石頭,我們經常中招。這裏最漂亮的季節是秋天,白樺樹都變成金黃色,下次去一定選在秋天。

1. 煙雨蒙蒙的白哈巴(拍著PP時為了保暖,我穿著張師傅特意準備的軍大衣。)
">

2. 白哈巴村的一角
">

3. 白哈巴清晨的白樺樹
">

4. 白哈巴的圖瓦人一早去放牧
">

5. 白哈巴的兒童,有些害羞
">

6. 清晨擠牛奶的哈薩克婦女
">

7. 中國西北第一哨所—白哈巴邊防站
">

8. 去白哈巴路上拍到的一個牧場
">

9. 圖瓦人的敖包
">

下一集—喀納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八樓的葉子 回複 悄悄話 拍的很不錯呢!跟著你旅遊也學到不少東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