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陳友諒以恢複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

(2007-07-04 14:58:00) 下一個

陳友諒以恢複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

 

他的墓在哪(詳細地址) 他有沒有後人

陳友諒(1320~1363)

- 陳漢皇帝 1359-1363

 

<明史.陳友諒列傳>
http://www.quanxue.cn/LS_ZhengShi/MingShi/MingShi123.html

<明史紀事本末> 點擊,往下拉到卷三
http://www.1368-1644.com/bbs/viewthread.php?tid=4904

明朝那些事之陳友諒
http://book.sina.com.cn/nzt/his/mingchaonaxieshi1/18.shtml

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之戰
http://post.baidu.com/f?kz=125250466

論文《評陳友諒與朱元璋的鬥爭》
http://lj.lsxy.com/yjs/ShowArticle.asp?ArticleID=45 

 

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原姓謝,祖入贅於陳,因從其姓,湖北沔陽人,家世業漁。年輕時曾為縣吏。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初為簿書掾,後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陳友諒乘機襲殺倪文俊,並其部眾,自稱宣慰使,隨後改稱平章,掌握天完實權。此後兩年繼續進行反元戰爭,攻取安慶、池州、龍興(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吉安、撫州、贛州、信州(今江西上饒)、襄陽等地。


陳友諒在反元戰爭中竭力爭取漢族地主階級合作,收羅了不少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知名的有元兵部尚書黃昭和進士解觀等人。同時,他在天完內部製造分裂,篡權奪位。至正十九年九月,陳友諒殺害了在反元戰爭中功勞卓著的天完將領趙普勝。同年十二月,殺徐壽輝左右侍臣,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於采石,自立為帝。建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以恢複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仍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張定邊為太尉。

大漢政權建立後,一麵繼續進行反元戰爭,一麵把軍事重心放在對鄰境朱元璋部的戰爭上。陳朱之間的戰爭是封建統一戰爭,前後進行了三年多,曆龍灣(至正二十年閏五月)、江州(二十一年八月)、鄱陽湖(二十三年夏)幾次重大戰役。大漢將士多數是天完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深為不滿,在戰爭中相繼倒戈降朱,使陳友諒接連敗北。

 

二十三年八月,陳友諒在鄱陽湖,朱元璋采納郭興的建議,用火攻偷襲陳軍,陳友諒運氣太糟,從船艙中探頭出來,竟中流矢死。陳友諒窮極奢侈,不得民心,舊部多叛,實為失敗主因。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稱帝,改元德壽。陳友諒不恤民力,又不善於抓住戰機,也是他失敗的原因。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漢亡。

 

參考書目

《明史》卷123《陳友諒傳》,中華書局,北京,1974。

楊訥:《天完大漢紅巾軍史述論》,《元史論叢》第1輯,中華書局,北京,1982。

 

 

 

 

 

http://post.baidu.com/f?kz=213692274

朱元璋傳


成王敗寇,正史估計也靠不住

明史陳友諒列傳

http://www.quanxue.cn/LS_ZhengShi/MingShi/MingShi123.html


1360年陳友諒襲擊南京
http://military.china.com


1360年陳友諒把他個人的內陸水軍拿來做賭本(這水軍是他個人權力所係的命根子),企圖拿下南京,一舉摧毀朱元璋的勢力。按照史料的暗示,陳友諒是魯莽滅裂地進行攻擊的,但是應該注意,陳友諒在他的同時代人中是最能認識內陸水軍的潛力的;迅速地移動部隊,搞戰略性的突然襲擊,是使用他的強大得多的內河艦隊的最好的辦法。對於陳友諒來說不幸的是,他在南京中了埋伏,使他損失了很多士兵和大部分船隻。朱元璋通過奪取陳友諒的一支完整的艦隊而擴大了自己的水師,這就使得他在此後的兩年中主宰著長江中遊的水域。其經過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陳友諒在害死了趙普勝以後,便做好準備馬上要向東擴張,侵入安徽南部的明政權的領土。明軍的間諜使南京對陳友諒的動向了如指掌。據猜測,這些諜報分子就是來自那些不滿於趙普勝被殺的巢湖分遣艦隊中的人;否則就不好解釋為什麽明軍的諜報在1360年總是那麽詳盡無遺,而在後來又是那麽的不靈。當明軍在常遇春帶領下攻克池州的時候(1359年11月),陳友諒計劃來一次突襲以收複它。朱元璋得知這消息後派徐達前往池州,並命常遇春放棄他在杭州前麵的炫耀武力的行動(這次行動已持續三個月而毫無結果)去與徐達會合。這兩位明軍將領伏擊了入侵者,並捉了3000俘虜;常遇春殺了他們的大多數人;並派回少數幾個人去向陳友諒報告軍情。

這個報告激怒了陳友諒,促使他要用手頭的部隊去攻打明軍。它達到10萬人馬,是一支很大的部隊,但沒有超過明的南京軍隊,而且它隻代表陳友諒領土上整個軍事潛力的一部分。陳友諒的艦隊向下遊行駛,並於1360年6月11日抵達太平。指揮3000名守軍的明軍將領花雲拒不投降。陳友諒的士兵向麵向陸地的城垣進攻了三天,都迄無成效。陳友諒於是想用他艦隊中的更大船隻來突擊麵江的城牆:即叫他的士兵從高高的船尾去攀登城牆。隻要攀上了城牆,他們就能輕易地製服弱小的明方守軍。花雲被俘,但拒絕降順,壯烈犧牲。陳友諒很欣喜他的勝利;這種戰法可通用於整個長江水域。他繼續往下遊航行,於6月16日命令他的艦隊泊錨於采石碼頭;這裏是明軍在 1355年過江的地方。他在這裏把天完的傀儡皇帝徐壽輝打死,自己稱帝,建立漢王朝。登極的儀式是在一個為此目的征用的廟宇的庭院中舉行的,但被一場夏季暴雨所打斷。新皇帝派了一個使節去見張士誠,請他從背後夾擊南京;陳友諒則準備自己率艦開往南京。

明軍領袖獲悉太平已於6月18日失陷。他們的士兵固然和漢軍的士兵一樣多,但他們的水軍隻有人家的1/10,從1355年以來他們的大多數擴張都在陸上進行。漢軍能夠在江上隨意航行,攻打像太平那樣的沿江城市,其中包括揚州(運河上的江北城市)、鎮江和江陰(靠近吳的邊界)。如果明軍在陸地上追擊他們,明軍就會冒消耗力量和遭受漢軍攻擊的危險。朱元璋的將領們提出了孤注一擲的建議:有人建議陸上進軍太平,另有人建議放棄南京,堅守城東的紫金山。


朱元璋否決了這些建議而實施李善長和康茂才所擬的一個計劃,其中包括把陳友諒誘上岸來,引他進入預定地點,設伏打他。康茂才在1356年投降朱元璋以前曾在陳友諒軍中服過役;他有一個做兩麵間諜的仆人:此人一麵向陳友諒報告軍情,一麵又把漢軍的動態帶回到明營。很顯然,他隻忠於康茂才。康茂才利用他帶信給陳友諒說他將倒戈,並將把從長江到南京西城牆的三叉江上的木製江東橋挪開,讓陳友諒的水軍經過秦淮河直抵南京城牆之下。這仆人帶回了陳友諒的口頭允諾,據史料說,朱元璋為此命令李善長連夜重造了一座石橋。這樣,朱元璋就有意地破壞了他自己的計劃,但是他已經算計出了陳友諒在康茂才如果不倒戈時的應變計劃,因而這就使得有可能進行一次更具決定意義的伏擊。

朱元璋預先在大勝關埋伏了楊靖,在江東橋埋伏了康茂才,在新河河口埋伏了趙德勝:這三支人馬是防止漢艦通過沿南京西麵城牆流到長江的那些狹窄的河港網絡駛抵南京城牆。他們把些尖頭的“蓮花”樁打到岸上,防止敵船運兵登陸。當江東橋的埋伏正在實施的時候,陳友諒的幼弟陳友仁已經統率一萬人馬往下遊駛來。他在新河口之北的龍灣登陸,襲擊並俘獲了駐守在城正北方的邵榮的明軍。他於是豎立了柵欄,等待大軍的到來。

龍灣是比江東橋好得多的一個伏擊的地方,因為龍灣和新河之間的一片開闊地可以使大多數漢軍上岸,而設伏的明軍仍能借平原之北的石灰山作屏蔽,如果進行得順利,隨時可以在後麵打擊漢軍,還可以切斷它與長江的聯係。朱元璋的如意算盤是,如果康茂才的倒戈沒有兌現,陳友諒會在龍灣上岸。他派了常遇春帶三萬人去石灰山靜候伏擊,讓徐達兵團等在南京的南城外麵,如果必要他從這裏可以馳援楊靖和康茂才,然後朱元璋自己帶領預備隊駐紮在城牆西北處當時稱為盧龍山(人們通常稱為獅子山)的地方;他在這裏俯瞰長江和整個戰區。朱元璋下令,揮動紅旗表示敵軍的到來,從他的盧龍山駐地揮動黃旗時則是命令石灰山的部隊出擊。明軍水軍被派往下遊,陸軍則到達指定地點,等待天亮。


6月23日晨,陳友諒率艦隊向下遊行駛,攻打大勝關。這裏的港汊因太窄而不能用,特別是在對付楊靖的堅強抵抗時更是這樣。陳友諒突然停止行動,向江東橋駛去。他看到這橋是石頭的,康茂才也沒有來接應他。他怕江東橋這裏有埋伏,就向長江返航,並直駛龍灣。漢軍在龍灣棄舟登陸,在平原上整隊。朱元璋在盧龍山頂上把他們看得一清二楚。他下令他的士兵吃好喝好和休息好,準備戰鬥。

下午的天氣悶熱不堪;當一陣雷暴來時,朱元璋揮動紅旗,讓他的軍隊向北跨過平原,直指漢軍柵欄。漢軍的反應是向他們開過來,離開了長江;陳友諒正在抓住另一支貌似孤立的明軍部隊不放。當暴雨停止的時候,朱元璋命令擊鼓進攻,然後又命令舉起黃旗。朱元璋和馮勝的軍隊攻進漢軍後衛,迅速打贏了這一仗;漢軍陣線七零八落,它的士兵紛紛逃命。那些逃到江邊的兵卒發現已經退潮,他們的許多船隻已擱淺在泥灘上。

明軍因此俘獲了100艘大舶和數百條小船,可能占漢軍艦隊的半數以上。這些船隻使明軍在1361年和1362年的長江戰爭中稍稍占有優勢。陳友諒及其大多數人馬擠進那些能夠開動的小船上逃命;他們多數人逃到九江,盡管有明軍跟蹤追擊。漢軍在戰場上留下了20000具屍體,7000名俘虜;這些俘虜中的多數人是趙普勝的部下,他們都高興地又同朱元璋部下的老戰友們會合在一起了。陳友諒在江西的地位因他的失敗和他個人部隊的損失而受動搖。主動權轉到了明軍手裏。在龍灣戰鬥尚在進行的時候,胡大海從浙江進犯江西,奪取並守住了廣信府府城。這個行動打開了明軍在陸路攻占江西全境的前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