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揭密:清朝落後西方的真正原因

(2007-05-17 12:17:14) 下一個
揭密:清朝落後西方的真正原因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年的紀念日,波士頓的一家博物館用實物圖表和數據顯示,從15世紀以來,有3000多萬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殺害.一位印第安人領袖譴責說:“這是滅絕種族和悲痛的500年哥倫布紀念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悼念日,是一個十分黑暗的日子。”
19世紀的美國教科書這樣寫到:“哥倫布是個莊重的人,謙恭有禮,言行謹慎,他的道德無可指責,是一個堪稱楷模的教徒。”在美國,哥倫布被給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稱,以哥倫布命名的州、城市、鄉鎮、郡縣、大專院校、曆史景點多達70多處。
對於以上這兩種對哥倫布的不同評價,為什麽會存在如此截然相反的觀點呢?

這就是曆史觀的問題。曆史是隨意打扮的小姑娘,在國外如此,中國也這樣,世界都如此。分辨曆史真偽是不容易的事。對哥倫布的評論,美國的印第安人和教科書都不能算錯,但都不全麵。美國教科書要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如果孩子知道美國的黑暗曆史,會愛美國麽?印第安人的悲慘經曆,被歐洲人用傳染病***,這個曆史不能忘。是的,歐洲人使美國成為最強的國家,但哪不是印第安人的國家。不隻是印第安人遭受***,還有黑人。美國和歐洲的發家是多麽殘酷和血腥,而我們的教科書卻少有揭示真相的,隻是責怪清朝如何落後。一歎。 同樣的,日本的發家也是血腥的,而我們的主流媒體少有揭露,以為日本勤奮或者其他什麽。

過去和現在的西方人都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過去實質的把黑人當奴隸,現在用“貿易”和“文化”來奴役其他國家的人。所謂的人文主義或者民族自由是對自己的統治階級內部說的。 人文主義 :文藝複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和價值取向。它既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反對封建鬥爭的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的指導思想,其主要內容有:用人性反對神性;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主張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 個人主義: 一般來講,個人主義是用於描述在理論或實踐上強調個體,而不是群體,甚至亦可能不利於群體的概念。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直接相對;也與全體主義(或極權主義)相對,並與獨我論相關。 個人主義強調個人個性,自由,權利和平等,政治上反對國家對個人事務的幹預,經濟上強調私有財產權和自由市場經濟。

奴隸貿易:十六至十九世紀歐洲殖民主義者將非洲黑人掠往美洲作為奴隸的肮髒買賣交易。美洲大陸“發現”以後,大批印第安人被歐洲殖民強盜虐殺,為了彌補美洲勞動力不足,歐洲殖民主義者從非洲掠販黑人充當奴隸。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法美等國先後參與奴隸貿易。十六至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被販賣到美洲的黑人共約一千五百萬,加獵奴和販賣途中死去的人數,非洲損失的人口約在六千萬到一億。奴隸貿易給歐洲和美洲殖民國家帶來了巨額財富,成為歐美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卻將億萬非洲黑人拋向死亡的深淵或置於奴隸製枷鎖之下。

1492年10月1日,一位帶著西班牙國旗的意大利人在被海水打濕的甲板上,看到了綿延不絕的被森林覆蓋的土地浮現在茫茫的海水之上。這個名叫哥倫布,一方麵他是功勳卓越的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另一方麵他又是臭名昭著的殖民掠奪者。然而他並不知道自己發現的是一片新大陸,他簡單地認為這隻是通往東印度的捷徑。當哥倫布第一次登上美洲大陸時,土著的印地安人歡迎了他們,他們在沙灘上進行了最初的交易,歐洲人用他們廉價的玻璃製品換取印地安人昂貴的寶石。這時候的哥倫布和他的追隨者顯然滿足於類似的欺詐行為,他們和印地安人相處的不錯。當哥倫布第二次來到時,他的身份不再是一個發現者,而是一個征服者。按照他和西班牙王室的協議,他成為了西印度群島的總督,以及他所發現海域的海軍上將。哥倫布開始了他的血腥統治,他的繼任者更加殘暴,最終的結果是100多萬印地安人分別被打死、累死、餓死、凍死和病死,印地安人在西印度群島悲慘地接受了滅絕的命運。 消息傳到歐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法國人和英國人、荷蘭人和其他歐洲人紛紛漂洋過海,像蚊子似的一團團地擁向了神秘的美洲大陸,開始了無情的征服狂潮。聶魯達在詩中把他們稱作一群戴著假牙和假發的人,這群殖民掠奪者在此後的300年裏,使4000萬人口的印地安人下降到了900萬人口,將田園詩般的印地安世界變成了恐怖的人間地獄。與此同時,西班牙從美洲運回了250萬公斤的黃金和100萬公斤的白銀,英國和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也同樣掠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