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

由心生,,隨性為,,坦蕩蕩,,不後悔,,,
正文

答一郎兄有關“靠”字的文化

(2007-04-28 18:17:49) 下一個
一郎兄的熱帖引出個別初級小學語文老師的不同見解和國粹口頭語,,,承蒙一郎兄抬愛問教--"我靠"是港式,京式還是台式 問候語,,,不才淺見如下:

這個問題真的難答了,,,現在大江南北文化貫通的太快,,,特別是有了網絡以後,,,但我個人以為應該是京式的可能大些,,,以前咱國人的國罵是: 他媽的,,,當然這已經是經過了很多代的進步和改良,,做了個別省略的,,以前是前邊還有一個CAO字的(CAO是CHINA AVIATION OIL COMPANY的縮寫,,就是中國航空油料公司,負責給飛機加油的,,,就是新加坡出事那家公司,,05年的國際新聞),,

後來人民文明了,進步了,,知道尊老愛幼了,,知道五講四美了,,所以基本把"他媽的"省略,,用"我CAO",,說的時候的重點是突出"我"字,,用很快的輕聲帶出"CAO"字,,,

後來時代又進步了,,,進步到男人女人都可以CAO了(跟不懂是誰上了誰的床一個意思),,,兩性行為中父係特點退色,,母係特點抬頭,,,罵人話不單是男人專利了,,,這個時候CAO字就給進化到一個諧音,,,

那選擇哪一個諧音呢,,,,這就體現了南北文化的貫通和人民的智慧,,,北京人發這個音很標準,,,念CAO,四聲,, 山東人念三聲近似"草",,,上海人發音短促而簡捷發平聲,近似"醋",,,廣東人不發這個音,發"DIAO",,,CAO仿佛是男人的專利,體現不了女權,,“靠”字比較得體,,既有男性的企圖,,又有女性的曖昧,估計最後的演變就發展到了一個比較中性的"靠"上來,,,

靠是動詞,,,CAO也是動詞,,,要CAO就要先靠,,靠了不一定CAO ,, 勝在含蓄,,隱諱,,,留下遐想空間,,比CAO來的有文化,有滋味,,也顯得文明和時代的進步,,,,所以一時間大江南北,,不分男女,,,年長年幼都在表示各種情緒前用了"靠"字來取代CAO字,,,,,,

但改歸改,,,靠歸靠,,,發音不同意義沒變,,, 要是誰以為自己說了"靠"而沒說CAO ,,就是個文明人了,,,那就好有一比,,,但實在不知道應該是比作他是"烏作鶯啼"好呢,,還是"鶯作烏啼"好呢,,,實在困惑,,,,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叫"文學城"的地方亂靠,,是很不恰當滴,,,

我已經批評他了,,,讓他寫檢討來著,,,看看反省的情況再說,,,黨的政策還是治病救人,,改過自新就好,,,回頭大家碰碰,,就給個"港內警告"算了,,,不過,,,那個"清早找白毛"同學也要好好檢討一下,,,下不為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