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2025 (2)
二十世紀初新西蘭華商名錄
中國人自1860年代進入新西蘭淘金,隨著金礦枯竭,這些人便另尋職業。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留下來的2000多人或投入小本經營成為經商人士,或進入傭工行業。當時主要從事的行業大致分為以下幾種:一部分從事商業活動轉變為商人,比如,旅館經營者、店主、廚工;另一部分從事農場工作和做雜工;還有一部分成為菜農、果蔬零售商和洗衣工,形成了早期華人的三大傳統職業。從此,菜農、果菜零售業和洗衣業為主題的三大商業活動一直發展延續多年至二十世紀。[1]簡言之,隨著淘金業逐漸萎靡以及人口向主要城鎮集中,許多華工完成了從華工身份向華商身份的曆史性轉變。
到1910年前後,華商生意最集中的地方是首都惠靈頓(Wellington),其次是奧克蘭(Auckland)及位於南島的但尼丁(Dunedin)。據當時的一份華商國際商務便覽所列的新西蘭各城鎮華人所經營的各項生意來看,惠靈頓列有90多間各類型商號,計有以枝宏號(A. Gee Fong Brothers)為首的55間雜貨店、以合利號(Hop Lee)為首的21間洗衣店、以合福昌號(Hop Fook Chong)為首的3間布疋成衣店、以周廣利號(Joe Kwong Lee)為首的11間果欄及瓜果土產店、以及東裕利酒樓(Tung Yu Li);奧克蘭則有以陳達枝號(Ah Chee)為首的8間雜貨店及一家進出口商行裕和辦莊(Yee Hop);但尼丁有徐肇開號(Sew Hoy)為首的3間雜貨店、協豐泰布疋成衣店(Hip Fong Tie)及葉豐泰果欄(Tip Fung Tai)。[2]
下麵是1913年出版的華商國際商務便覽中所列的新西蘭各城鎮主要華商店鋪名錄:
上述店鋪中,許多蔬菜生果雜貨店。早期華商經營蔬果店,多與菜園聯營,出售的蔬菜經過清洗包裝,新鮮便利且價格便宜,供應充足。[3]通常而言,華人蔬果店一般營業時間很長,周末也不休息,故在同行的競爭中往往獲利不錯。在1910年前後,根據中國駐惠靈頓領事的報告,新西蘭三大商埠威靈頓(即惠靈頓)、屋侖(奧克蘭)和丹依頓(即但尼丁)的蔬果店數量如下表[4]:
新西蘭蔬果門店數量(1908—1912)
年份 |
埠名 |
華僑果業 |
白人果業 |
1908-1909 |
威靈頓 |
55 |
67 |
屋侖 |
6 |
116 |
|
丹依頓 |
12 |
136 |
|
1909-1910 |
威靈頓 |
44 |
62 |
屋侖 |
6 |
111 |
|
丹依頓 |
8 |
128 |
|
1910-1911 |
威靈頓 |
86 |
150 |
屋侖 |
5 |
125 |
|
丹依頓 |
9 |
129 |
|
1911-1912 |
威靈頓 |
73 |
163 |
屋侖 |
15 |
251 |
|
丹依頓 |
8 |
122 |
戰後,新西蘭華人人口已達3500人,是由於戰時新西蘭政府允許華人妻兒團聚的結果。他們中一部分仍然是從事以蔬菜果樹種植業及批發零售、農場養殖為主的農業,一部分則是經營餐館、雜貨、進出口貿易、運輸、營建等為主的商業。這些行業是新西蘭華人的傳統行業。但此時華商經營的進出口貿易已經有了一定規模。
到1950年代末,新西蘭華商中有18家較有規模的進出口貿易商,其中位於惠靈頓的有11家,奧克蘭3家,基督城(Christchurch)2家,但尼丁和馬斯特頓(Masterton)各一家。與此同時,華商也開始在惠靈頓、奧克蘭和但尼丁分別建立工廠,分別生產橡膠製品、床上用品及嬰幼兒服裝和內衣襯衫、以及食品加工如機製麵條等。[5]具體而言,惠靈頓商行是:朱成基的商號Lenart & Gee Ltd.號、餘求的黃常號(Harry Wong)、董朗常的中華貿易公司(New Zealand China Trading Co., Ltd.)、楊潤添的國泰隆號(Kwok Tai Loong Co.)、黃展堂的新西蘭中國唱片公司(Horizon Trading Co.)、呂謹祥的商號(Ocean Trading and Wholesale Co., Ltd.,)、伍旋健的永興號(Wing Hing & Co.)、餘國俊的俊生和號(Chun Shang Wah & Co.)、劉質彬的朱氏兄弟公司(Gee Brothers Ltd.)、黃宙棠的香港貿易公司(Hongkong Trading Co.)、朱樂文的商行Norman Gee Gift Shop;奧克蘭商行是:黃鈞的黃鈞號(T.W. Doo Jr., & Co.)、鄺廼祺的常源號(Saung Yueen)、甄明德的和利號(Wah Lee);基督城是黃文信的合益祥號(Hop Yick Cheong)和餘光華的南洋公司(South Sea Trading Co.);但尼丁是徐百朋的Sue Hoy和馬斯特頓是陳麟耀的Oriental Gift Shop。四家工廠分別是朱成基的Plastiseal 1958 Ltd.和Super Sale Production Ltd.、徐百朋的Sue Hoy和劉兆麟的Arthur Lowe Ltd.。
詳見所引國史館檔案中的記錄:
進入1970年代後,新西蘭華人人口有了急劇增長,華人商業和經營開始多元,涉及各種行業,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
[1] Lily Lee and Ruth Lam, Sons of the Soil: Chinese Market Gardeners in New Zealand, Auckland: the Dominion of New Zealand Commercial Growers Inc, Auckland, 2012, p.14.
[2] International Chinese Business Directory of the World: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Prominent Chinese Firms and Individuals in Parts of China, Japan, India Proper [etc.], compiled by Jin Wong.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Chinese Business Directory Co., 1913, pp.1246-1251.
[3] 周耀星編著:《紐西蘭華僑史略》,新西蘭雙星出版社, 1996年,第25-26頁。
[4] 中國領事桂植來稿:《紐絲綸威靈頓同盟罷工與華僑交涉始末記》,載《中華全國商會聯合會會報》第1卷第10期,1914年,第4-6頁。
[5] 《海外各地商情報告》,國史館,典藏號:020-049907-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