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00》- 令人失望的舞台劇

(2007-04-13 13:46:52) 下一個
300

導演:Zack Snyder

主演:
Gerard Butler - King Leonidas
Lena Headey - Queen Gorgo
Dominic West -> Theron
David Wenham -> Dilios


畫麵美感:10/10
史詩效果:2/10
震撼程度:7/10


推薦程度:垃圾/爛片/湊合/挺好/牛X

今天終於在電影院裏看了大名鼎鼎的《300》。自從去年年底第一次看到預告片以後,我就無比期待,雖然我對導演和演員名單上的人完全不熟悉。

都說這部片子要在影院裏看。是沒錯,畫麵細膩之極:金黃的稻田,暗藍的夜晚,古銅的皮膚,還有暗紅到幾乎是黑色的鮮血。還有什麽?象征古希臘的唱詩式的音樂,大戰時硬質的搖滾,勇猛的戰士們的結實的肌肉,堅盾和利矛叮當作響,漫天的箭雨撲麵而來。整部片子本應是絕對震撼的作品。可是,我失望的走出了影院。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300》是由著名的Frank Miller漫畫改編的劇作。漫畫是still images, snap shots,就是連續的但是是靜止的場景。《The Matrix》之後流行慢動作,流行子彈時間。可在影片裏如果充斥太多的慢動作場景就太乏味了,雖然在預告片裏很酷。這部片子好像是1小時50分鍾左右吧,如果慢動作都變成正常速度的話,片子的長度大概還不到1個小時。打個比方,一句話可以簡單的在2秒鍾說完,但是放到京劇裏拖起長腔,鬼知道要唱幾分鍾呢(比方而已,對京劇完全無惡意)。

漫畫原本是抽象的。導演用CGI把畫麵做得無比的奢華,以至於《300》的預告片點燃了無數人(包括我)的觀片欲望 - 看看現在的票房就明白了。可是,不知為什麽,從始至終過於華麗的色彩逐漸地讓我特別的厭煩。仔細想想,原來,這些華麗的色彩隻是背景,加上羸弱的故事情節,看片過程中真實感逐漸喪失了。

三百戰百萬,更多的是象征意義的打殺。雖然看起來是漫山遍野的敵人,實際上衝上來的充其量也就一個連的兵力。再拿京劇做個比較:京劇裏的百萬大軍不是也是幾個人舉著個旗子象征性的在舞台上轉圈?我軍(300勇士)也是一個連啊,一打一,頂多一打三吧,敵人那裏是對手,還不被砍瓜切菜一樣被幹掉。想不到的是敵人的衝擊居然會分撥進行 - 百萬大軍啊,死了一個連就歇著不進攻了,讓人覺得這幫波斯人怎麽就這麽窩火,百萬人讓他們一個個地宰都把他們給累趴下了。勝利還非得等到我軍的叛徒(這個叛徒叛得也莫名其妙)把敵人引上天險兩側的山上。我軍得意洋洋的打掃戰場,居然有時間和氣力把屍體(看起來好像很多,但是仔細一算大概也就一兩個連)當牆壘起來。太純粹的舞台劇。影片的對話(比如King Leonidas和波斯王在戰場上對話)、場景設計無一不是像話劇而不是電影。
不得不說影片裏最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地方是300勇士剛剛到達天險的時候,很酷地站在海邊看著(大家注意:隻是看著)敵人的一兩艘戰船被暴風雨吹得東倒西歪而哈哈大笑(除了King Leonidas有些憂鬱的神情)。我完全不知道這一段想說明什麽問題或者什麽故事。

再次說明一個真理:電影不光光是畫麵 - 虛有其表萬萬不能代替金玉其中。對照起來,同是Frank Miller的暴力美學的《罪惡之城》("Sin City")作為一部電影來說要好看得多 - 絕妙的故事情節的講述和編排。

我的要求也許太高。《300》的預告片、海報、選角、化妝都很出色。可是它究竟是漫畫舞台劇,不是史詩。如果你實在被預告片吊胃口吊的不行,那就湊合著看看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