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北約裝備轉型:中國也要分一杯羹?(組圖)

(2007-04-09 22:18:01) 下一個

     來源: 解放日報 2006-11-30 提示:北約更新武器裝備令人關注,據一位北約軍官介紹,現場的武器設備不光來自美、歐等北約國家,還有很多是由俄羅斯人設計、多國製造的,甚至有些還來自中國。在這輪軍備換裝盛宴中,中國的軍工企業是否可以分一杯羹?



土耳其陸軍裝備的中國製“WS-1B”遠程火箭炮係統


     隨著第19次北約首腦會議的正式召開,一係列研討會和展示活動也備受關注,其中武器設備的更新更是吸引了記者們的眼球。

     28日當天,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和拉脫維亞總統維基耶—弗賴貝加引領各方記者共同參觀了“北約轉型展”。兩人在展廳發表了簡單的講話,他們都認為武器裝備現代化是北約“轉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麵,同時也向世界說明了北約部隊在反恐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整個展會像裏加峰會一樣希望向世界表明:北約是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維護安全的政治軍事聯盟。

     展廳內,來自北約成員國的軍官及士兵代表一身戎裝,筆挺地站在各自的展台之後,介紹各國用於北約部隊的最新軍事技術及設備,並嚴肅而不乏熱情地回答記者們好奇的問題。然而可惜的是,各國記者們大多都是門外漢,所以往往被軍人們的解釋弄得一頭霧水。因此,相對複雜難懂的軍事軟件技術展台前不免有些冷清,而那些外形設計獨特的武器裝備則吸引了大批攝影記者,鎂光燈的不停閃爍,差點兒讓軍人們招架不住。

     一組最新排雷設備前,記者們首先被特殊的“機械排雷戰士”吸引,這些確實有些像 機器人的排雷設備上都安裝了多個攝像頭和傳感器,技術人員可在百米開外通過電子屏幕對其進行操控。據稱該設備排雷時間短、成功率高,可有效避免排雷兵的傷亡。但是,在地勢崎嶇的地方,這種機器人就不得不被另一種類似小坦克的排雷設備所取代。雖然它的尺寸比學齡前兒童騎的小三輪車大不到哪兒去,卻是山地、沼澤和戈壁地帶的“排雷尖兵”。



那位身中7彈而不亡的英軍士兵,當時就是穿浙江寧波大成公司出品的防彈衣。


     另外,本報記者還試穿了美國陸軍用於阿富汗戰爭的特種服裝。在上衣前後加厚防彈鋼板的貼身保護下,戴上配備有電子眼和通訊設備的高科技鋼盔,背上裝有各種先進儀器設備和軍用物資的行囊,端起配備有電子瞄準設備的全自動步槍,記者禁不住也感到威武無比,但同時也不由得同情那些阿富汗戰場上的美國大兵———光目前這些裝備就重達40多公斤,再帶上足夠的武器彈藥和生存物資,還得在槍林彈雨中奔波,可也真夠他們受的。

     有意思的是,據一位軍官介紹,現場的武器設備不光來自美、歐等北約國家,還有很多是由俄羅斯人設計、多國製造的,甚至有些還來自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