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當年一個哥們兒的對越反擊戰英雄故事

(2008-03-14 06:17:22) 下一個
我當年一個哥們兒的對越反擊戰英雄故事

當年我們是電力局大院。後來27軍的兩個師(好像是坦克師。不過坦克不坦克的跟這個故事沒關係)居然在我們院裏蓋了兩座二層樓。當年的地盤啦和蓋房子都不如現在透明一點。反正後來一些軍官和他們的家屬就都搬進來住了。這些軍官們還是有好幾個漂亮女兒的。後來他們又在附近蓋了宿舍樓。

那時候文革,我們一些哥們就開始在一起瞎玩浪費青春(其實不就是幾年不讀書嘛。沒什麽了不起的,後來咱們哥們兒一讀不是還是挺NB的。隻有那些所謂知識分子的孩子們就是他們的笨球,非得天天讀書不可,不然就沒戲就不會考試。雖然這讀書跟我要講的故事似乎無關,但是毛主席締造和教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不拘泥與書本的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將永遠是我們的生命卻是跟這個故事有密切關係的。包括我們現在在美國混飯吃,不拘泥與書本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故事裏的咱那哥們兒的父親是27軍(不是27就是38,反正駐紮在河北省石家莊)的一位坦克師長。他在抗日的時候由於經常(這我都是聽說的。完全沒有任何證據!因此我先把話說在前麵,我拒絕承擔任何責任!)殺俘虜經常必須將功折過。他殺俘虜的方法是這樣的(這我又都是聽說的。完全沒有任何證據!因此我先把話說在前麵,我拒絕承擔任何責任!),大家就當無風不起浪看著玩吧。他先讓警衛給他把刀準備好。然後就把俘虜麵朝牆站一排。他呢,就把刀背在肩膀略朝背後,接著就從排列好了的俘虜們的後麵從一頭開始向另一頭走去。他的那把刀呢,就隨著他的腳步向前移動而向前行進,也就是開始在俘虜的脖子上劃進去。由於人的頸椎是一節一節交叉在一起的結構,他的刀是隨著他的手腕做微小的波浪式兒的運動。其結果,也就是整個電影畫麵就是:他往前麵走,人頭在後麵落地。再說一遍:這我都是聽說的。完全沒有任何證據!因此我先把話說在前麵,我拒絕承擔任何責任!

據說咱那哥們兒的母親是上海的一個資本家的女兒。咱那哥們兒的父親是在解放上海時娶的她。據說他解放上海還立了大功呢,但是由於他非要娶資本家的女兒又讓他給將功折罪啦。據說當時陳毅問他“要老婆?還是要功?”他說“報告陳總,要老婆。”再說一遍:這我都是聽說的。完全沒有任何證據!因此我先把話說在前麵,我拒絕承擔任何責任!

咱那哥們兒的父親的特點就是不按書本來,往往演練或演習總要輸給別人,結果就當了一輩子的師長。他還號稱真刀真槍實戰他一定贏呢。再說一遍:這我都是聽說的。完全沒有任何證據!因此我先把話說在前麵,我拒絕承擔任何責任!

我當然也有我的不光彩的曆史。不過我父母拿我沒什麽辦法。咱當年最多也之不過是學校得個處分(記過而已。沒有被開除。公安局居留過。沒有被判過刑,連勞改和青少年教養所也都沒住過)。我這位哥們兒有這麽個父親,大家想一想吧。

在那麽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現在是下指如有神,已經控製不了我的手指頭按那個鍵啦),我們放學後先路過我家。然後跟他一起去他家。我們剛剛一進門,幾個軍人(我當時完全嚇懵啦。也根本沒看清有幾個當兵的)就把我那還遠遠未成年的中學生哥們兒給捆了個紋絲不動。當然,我不是他兒子就沒享受那個待遇的福氣啦。其實當時我立即就被轟跑了,說實話我也沒看見那幾個當兵的捆他。那都是他後來給我們講的英雄事跡。反正事實是他父親把他送到他的遠在廣西還是廣東我記不得啦的一個老戰友那裏去調教去啦。

後來我就考上大學啦。下一次我們見麵就是放寒假我回家啦。那時是對越反擊戰後的那個寒假。咱那哥們兒呢,已經是戰鬥英雄啦(我寫到這兒都他媽的眼淚都掉下來啦。我他媽的都忘了咱那哥們兒的名字啦!都是資產階級教育製度給整的。當然,也不能全怪資產階級教育製度,都二十多年啦,再加上這計算機一用上這麽多年,咱這記憶力也是急劇下降!多虧毛主席發動了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不然我們天天讀書的那個所謂理想生活那裏有這麽豐富多彩呀。這才是人生呢。按步就班的那是圈養!現在的孩子們都是書本的奴隸啦。其實那點數理化根本不用那麽個學法也不需要花那麽多功夫。)!

當時咱那哥們兒隨著戰鬥英雄巡回演講團正在到處介紹他們戰友們的英雄事跡呢。我們也就在院裏打了個招呼,還是別人叫我出來說誰誰(我寫到這兒都他媽的眼淚都掉下來啦。我他奶奶的都忘了咱那哥們兒的名字啦?!我隻記得是兩個字,他是單字名。)回來了。我當時也似乎理解,他忙嘛。其實呢,我他娘的當時也不懂事,心裏一定有咱上名牌大學也不比他差的想法。我要是早知道今天我的思想感情又變化回去了,我就是犯法也要跟他多聊一會兒。這就必須全怪資產階級教育製度啦。我們已經是不同階層(當年叫階級)的人啦。這資產階級教育製度就是害人不淺哪。

所以,我下麵要講的故事也不是從他嘴裏直接聽到的,而是從別的哥們兒們那裏間接聽來的。

當時他所在的那個連被調上前線,第一次戰鬥就被命令占領有利地形去搶占一個製高點,也就是一個小山頭啦。當然,這是在越南,人家越軍比我軍更熟悉地形啦。說不一定人家越軍是同時或比他們還早一點就意識到了那個山頭的重要性啦。反正不管怎麽樣,他們那個連就陷入了一個跟越軍從兩個基本相反的方向去搶那個山頭的競賽。大家如果還記得電影<南征北戰>,就跟那電影裏的山的一麵共軍在爬山頭而山的另一麵國軍在爬山頭一樣。或者是人家越軍比我軍更熟悉地形或者是人家越軍比他們早意識到了那個山頭的重要性。反正要不是咱那哥們兒在拚命爬山的時候還能腦筋不停運轉靈機一動的話,他們那個連可就慘啦。不像電影<南征北戰>那樣共軍先爬上山頭,其實那時候如果讓那爬山比賽進行到底的話,其結果一定是越軍先到山頭。咱那哥們兒當年一起打群架的時候就顯示出了臨陣不慌的優秀素質。要是他的童年不是文革,而是關起門來讀書,他那臨陣不慌的優秀素質恐怕早給毀啦。結果事實是咱那哥們兒在他們接近山頭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大喊了一聲“扔手榴彈啊!”他的戰友們馬上也反應過來啦,管他山頭上是怎麽回子事兒呢,先炸了再說嘛。結果他們馬上就發現人家越軍確實趕在他們前麵啦。可是呢,他們的手榴彈卻趕在了越軍前麵。就這一喊,咱那哥們兒得了個三等功還升了個排長,後來他被派去上軍校啦。

他一定已經並正在且繼續為保衛我們的祖國奮鬥呢。可我呢,在美國混飯吃,唉,人生啊,一輩子,有得必有失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