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侵華和發動太平洋戰爭都是美日的特殊關係造成的

(2008-03-13 10:38:34) 下一個
日本侵華和發動太平洋戰爭都是美日的特殊關係造成的

要回答日本為什麽發動太平洋戰爭這個問題就必須看到美國是支持日本侵華的。

美國是殖民主義的後起之秀,在亞洲或在全世界範圍內,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日本都是美國的幾乎可以說是唯一的勢力範圍。當年的世界是以英國為首的世界秩序。美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很少。

很多人以為日本的作為美國的狗的角色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情。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準確無誤地說,由於美國當年在殖民國家裏相對弱的位置,日本在與歐洲和美國打交道的時候還是美國人比較友善的多。由於日本的相當於英法的獨立性,日本和美國的關係一直是很親密的。美國也對日本的發展提供了近二百年以上的技術、人力和物力的幫助。

如果說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個師傅的話,美國就是日本的第二個師傅。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日本人或許有跟美國人稱兄道弟的平等意識,因為兩者都是打算改變以英國為首的世界秩序的殖民主義新手。但是事實上日本是美國帶出來的。日本雖然從中國學了很多東西。但是美國讓日本牛皮了起來。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美國是日本的師傅的地位還不明確的話,也至少是師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對兒師徒關係就確定下來了。

美國要挑戰英國為首的世界秩序也需要幫手。因此,在亞洲支持日本削弱英法俄的勢力範圍對美國是有利的。

日本缺乏石油和橡膠等資源這個問題難道非要等到美國對日本的所謂“禁運”才可能會想到嗎?當然不是。

我相信在日本考慮侵華時就一定要先解決日本的戰略資源問題。我也相信日本在侵華之前得到了美國人的承諾。而且美國對日本侵華的戰略物資的需要一直是滿足了的(直到南京大屠殺以後很長時間都還在繼續。這個大家可以google一下具體時間)。

打仗之前要解決資源問題是常識。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即便占領了中國以後可以解決日本的全部資源需求,那也隻是計劃。光有計劃也還是遠遠不足以發動戰爭的。而且中國的資源對於占領和穩定了中國以後才能有用呢,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個侵略中國的戰爭本身到最終穩定了中國這段時間需要的資源從那裏來呢?

既然美國對日本的資源供應是由來已久的。日本跟美國要求戰略資源問題的承諾應該是自然的。而事實也確實是美國對日本侵華的戰略物資的需要一直是滿足了的(直到南京大屠殺以後很長時間都還在繼續。當然最後的是禁運。這個大家可以google一下具體時間)。

後來日本的行為逐漸侵害了美國的在華利益和美英的特殊關係也不容許日本對英國利益過分侵害,不用查我也相信美國對日本是一定提出過多次警告的。以至於,美國最後決定對日本實行“禁運”。

日本如果當年沒有美國的資源保證也是不敢入侵中國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引起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所謂的美國對日本的禁運也隻是費鋼鐵和航空汽油。日本在中國橫行的坦克們需要的燃料美國人還是為日本提供的。

美國對日本的戰略物資的“禁運”無異於對日本的“崛起”計劃的釜底抽薪。日本人這飯正做著半截子呢就讓美國人把火給撤了就必然到了拚命的時候了,也就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孤注一擲的時候了。

想當年,英國是世界秩序的頭兒。德國、意大利和日本都對那個世界秩序不服氣要向它公開挑戰。美國雖然也對那個世界秩序不服氣卻沒有選擇向它公開挑戰的做法而是選擇魚翁得利。

日本知道美國和英國的矛盾,以為在向英國的世界秩序挑戰的事業中日本和美國利益一致可以作為戰友或哥們兒。這是日本沒有自知之明給自己定位錯誤從而造成後來的悲哀。如果日本有自知之明就應該自始至終把自己的計劃納入美國的計劃從頭到尾做個狗。

至於美國嘛,則是一直都是把日本當狗使用著的。隻是美國還是比較照顧日本的感情的一直沒有跟日本明確定下主仆的位子而已。因為美國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也是屬於在英法的世界秩序裏生活還受氣的後起之秀。

日本開始咬中國的時候是符合美國利益的。所以美國就為日本咬中國提供口糧。後來,因為日本自己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是美國的狗,也就不可避免地自行其損壞了主人的利益。結果被主人斷了口糧。還是因為日本自己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是美國的狗,日本以為美國斷它口糧隻是哥們兒翻臉性質的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表示不滿了:偷襲了珍珠港和發動太平洋戰爭。

再後來就是人們經常說的:那都是曆史啦。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