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91)
2008 (75)
2011 (59)
2013 (41)
2014 (87)
2015 (41)
2017 (48)
2018 (51)
2019 (89)
2020 (142)
2021 (126)
2022 (148)
2023 (119)
2024 (132)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光顧茶樓。 老爺子感歎從前一盅兩件,現在多得讓人眼花撩亂。 話雖如此,其實也隻叫那麽幾件: 蝦餃,燒賣,鳳爪,排骨,腸粉。 有時老爺子高興,也會要芋餃。 如果不夠,就叫炒粉炒麵湊數。 最後以蛋撻或者擂沙湯圓收尾。
可別小看這幾樣,水平如何一比就出來了:有的不新鮮,有的夾生,有的不夠料。。。
很少買蛋撻,也沒有做過; 層層疊疊的撻皮看起來很繁瑣。 可惜幾家茶樓的蛋撻都有油脂發餿變質的味道,投訴不管用,隻能自己動手了。 在物質文明極度豐富的今天,找不到想吃的東西,真是莫大的諷刺。
蛋撻有兩種: 普通的不分層;葡式蛋撻分層,而且香濃很多。 初次嚐試,選用不分層的普通蛋撻。 不願買現成的冷凍酥皮,從頭開始做。
試過兩個食譜。 選中來自倫敦中餐館的,皮酥,蛋香,奶油味濃。 真廚師還是山寨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來源:Nee Hao Magazine,材料和步驟均做過調整。
酥皮材料(大約12份):
蛋汁材料(大約12份):
準備酥皮:
準備蛋汁:
做法: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