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邊所謂的生炒糯米飯偷工減料,而且流行先蒸後炒。 吃起來軟趴趴的,毫無感覺。 我選用上乘材料,嚴格遵循古法炮製。 站著炒個把鍾頭,累得手腳發酸。 辛好成品口感豐富,有嚼頭。 老爺子和弟弟吃得比我多很多。
來源:Eddy's Kitchen, 材料和步驟均做過調整。
材料:
- 4杯 糯米
- 1根 臘腸
- 1根 鴨肝腸
- 半條 臘肉
- 1隻 臘鴨腿
- ¼杯 蝦米
- 3隻 雞蛋
- 6隻 冬菇
- 香菜和蔥 共½杯
調料:
- 2杯 雞湯
- 油
- 鹽
- 蠔油
- 生抽
- 料酒
- 香油
- 糖
- 白胡椒粉
準備雞蛋:
- 把雞蛋打散,加入少量鹽攪勻。
- 開小火,噴油。
- 倒入雞蛋液,使其均勻地鋪滿鍋底。
- 等到雞蛋液差不多全部凝結,輕輕地翻個兒。
- 起鍋,攤涼。
- 切細長條。
準備冬菇:
- 冬菇用水浸軟。
- 瀝幹水分,切粒。
- 開大火,燒熱鍋,噴油。
- 放入冬菇粒,翻炒至出香味。
- 用蠔油,料酒,香油,糖,和白胡椒粉調味。
- 起鍋。
準備工作:
- 糯米用水浸最少4小時,甚至過夜。 開始水很濁,多換水直到水變清為止。
- 蝦米用溫水浸軟。 瀝幹水分,切粒。
- 臘腸,鴨肝腸,臘肉,和臘鴨腿用水蒸15分鍾。
- 把臘腸,鴨肝腸,臘肉,臘鴨腿,香菜,和蔥都切粒。
做法:
- 爐開大火,燒熱鍋。 1湯匙油燒熱。
- 把臘腸粒,鴨肝腸粒,臘肉粒,臘鴨腿粒,和蝦米粒都倒入鍋內翻炒至香味撲鼻。 用1湯匙蠔油,½湯匙生抽,和1茶匙糖調味,起鍋。
- 把爐子開得比中火稍大,燒熱鍋,撒2湯匙油。
- 把糯米入鍋內翻炒,蓋上鍋蓋燜。
- 等水幹,打開鍋蓋,翻炒糯米。 加入大約⅛杯雞湯,蓋上鍋蓋接著燜。
- 重複上一步驟,直到把飯燜熟,大約45分鍾。
- 最後一次加雞湯,把準備好的臘腸粒,冬菇粒,雞蛋絲等配料也倒入鍋內翻炒,加2湯匙蠔油調味。
- 最後把水炒幹,加入香菜粒和蔥粒,撒白胡椒麵。 起鍋。
心得:
- 糯米一定要幹,才能炒得顆粒分開,不是粘成一團。
- 我用的罐頭雞湯很鹹,沒有再放鹽。
- 各種材料,配料,和調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整。
- 因為很容易形成飯焦,每次翻炒糯米盡量鏟鍋底。
- 米粒滲透臘味,蝦米,冬菇,香菜和蔥之香。 硬硬地,很有風味,特別適合在寒冷的天氣吃。
- 老爸老媽指點我完成這道生炒糯米飯,老爸不住地誇獎第一次做成這樣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