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養雞(一)(為《孟吃孟喝》之作) 2015-1-17

(2015-10-29 19:38:02) 下一個

  我養雞的曆史很長,養雞的故事很多。
     
     我大概從一出生就開始養雞,隻是我自己不知道。那就說說我記得的養雞的事情吧。
    
     我離開老家之前家裏都養雞,過生日,家裏來客人,就可以吃到雞蛋。大多數雞蛋都是賣了換錢,那時候一個雞蛋3分錢左右,論斤賣。雞吃穀殼,青菜等,雞蛋都是絕對有機的。那時候養雞,小雞都是自己家裏的老母雞孵出來的。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有些母雞的身體會因為大量的荷爾蒙,使得她茶飯不思,趴在窩裏朝思暮想有一群自己的寶寶。我們觀察幾天,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想要有自己的寶寶。有些母雞趴幾天就放棄,有些就一直堅持下去。既然有母雞想孵小雞,我們除了把家裏最新鮮的雞蛋拿給她,還去鄰居家裏借最近幾天剛生的雞蛋。一般給母雞20多個雞蛋。未來的21天,母雞就趴在那些雞蛋上,幾乎不吃不喝不下地。最怕的是她孵個10天半月,把雞蛋孵個半成品,突然不幹了。這麽多雞蛋就隻能吃掉,買不出去。雞蛋殼很光滑,誰都能看出來那是被孵過的。而在當時的農村,雞蛋是用來換油鹽的。有時候小雞都成型了,她放棄。在母雞孵到將近20天的時候,我們把所有的雞蛋拿出來,放在溫水裏,拍拍手掌,發出聲音,很多雞蛋就會在水裏搖擺,這就說明這些蛋裏的小雞是活的。我們把它們撈起來,擦幹,放回雞窩。那些在水裏不動的,就是沒成功的,有半途死掉的,也有的是沒受精的“寡雞蛋”。我家現在的雞生的蛋都是“寡雞蛋”,因為germantown不許養公雞。母雞孵出小雞的時候一般還比較冷,我們把剛破殼的小雞裝在有棉布墊著的小竹筐裏保暖。等所有的小雞出殼,我們就把小雞交給雞媽媽。小雞們在雞媽媽的翅膀下,在雞媽媽的保護下,慢慢長大。有了寶寶的雞媽媽就變成了惡雞婆:誰也別想靠近她的寶貝們!誰靠近啄誰!有一天,9歲的我和7歲的小弟弟在家做飯,洗衣,喂豬,帶妹妹,我們忘記了把帶著小雞的母雞趕回家。等天黑之後父母回家,發現雞沒回家,找不到了,可以想象我和小弟弟會有什麽結果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