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很明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李幺傻:長津湖

(2021-10-07 01:28:41) 下一個

 

李幺傻:詳細解讀長津湖戰役中美軍的兵力裝備

昨天寫了一篇長津湖的文章《李幺傻:美國曆史書中的“長津湖”》,很多人對長津湖戰役中,美軍的兵力部署不清楚。

 

有的說美軍投入的兵力是1萬,還有的說是12萬,更有人說,美軍投入兵力隻有幾千人。

 

今天,咱們就以科學的態度,來算算這場戰役中,美軍投入的具體兵力。

 

 

 

美國的資料這樣記載:

 

在長津湖戰役全麵打響前的1950年11月26日,美軍進入長津湖地區的軍隊是這些———

 

內洞峙:陸軍第7師32團第1營、31團重迫擊炮連

 

新興裏:陸軍第7師31團第3營、第57野戰炮兵營A連B連及第15防空炮營D連

 

後浦:陸軍第7師31團團部和坦克連(22輛坦克)

 

泗水裏:陸戰1師第1工程營A連

 

柳潭裏:陸戰5團、陸戰7團(欠2營營部、F連及機炮連)、陸戰炮兵第11團第1營、第4營和第3營G連I連

 

德洞山口西北無名高地:陸戰7團1營C連(欠1個排)

 

德洞山口:陸戰7團第2營F連

 

下碣隅裏:陸戰1團第3營(欠G連)、陸戰7團2營營部及機炮連、陸戰炮兵第11團第2營D連和3營H連、陸戰1師第1工兵營D連、第10軍第10工兵營D連以及一些排級零散支援單位

 

古土裏:陸戰1團團部及第2營、陸戰炮兵第11團第2營E連、陸軍第7師31團B連、陸軍第185工兵營以及一些零散單位

 

真興裏:陸戰1團第1營

 

 

 

美軍的這些軍隊都屬於美國第十軍。

 

通過上麵的美軍編製可以看出來,當時在長津湖的美軍,除了大名鼎鼎的陸戰一師,還有陸軍第七師的編製。

 

陸軍第七師參戰的部隊有:31團團部、第3營,另外還有四個連;32團一個營、一個連。

 

所以,很多人認為的長津湖戰役中,誌願軍的包圍圈中隻有美軍陸戰一師,顯然是不準確的。

 

 

那麽,陸戰一師有多少兵力?

 

陸戰一師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成立最早,兵員最多,戰鬥力最強的一個師。直到今天,這個師的番號還保存著。

 

陸戰一師的兵力多達19000人。

 

陸戰一師下設五個陸戰團、一個坦克營、一個偵察營、一個兩棲突擊營、兩個輕裝甲偵察營、兩個戰鬥工兵營。

 

陸戰一師,共裝備了173輛各種型號的坦克,352門各種型號的炮,其中包括防空炮。

 

然而,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完全占領了製空權,防空炮就來對付地麵部隊,“殺傷力非常大”(美資料原文)。

 

美國的武器,裝備到各作戰單位。

 

長津湖的包圍圈裏,除了陸戰一師,還有陸軍第七師一部分,他們也裝備了各種當時最先進的輕重武器。

 

除此而外,美軍還有停泊在海上的軍艦火炮支持,空中還有飛機的轟炸。

 

 

 

圍攻陸戰一師的誌願軍九兵團裝備如何?

 

沒有一架飛機,沒有一艘艦艇,沒有一輛坦克。即使有炮兵部隊,也無法與美軍抗衡,美軍炮火占有壓倒性優勢。

 

誌願軍九兵團隻能用輕武器與陸戰一師作戰。

 

而且,是誌願軍在開闊地帶攻,陸戰一師在蜷縮一隅守。

 

在美軍的資料中,能夠看到這樣的情景——

 

美軍的交叉火力,將誌願軍一排排打倒,誌願軍從天黑攻擊到天明,還沒有接近美軍的防禦陣地。

 

因為武器相差太懸殊,誌願軍隻能選擇夜晚進攻。

 

而到了白天,美軍每天出動上百架次的飛機,對著誌願軍所在的狹窄區域,進行地毯式轟炸。

 

飛機轟炸過後,停泊在海麵上的美軍艦艇,也開始轟炸,巨型炸彈落在地上,即使三層高的樓房,也瞬間摧毀。

 

誌願軍付出的犧牲實在太慘重了。

 

 

不僅僅武器裝備相差太遠,禦寒裝備同樣相差甚遠。

 

美方資料顯示,他們從犧牲的誌願軍遺體上,看到很多人的臉上都有凍傷。

 

一名美軍陸戰一師士兵的回憶錄中寫道,他們一班人與幾名誌願軍突然遭遇,誌願軍中有人連棉衣都沒有穿。

 

中方資料中也顯示,九兵團是從福建前線緊急調往朝鮮,從零上二十度突然來到零下四十度,有部分人的禦寒裝備還沒有來得及更換。

 

而美軍,不但有棉衣棉鞋,而且每個人都有一個羽絨睡袋。

 

即使這樣,美軍也有因為寒冷而失去戰鬥力的情況,更何況誌願軍。

 

畢竟都是血肉之軀。

 

 

武器裝備差,禦寒裝備差,後勤供應也差。

 

我曾采訪過一個參加長津湖戰役的誌願軍老兵,他是汽車兵,給九兵團前線送彈藥。

 

他說,道路都被美國飛機炸壞了,全是深坑,汽車開不過去。

 

白天不敢開車,因為天上是美軍的飛機。

 

到了夜晚,他們就一個一個填埋彈坑,汽車像蝸牛一樣爬行。

 

而且不敢開車燈,一開車燈,就招來美軍的炮彈轟炸。

 

距離前線越近,道路破壞越嚴重。

 

後來,甚至道路都被炸斷了,汽車沒法開過去,他們隻能背著子彈箱,送到前線。

 

再看看包圍圈中的陸戰一師。

 

由於美軍占領了製空權,在剛開始的短短三天裏,美軍便出動了313架C119運輸機和37架C47運輸機,保證了陸戰第一師的後勤供應。

 

美軍飛機給包圍圈中的陸戰一師,不但送來了彈藥棉被,甚至連溫熱的漢堡和可樂都送來了。

 

雙方的裝備和供應相差太大了。

 

縱然這樣,九兵團仍然將包圍圈裏的陸戰一師和陸軍第七師一部擊退了。

 

我們完全可以想象,當年的這場戰役,誌願軍打得有多艱苦,有多頑強,有多慘烈。

 

 

有人說,你這個說法不對,“當時,美韓聯軍和誌願軍九兵團作戰”。

 

且慢,美國和韓國軍隊中,其餘的人還沒有出來。

 

九兵團把陸戰一師和陸軍第七師擊退後,一直追出了長津湖地區。

 

這時候,美國陸軍第三師、陸軍第七師另一部、韓國第一軍開始聯合阻擊誌願軍九兵團。

 

逃出包圍圈的陸戰一師和陸軍第七師一部,乘船逃往了朝鮮南部的釜山。

 

長津湖戰役結束了。

 

 

長津湖戰役,完全是誌願軍九兵團以血肉之軀對付美軍的鋼鐵洪流而取得的勝利。

 

這場勝利太來之不易了。

 

讓我們對先烈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

李幺傻:美國曆史書中的“長津湖”

以前我寫過一本書《十萬男兒血:中條山保衛戰》,獲得了“百部經典抗戰圖書”。

 

這本書寫完後,編輯讓我再寫本《長津湖戰役》,然而,我在圖書館查找資料後,感覺內容單薄,隻寫了一部分後,就放棄了。

 

現在到了美國,發現美國有很多記載長津湖戰役的資料,當然,是從美軍的角度來寫的。

 

聽說《長津湖》電影正在中國各大院線上映,我就趁這個機會,寫一寫美國曆史書中的“長津湖”。

 

 

朝鮮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淩晨四點爆發。

 

戰爭的頭兩個月,北邊軍隊占盡優勢。

 

到九月初,南朝鮮僅僅剩下釜山海邊的一個角落。

 

南朝鮮危在旦夕。

 

 

朝鮮戰爭爆發後兩周的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由聯合國成員國的16個國家的軍隊,組成“聯合國軍”,其中美國提供88%的戰鬥人員。

 

為什麽是88%?沒有解釋,也不知道。

 

9月15日,就在南朝鮮僅剩的那個角落即將被攻克的時候,美軍從朝鮮半島的仁川港口登陸了。

 

仁川位於朝鮮中部,這樣,登陸了的美軍將北麵軍隊攔腰截斷。

 

 

 

南麵和北麵的分界線是38度線。

 

登陸了的美軍繼續向北進攻。

 

當時,解放軍總參謀長聶榮臻和外交部長周恩來,多次向聯合國發出警告:如果聯合國軍越過38度線,中國政府的中立立場可能會改變。

 

美軍不聽。

 

10月1日,南朝鮮軍隊越過38度線,進入北朝鮮境內。

 

10月3日淩晨1時,周恩來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請印度政府轉告美國,如果美軍越過38度線,中國可能會出兵。

 

然而,美軍仍然置若罔聞,一意孤行。

 

10月7日,美軍越過三八線。

 

10月8日,中國組織部隊,以中國人民誌願軍名義參戰,並提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

 

到了現在,戰爭就開始擴大了。戰爭不再僅僅是朝鮮半島上兩個小國家的事,而是世界上十幾個國家的事情。

 

在西方國家,他們把朝鮮戰爭稱為“第2.5次世界大戰”。

 

 

 

10月19日,韓國陸軍第一步兵師攻入平壤,聯合國軍逼近中朝邊境。

 

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麵前,朝鮮根本就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兵敗如山倒,死傷慘重。

 

此時,絕大多數聯合國首腦、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都認為,朝鮮戰爭快要結束了。

 

然而,他們都沒有想到,就是在平壤被攻克的這一天晚上,第一批中國人民誌願軍進入朝鮮。

 

戰爭開始進入白熱化。

 

 

10月24日,中國人民誌願軍(以下簡稱誌願軍)第42軍,與韓國陸戰第三師發生戰鬥,將韓國軍隊擊潰。

 

隨後,誌願軍42軍124師,和美軍陸戰一師第7團,發生遭遇戰。

 

經過兩個星期的激戰,將陸戰一師第七團擊退。

 

而美國資料寫的是,“第七團撤退”。

 

陸戰一師聽聞第七團被擊退,就組織其餘軍隊,進入長津湖地區,準備在這裏攔截誌願軍。

 

和陸戰一師一同來到長津湖地區的,還有陸戰7師的部分兵力。

 

熟悉二戰曆史的人都知道,陸戰一師是美國一等一的部隊,戰鬥力和裝備都極為強悍。

 

在太平洋瓜島戰役中,陸戰一師僅僅以死亡650人的代價,就擊斃日軍14000餘人。戰鬥力非常恐怖。

 

陸戰一師想著,憑自己的實力,在長津湖可以聚殲誌願軍第42軍124師。

 

如果單憑人員配置和裝備,124師肯定和陸戰一師不能等量齊觀。

 

 

但是,陸戰一師沒有想到的是,這時候,他們正麵的對手已經不是誌願軍42軍124師了。

 

124師已經撤走了,具體撤走的原因不知道,也許是換防,也許是去後方補充。

 

而代替124師來的,是誌願軍第九兵團。

 

九兵團隸屬於華東野戰軍,陳毅粟裕的三野部隊,戰鬥力非常強,是華東精銳。

 

此前,九兵團是留在福建,準備解放台灣的。

 

既然是作為解放台灣的主力部隊,那戰鬥力絕對生猛強悍。

 

九兵團下設四個軍,軍下設三個師。

 

也就是說,陸戰一師以為對麵的誌願軍是一個師,其實是12個師,共計15萬人。

 

這下,陸戰一師就啃不動了。

 

陸戰一師本來想聚殲誌願軍124師,現在成了誌願軍九兵團聚殲陸戰一師。

 

當時,聯合國軍擁有空中優勢,美軍飛機很快發現長津湖地區有大量中國軍隊在集結,比陸戰一師的人數多得多。

 

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就趕緊讓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撤退,不要被誌願軍圍殲了。

 

然而,史密斯是一個很桀驁不馴的人,他說:“Retreat, hell! We're not retreating, we're just advancing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翻譯成中文就是:撤退個鬼!我們不是撤退,隻不過是從不同的方向進攻。

 

斯密斯在美軍中有“教授”的稱號,他讀書很多,性格倔強。

 

 

有人問:麥克阿瑟為什麽不派增援部隊?

 

陸戰一師隸屬於美國第十軍,第十軍當時其餘的部隊,距離長津湖都很遠,鞭長莫及。

 

他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陸戰一師被誌願軍九兵團吃掉。

 

誌願軍發起了多起進攻,將陸戰一師分割包圍在四個地方:柳潭裏、新興裏、下碣隅裏、古土裏。

 

當時,氣溫已達零下40度,又下大雪。

 

這樣的天氣,對攻守雙方都極為不利。

 

 

美軍占領了製空權,白天,飛機對誌願軍陣地狂轟濫炸。

 

除了飛機,還有停泊在港口的五艘航空母艦上的密集炮火。

 

誌願軍白天不能進攻,隻能等晚上。

 

11月30日,誌願軍27軍向新興裏發起猛攻,突破了美軍用坦克和卡車組成的防線,與美軍展開巷戰。

 

誌願軍攻入了一座營房,繳獲了一麵旗幟。

 

後來才知道,這是美軍第七師31團的指揮所。

 

這麵旗幟,至今還保存在軍事博物館。

 

美國資料記載,當時參戰的美軍第七師31團,分別有:陸軍第7師31團第3營、第57野戰炮兵營A連B連、第15防空炮營D連、陸軍第7師31團團部和坦克連(22輛坦克)。

 

上麵是新興裏,再看看下隅裏。

 

當時,誰都知道長津湖的美軍凶多吉少,他們被殲滅是早晚的事。

 

可是,大約300名隸屬於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卻在海軍中校道格拉斯的指揮下,來到了長津湖,和陸戰一師並肩作戰。

 

在連續作戰無法奏效的情況下,陸戰一師開始突圍。

 

一座小高嶺擋住了去路,堅守的是誌願軍20軍58師172團三連。連長叫楊根思。

 

當時,全連陣亡,楊根思抱著炸藥包,與衝上來的美軍同歸於盡。

 

美軍資料中,也記載了楊根思的事跡。

 

與楊根思齊名的英雄,還有黃繼光。黃繼光犧牲在上甘嶺戰役中,不是長津湖戰役。

 

11月29日,美軍突破了小高嶺後,誌願軍準備在當晚集結攔截。但在行動之前,美軍陸戰隊第542夜間戰鬥機中隊,對著集結的誌願軍瘋狂轟炸,誌願軍攔截失敗。

 

 

美方資料中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在突圍中,有一支500人的美軍,在一個名叫呂超然的華裔中尉帶領下,這支美軍死裏逃生。

 

呂超然是陸戰一師中唯一的一名華裔軍官。

 

他也因為這次行動,被破格提升為少校。

 

查找美國資料,能找到呂超然的詳細記錄。

 

呂超然的父母都是廣東人,他1926年出生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市。

 

1944年,呂超然加入海軍陸戰隊,部隊指派他學習日文,充當翻譯,並獲得少尉軍銜。

 

1950年,呂超然加入陸戰一師7團一營B連,擔任排長,參與仁川登陸戰,隨後參加長津湖戰役。

 

因為他的華裔長相,美軍擔心他會被誤擊,總是讓他穿著紅衣服,以跟對麵的誌願軍和朝鮮軍隊區別開來。

 

11月2日,呂超然所屬的第一營,遭到誌願軍伏擊。

 

呂超然用漢語大喊:“別開火,我是中國人。”

 

對麵停止了開火,而美軍趁機開火,打退了誌願軍的進攻。

 

不久,第二營的500人遭到誌願軍包圍,呂超然帶領手下,前往救援,與第二營匯合,成功突圍。

 

美國兩份資料都記載了這件事情。

 

11月8日,呂超然在一次戰鬥中負傷,被送往日本療傷。傷愈後,再沒有返回陸戰一師,而是回到美國。

 

越南戰爭中,呂超然還參加了。

 

後來,他在陸戰一師退役。

 

 

在突圍的道路上,有一條河流擋住了去路。

 

美國第314軍事運輸隊出動了8架大型運輸機,空投便攜橋組件。

 

陸戰一師迅速用這些木質組件搭建了一座橋,趕到誌願軍來臨前,迅速通過。

 

而在河流的那邊,美軍資料記載,誌願軍第58師和第60師,經過連續幾周的高強度作戰,僅剩200人,然而,這200人仍然發動突襲和伏擊,試圖遲滯陸戰一師的推進。

 

誌願軍的戰鬥意誌,連美軍最強悍的陸戰一師都為之震撼。

 

 

陸戰一師撤出了包圍圈,來到一個叫興南的地方,韓國第一軍、美軍第三步兵師、美軍第七步兵師,在興南港口布置了防禦陣地。

 

然而,誌願軍衝在最前麵的27軍,根本無法靠近興南防禦陣地。

 

美國海軍第90特遣艦隊,對著27軍不斷轟炸。

 

同時,興南港口集結了193艘船隻,晝夜不息地載運聯合國軍士兵和當地百姓撤離。

 

據記載,僅僅一艘叫“梅雷迪思號勝利輪”的軍艦,就撤走了14000名百姓。

 

12月24日,最後一名聯合國軍士兵離開了興南港口,美軍立即對港口進行了摧毀。

 

據美軍資料記載,當時,98000名百姓,17500輛車輛,350000噸補給,都從興南港口乘船運到了釜山,後來,又有一萬多名百姓被運到了韓國巨濟島。

 

而當時坐船去往巨濟島的,就包括一對夫妻,他們後來在巨濟島生了一個男孩。

 

這個男孩後來成為韓國總統,他的名字叫文在寅。

 

(2016年,文在寅參觀美國佛羅裏達州的長津湖戰役紀念碑)

 

長津湖戰役中,因為缺少防寒設備,誌願軍付出了極大的犧牲。

 

因為美國沒有誌願軍的傷亡記錄,我隻能參照中方資料。

 

據黨史出版社《開國第一戰》第295頁記載:9兵團戰鬥傷亡19202人,凍傷28954人(其中救治無效死亡的約3000人),凍死約1000人,累計減員48156人。減員數量占總數的32.1%。

 

在戰場上甚至有部分阻擊陣地中的誌願兵士兵全員凍死的事例。第27軍80師242團第五連,除一名掉隊者和一個通信員之外,全連幹部戰士呈戰鬥隊形全部凍死在陣地上。

 

而陸戰一師在戰後的報告中統計,整個朝鮮戰爭中,陸戰一師因為寒冷天氣而引起7338人次非戰鬥傷亡。至於在長津湖戰役中,陸戰一師因為寒冷而減員的,沒有記載。

 

可見,朝鮮這個地方,實在不適合打仗。

 

九兵團司令宋時輪稱,此次戰役的艱苦程度超過了長征。

 

1996年,曾參加此次戰役的中國國防部長遲浩田訪問美國時,對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查爾斯說:“如果有現在的武器裝備,那你父親就當了俘虜了。”

 

查爾斯的父親維克多在長津湖戰役中任陸戰一師參謀長。

 

 

長津湖戰役期間,因為戰事匆忙,聯合國軍將陣亡者掩埋在公路沿線的臨時墓地。

 

1954年7月,聯合國軍發起了代號“光榮行動”的行動,尋找陣亡者遺骸。

 

此年7月到11月,以交換的形式,換回了4167名陸戰隊員和陸軍士兵的遺骸。

 

1990年到1994年,朝鮮通過挖掘並送還了208具遺骸。

 

1996年到2006年,又找到了220具遺骸。

 

我以前采訪過好幾個參加過長津湖血戰的抗美援朝老兵。

 

他們說起長津湖,就淚流滿麵,渾身顫抖。

 

“太慘烈了,太慘烈了!”他們說。

 

我們反對戰爭,我們熱愛和平。

 

願戰爭永遠遠離人類。向中華民族英雄致敬。

 

 

 

===================================================

李幺傻:結合中美資料把長津河戰役徹底說清楚

幾年前準備寫一部“長津湖戰役”的書,可惜在我難以找到真實而全麵的資料,隻好放棄了。

 

來到美國後,我沒有忘記這個願望,依然到處查找長津湖戰役的各種資料。

 

對71年前這場錯綜複雜的戰役,估計沒有多少人比我知道得更全麵,更清楚。

 

今天繼續寫,一定要把這場波瀾壯闊、千頭萬緒、慘烈無比的戰役,徹底說清楚。

 

先看一張示意圖,把長津湖的地理方位搞清楚。

 

交戰雙方是這樣的:

 

宋時輪指揮的誌願軍九兵團,共計12個師,每個師都齊裝滿員,共計15萬人。

 

美軍為史密斯少將指揮的陸戰一師主力、巴大維少將指揮的陸軍第七師一部分,還有中途加入的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1獨立突擊隊300人。

 

交戰時間是這樣的:

 

1950年11月27日,誌願軍九兵團20軍、27軍發起進攻,九兵團的另一個軍26軍擔任警戒。

 

12月11日,被圍困的美軍撤出長津湖包圍圈。

 

交戰時間共計14天。

 

交戰地點是這樣的:

 

誌願軍九兵團發起強大攻勢,將包圍圈裏的美軍分割在四個地點:柳潭裏、新興裏、下碣隅裏、古土裏

 

戰爭主要在這四個地方進行。

 

編製、時間、地點這些基本問題都清楚了,下麵詳細講解交戰經過。

 

 

 

先說柳潭裏戰鬥。

 

交戰雙方的編製情況是這樣的——

 

誌願軍89師、79師、59師

 

美軍陸戰一師第5團、第7團

 

 

1950年11月27日,陸戰一師第5團發動攻擊,被誌願軍89師攔截。

 

陸戰一師第5團攻擊不利,就在柳潭裏周圍的山脊挖掘戰壕,準備固守。

 

這是白天戰況。

 

當時,因為美軍占有武器優勢,那時候的戰鬥情形,都是美軍白天進攻,誌願軍堅守。到了夜晚,就換成誌願軍進攻,美軍堅守。

 

11月27日夜晚,誌願軍79師出現在戰場上,增援誌願軍89師.

 

他們對陸戰一師第5團發動進攻。

 

然而,美軍也來了增援部隊,這就是陸戰一師第7團。

 

誌願軍兩個師和美軍兩個團打了一夜,雙方都相持不下。

 

 

就在這天夜晚,誌願軍59師也出現在戰場。

 

當時,陸戰一師第7團有兩個連封鎖了柳潭裏到下碣隅裏的公路。

 

這兩個連的編號是C連和F連。

 

看過戰爭美劇的人都知道,美國軍隊的編製,軍到營一級,都是按照數字編號;而到了連一級,就變成了字母編號。

 

這兩個連——C連和F連,據守的這條公路極為重要,進可攻,退可守。

 

當天夜晚,就在誌願軍89師和79師進攻美軍陸戰一師第5團和第7團的時候,誌願軍59師同時進攻C連和F連。

 

C連看到情勢不好,就撤到了柳潭裏,和大部隊匯合。

 

而F連卻一直守衛在公路穿過的一道山口。

 

雙方打得極為激烈。

 

C連回到柳潭裏,告訴陸戰一師第7團團部:F連沒有撤出來。

 

從11月29日開始,陸戰一師第7團組織了幾十次進攻,想要把F連從誌願軍包圍圈中解救出來,但都遭到59師的頑強反擊,始終沒有如願。

 

F連據守山口,和誌願軍一直鏖戰。

 

他們竟然堅守了5天。

 

 

柳潭裏的戰鬥相持不下,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覺察到這裏囤積著陸戰一師的主力,就改變主攻方向——

 

放棄柳潭裏,攻打新興裏和下碣隅裏。

 

有人問:既然發現了陸戰一師的主力,為什麽不一舉拿下?

 

朝鮮戰場上的形勢,和國內戰場不一樣。

 

國內戰場上,隻要把敵人包圍了,一喊“繳槍不殺”,敵人就失去了戰鬥力。

 

而在朝鮮戰場,盡管把美軍包圍了,但美軍飛機不斷把彈藥和食品空投到包圍圈裏。

 

包圍了美軍,其實作用不大。

 

 

誌願軍的後勤供給遠遠比不上美軍。

 

美軍吃的是飛機空投來的牛肉罐頭牛奶漢堡和可樂,誌願軍吃什麽?

 

小時候,我在國內聽到老師說,誌願軍可艱苦了,“一口炒麵一口雪”。

 

長大後,我采訪誌願軍,他們說:哪裏能吃得上炒麵?你老師胡說哩,一個窩窩頭分給全班吃,炊事班的飯菜供應不上來,路麵都被美國飛機炸塌了。

 

所以,打持久戰,對美軍有利,對誌願軍不利。

 

所以,誌願軍的戰術是:速戰速決。

 

 

當時,整個朝鮮戰場上的形勢,對美軍不利。

 

整個美軍都開始向後撤,陸戰一師第5團和第7團,都接到向後撤退的命令。

 

兩個團的美軍,僅剩一台M4A3謝爾曼坦克還能開動,其餘的都被誌願軍打爛了。

 

美軍這兩個團的計劃是,由這輛坦克開路,第5團第3營當先鋒部隊。

 

而第7團第3營首先要占領兩處山丘,因為這兩處山丘,居高臨下,直接威脅到這兩個團的美軍。

 

 

12月1日上午,第7團第3營進攻那兩處山丘。

 

據守山丘的,是誌願軍59師175團。

 

雙方激戰了一天,兩處山丘還沒有拿下。

 

與此同時,誌願軍79師再次進攻柳潭裏,而89師則向南麵的古土裏急行軍,準備在那裏攔截這支美軍。

 

12月1日,誌願軍對這兩個團的美軍展開排山倒海的攻擊。

 

但是,美軍投入了最新研製的夜間戰鬥機。

 

誌願軍傷亡慘重。

 

12月2日上午,陸戰一師第5團和第7團大部撤出了柳潭裏。

 

 

美軍大部撤出了柳潭裏,那麽,小部呢?撤出了嗎?

 

小部指的是第7團第3營。

 

前麵說了,這個營和誌願軍一個團殊死拚殺了一整天,兩座山丘還在誌願軍手中。

 

誌願軍這個團的編製是59師175團。

 

12月1日夜晚,已經精疲力盡的陸戰一師第7團第3營被換下,第7團第1營繼續與誌願軍作戰。

 

當時這一個團的誌願軍,僅剩下5個排。

 

如果按照三三編製來計算,一個團3個營,9個連,27個排。

 

而現在僅剩下5個排還能戰鬥,可見當時的戰爭有多慘烈。

 

 

12月2日黎明時分,陸戰一師第7團第一營終於占領了山丘,然後出其不意,居高臨下,“成功摧毀了數個公路沿線的中國陣地”(美資料原文),與包圍圈中的F連匯合。

 

12月3日,這股美軍到達了下碣隅裏。

 

柳潭裏的戰鬥,一共進行了5天,但卻能看出整個長津湖戰役的慘烈和悲壯。

 

內容很多,明天繼續寫。

 

最後說一句:向英勇的先烈們致敬,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

李幺傻:長津湖,美軍在包圍圈裏修建飛機場,運走3000傷兵



今天寫長津湖戰役中的下碣隅裏戰鬥。

看地圖,下碣隅裏位於長津湖的南麵,陸戰一師的師部就設在這裏。

陸戰一師的全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美軍最有戰鬥力的部隊。



還是先看雙方編製情況。

中方:誌願軍第20師第58師、第60師

美軍:陸戰一師第一團的一個營、陸戰一師第七團的一個營,和後來增援的英國軍隊和美軍其餘部隊(921人)


誌願軍的部署是,在1950年11月27日夜晚,所有誌願軍全部展開攻擊。

但是,在這一天夜晚,柳潭裏的誌願軍攻擊了,詳見《李幺傻:結合中美資料把長津河戰役徹底說清楚》;長津湖東麵的誌願軍也攻擊了,詳見《李幺傻:兩個美軍團長連續被擊斃,就發生在長津湖》。

但是,下碣隅裏的誌願軍沒有開始攻擊。

為什麽?

攻打下碣隅裏的誌願軍第20師第58團迷路了。

這麽重大的軍事活動,怎麽會迷路?

因為他們手中拿的是一張過期了的日本地圖。

地圖上的標記和現實中對不上,誌願軍拐來拐去,在山穀中兜圈子。

就這樣,耽擱了一夜,貽誤了戰機。

11月27日,柳潭裏和長津湖東麵的槍炮聲響成一片,陸戰一師師部駐紮的下碣隅裏豈能沒有覺察?

而且,先期埋伏在下碣隅裏的誌願軍偵察部隊,接到的是當晚攻擊的命令。

軍令如山!

盡管大部隊沒有按時到達,也要攻擊。

於是,誌願軍偵察部隊發動了勇敢無畏的以寡擊眾的攻擊。

下碣隅裏的美軍知道了駐地外有誌願軍,他們加強了防備。

等到11月28日早晨,誌願軍大部隊經過一夜急行軍,趕到下碣隅裏,最佳攻擊時機已經錯過了。

誌願軍白天不會進攻,隻能等待晚上。

為什麽?

因為沒有製空權。如果白天進攻,隻能忍受美軍飛機的轟炸。

所以,白天誌願軍藏起來,而美軍在加緊修築工事。

當天晚上10時許,誌願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按照慣例,中國軍隊的進攻方式是,三分之二的兵力投入進攻,三分之一兵力作為預備隊。

攻打長津湖的時候,是這樣。九兵團三個軍中的20軍和27軍進攻,26軍做總預備隊。

攻打長津湖的下碣隅裏還是這樣,58師的172團、173團投入進攻,174團作為預備隊。

淩晨三時左右,誌願軍將美軍的防禦圈打開了一個缺口。

本來,接下來就應該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可是,誌願軍卻停止了進攻。

因為他們缺吃少穿,實在餓到了極點,冷到了極點。

他們開始在美軍營地裏搜尋食物和棉衣。

逃出好遠的美軍看到後麵沒有追兵,又回身殺來。

誌願軍倉促應戰,又被趕出了防禦圈。

美軍趁機堵住了缺口。

雙方再次處於相持狀態。

下碣隅裏是陸戰一師師部的駐地,大部隊派出去了,防守部隊隻有兩個營。

而外圍有誌願軍一個師,一個師有九個營。

眾寡懸殊,形勢萬分危急。

於是,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就命令包圍圈外的陸戰一師第一團團長普勒,從古土裏派遣一支突擊部隊,向北進入包圍圈,增援師部。

古土裏在下碣隅裏的南麵(查看地圖)。

想要進入包圍圈,先要衝破外麵誌願軍的包圍。

這支增援部隊包括: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1獨立團300人、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團第三營G連、美國陸軍31團B連等,共有921人。

他們分乘140輛卡車。

朝鮮戰場上的美軍武裝到牙齒,出門靠汽車,誌願軍出門靠雙腿。

雙方的裝備差別太大了。

細心的讀者發現了:31團不是在長津湖東麵嗎?不是兩任團長都被誌願軍打死了嗎?怎麽這裏還有31團?

31團分兵各處,在長津湖東麵和團部在一起的,那是31團的大部隊。

這裏是31團的小部隊。

11月29日早晨9時30分,這支921人的突擊隊開始行動。

由於遭到誌願軍的堅決阻擊,一直到下午4時30分,他們才向下碣隅裏推進了幾裏路程,來到了下碣隅裏外圍的一座山丘下。

守衛這座山丘的,是誌願軍第20軍58師172團三連。

三連已經盡了全力,彈藥全部打光、全連戰士陣亡,僅剩連長楊根思一個人,而且還身上帶傷。

美軍衝上山頭,楊根思抱著僅剩的一個炸藥包,和美軍同歸於盡。

接著,美軍進入了後來被稱為“地獄火峽穀”的危險地帶。

每走一步,都要有一場激戰。



(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

這裏,是誌願軍60師在攔截。

誌願軍將美軍乘坐的一輛卡車擊毀,而這輛卡車橫在了狹窄的路麵上,將這支美軍一分為二。

11月29日夜晚,卡車前麵的美軍,九死一生,穿越了誌願軍的層層封鎖,終於來到了包圍圈裏的下碣隅裏。

那輛被擊毀的卡車前麵的美軍,有159人負傷,162人陣亡和失蹤,“但還是給下碣隅裏的防禦帶來了急需的300名步兵。”

即使這300名步兵中,還包括那些尚有作戰能力的輕傷兵。

當時,一名叫來斯代爾的傷兵走入陸戰一師師部,說道:“我們的任務完成了。”

師部還以為這300人,就是突擊隊剩下的所有人員。

他們不知道,那輛被擊毀的卡車後麵,還有400名美軍,正在和誌願軍殊死作戰。



卡車後麵的400名美軍,與外界失去了聯係。

電台已經被誌願軍擊毀了,師部不知道他們被困,他們隻能獨立作戰。

而誌願軍隻需要對著那輛翻到在路上的卡車掃射就行了。

後來,這股美軍在保姆上尉的指揮下,僅有上百人翻過了那輛要命的卡車,來到了下碣隅裏。

來到下碣隅裏的時候,已經到了後半夜。

保姆上尉後來被授予勳章。

11月30日夜晚,58師集中了僅剩的1500名戰士,準備做最後一搏。

九兵團12個師,15萬人,每個師大約有一萬兩千人。

而現在,僅僅經過兩天激戰,全師僅剩下1500人能作戰。

可見當年的戰爭有多殘酷。



然而,包圍圈裏的美軍人數增加,比先前更加難以攻打。

而且,陸軍31團的一個坦克連也出現在誌願軍的側後。

這隊誌願軍別說坦克,連一門大炮都沒有。

此前,為了趕時間,為了聚殲陸戰一師,整個誌願軍九兵團隻攜帶輕武器全速前進,而重型武器此時還在趕來的路上。而且還隻能夜間行走,白天漫天都是美軍的飛機。

朝鮮巴掌那麽大的一塊地方,美軍部署在朝鮮的飛機就有上千架,這還沒有計算部署在半島周邊航母上的艦載飛機。

後來的資料統計,朝鮮戰爭中,中國空軍一共出動了26491架次,而聯合國軍的空軍,一共出動了720980架次,海軍出動了16752架次,海軍陸戰隊出動了107303架次。

製空權完全就掌握在美軍手中。

美方資料記載:那1500名殊死一戰的誌願軍戰士,在坦克的攻擊下,全軍覆沒。

已經打了三天,後勤嚴重跟不上的誌願軍,已經彈盡糧絕,隻能餓著肚子端著刺刀衝向坦克。

全軍覆沒。

那種慘烈,語言已無法形容。戰火如刀,淚下如雨。

58師最後還剩多少人?

美軍的記載是,20軍58師已經無力再組織進攻,“剩餘的殘兵等待26軍的到來”(美資料原文)。

九兵團共有三個軍:20軍、27軍、26軍。

20軍和27軍都投入了戰場,浴血奮戰。

而26軍一直沒有出現。

據中方資料記載,26軍當時作為九兵團的援軍。

誌願軍58師和60師,都在下碣隅裏遭到美軍重創,無力再戰。

美軍急速在下碣隅裏修建機場。大型運輸機能夠在這裏起落。

然後,柳潭裏的美軍,和長津湖東麵的美軍,經過激戰後,帶著傷兵陸陸續續來到了下碣隅裏。

下碣隅裏的簡易機場,終於能夠在12月1日通航了。

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下令,飛機先把傷兵撤走。

這次行動,被美軍認為是戰場上的奇跡。

傷兵撤退行動,從12月1日開始,一直到12月6日。

長達6天的時間裏,長津湖無戰事。

誌願軍20軍和27軍,都已彈盡糧絕,無法進行大型攻擊。

3000多名美軍傷兵從容登機撤向後方。

美軍記載,12月6日下午,誌願軍26軍趕到下碣隅裏,激戰再次開始。

(以上資料來自美方,如果與中方資料有出入,請以中方資料為準)

以悲壯之心,祭奠英烈,伏維尚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