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很明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美國的華人,為什麽看起來都像農民?(我愛我家)

(2017-03-05 07:21:13) 下一個

我身邊的老美左鄰右舍及周邊老美都開辟了菜園子,趴體時互相交流的少不了如何建菜園子何時種菜種什麽菜如何防蟲省水施肥等等長盛不衰的話題--不很明了

來源:  於 2017-03-03 11:45:08

我在美國生活多年,認識不少在美國的華人。有意思的是,我認識的在美華人,看起來都像農民。為什麽呢?因為我認識的華人,要不自己是農民,要不就是農民的兒子(含女兒)和孫子(含孫女)。農民、農民的兒子和孫子看起來自然像農民。

我認識的第一類華人,自己就是農民。很多中國人在美國定居之後,都會在院子裏弄塊小菜地,傍晚和周末就到地裏忙碌菜地。這些華人的車庫裏一般都有鐵鍬、鋤頭和鐮刀等農具,有的還在院子裏存有雞糞、牛糞和馬糞等農家肥。這些種菜的人,不管在國內是城裏人還是鄉下人,到了美國自己種菜,當然就成了地道的農民。我就是這些農民的一分子,喜歡在後院種菜,樂此不彼。以前,國內把像我這樣種地的人都叫做“農民伯伯”。自從慶豐帝登基之後,種地的人都不叫“農民伯伯”,而改稱“農民大大”了。

我認識的第二類華人,他們的父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他們父母被招工進城或者大學畢業之後就留在城裏工作。這類華人對農村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到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過年過節的水平上。他們嫌農活太苦太累,所以在美國買房子之後,堅決不在後院種菜。這一類華人就是農民的兒子(含女兒)。

我認識的第三類華人,他們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出生在農村,但他們的父母都是在城市裏出生長大。這些華人很多不知道中國農村的實際情況,最多就是旅遊時吃過幾次農家樂。這些華人通常連韭菜和麥苗都分不清,看見蚯蚓就大聲尖叫,更不要說自己下地種菜了。這一類華人就是農民的孫子(含孫女)。

也許有人會問:你在美國這麽多年,真的一個城裏朋友都不認識,混得這麽慘?這麽說吧,我原來是認識一個城裏朋友的,但現在的確沒有了。什麽算是城裏人呢?這個很難定義,或者說可以有不同的定義。有一種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這樣的:從自己父母這一輩開始往上數,三代之內沒有農民的人就可以可以成為正宗的城裏人了。在西方,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在中國,培養一個城裏人至少需要三代人。

我原來認識的那位城裏朋友,是個很城裏的城裏人。她祖籍河北,其祖上因在家鄉農村吃不飽飯,於清朝光緒年間就跑到北京了。八旗弟子鬥的蟋蟀,很多都是她的曾祖父幫著逮的。她母親這邊,祖上在清朝道光年間從浙江農村移居上海。那時的上海都沒有開埠,還是個小漁村。在整個中國,都很難找到比我這位朋友更城裏的城裏人了。

我這位城裏朋友看到我的菜地之後,怦然心動,非要拜我這老農民為師,跟著我學習種菜。開始,我是很不情願的。我自私地想:我在美國混了這麽多年,總不能連一個城裏朋友都沒有吧?後來實在拗不過她,隻好收她為徒,教她在後院種菜了。

自從我唯一的城裏朋友跳入農門之後,我認識的所有在美華人,要不自己就是種地的農民,要不就是農民的兒子或孫子,所以看起來都像農民。
-----------------------------------------
【博文自薦】
淫詩《登黃山偶感》賞析
庭院種菜是華人的陋習,你同意這說法嗎?
生活在美國:居有竹,還是俗(圖)
薺菜,薺菜,我們鄉下人的最愛!
-----------------------------------------

1. 農民大大家的後院菜地。

---------

2. 農民大大家的小小池塘。

---------

3. 農民大大家的母雞生的紅皮雞蛋。

---------

 

來源:  於 2017-03-03 11:45:08

http://bbs.wenxuecity.com/myhouse/5953583.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