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多倫多的移民生活

講述我在加拿大多倫多的移民生活
正文

回國探親記——加航篇

(2007-03-30 09:31:43) 下一個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往返於中加兩地,加航新開了兩條直航,多倫多至北京和多倫多至上海。多倫多至上海這條航線在今年春節前後因為沒有那麽多的人乘坐還停運來著,這一陣子這條航線一直在搞促銷,今天還聽一個朋友說,他剛買的4月去上海機票,還不到1000加幣。不要以為加航在大發慈悲虧本賺個吆喝錢,加航早就算清了一筆帳:他們把每個航班的座位分成A-M若幹個等級,打折票的座位一定是最低的那一級,一個航班隻有幾個最低等級的位置,提前兩個月預售很快就會售出去。如果你遇到個緊急事情想第二天就出發的話,你是不會買到這種打折票的。就算你運氣好買到這種打折票,你就得玩加航製定的遊戲規則,不許這不許那,如果萬一遇到個緊急情況想改簽機票,加航會想盡辦法把便宜你的錢再要回去的。我們就是這種“幸運兒”。

此次回國,我們買的是加航的北京到大連直航往返機票。機票是提前兩個月買的,因為當時聽說加航正在打折促銷,所以買到的機票大約是每人加幣1100。往程的時候,我們在大連遇到了百年未遇的特大風暴(請見《回國探親記——正月十五生死篇》),大連所有的海陸空全部停運,那天就算你牛逼有自己的飛機也飛不出大連,所以北京飛多倫多的直航飛機是死活也趕不上了。沒辦法就隻好給加航駐北京辦事處打電話,改簽機票。服務小姐回答說,你們這種打折機票隻能改簽到4月5日,得,一杆子給我們推到了一個月後,我們在多倫多還有好多事情要處理,根本不可能一個月後再回去。連忙說明我們的情況,不是個人原因延誤,而是在天災麵前無能為力,無論使用什麽方式,加錢也好,升艙也罷,隻要能讓我們回加拿大就行。服務小姐一根筋地回答,不行就是不行,你們的這種票就隻能是4月5日才有位置,加艙也沒有。看看,這就是買打折票的下場,我們回不了加拿大了。

我們試著給加拿大的朋友打電話,看看能不能幫我們在多倫多買機票的那家旅行社試試。那個時候國內是白天,加拿大是晚上,人家早下班了。朋友倒是幫我們問到了加航駐上海辦事處的電話,讓我們再試試。上海辦事處的人員一開始也是說沒有位置,後來聽了我們的“悲慘遭遇”後,才答應說幫我們試試。10分鍾後,他們說幾天後有從北京飛溫哥華再飛多倫多的航線可能會有位置,但要每人加200加幣。雖然加航又把便宜給我們的錢給要了回去,咳,隻要能讓我們盡早回加拿大就行啊。(這裏我要說一句,我一直很欣賞上海人辦事認真的態度,這次再給他們加上一條,有人情味,讚!)

我們再說說加航的直航飛機。因為有了上次乘坐的美聯航空公司從芝加哥飛上海的飛機經曆(見《美國海關驚魂》),所以登上了多倫多飛北京的飛機,也就有了比較。一直聽人說,加拿大是“農村”,美國是“城裏”,果不其然,從這飛機上就比出來了。就拿看電影的屏幕來說,美國飛機是在每個人的座位前麵有個小屏幕,而加航的這架航班的飛機裏總共就三個屏幕,頭等艙一個,二等艙一個,再就是我們這些“低級艙”的一個了。我們坐在飛機尾部,就前麵那一個兩米遠的小屏幕,我有點近視,反正我是什麽也看不到。而且這漫長的13個小時都放了些什麽節目啊,不是搖滾就是法語節目,倒是放了兩部電影但看不清,睡又睡不著,聽也不想聽,看也看不到,就看我在那裏烙“煎餅”來著,可真難熬。吃的怎麽樣?美國航線的時候吃了四頓,加航航線的是三頓,二頓是帶肉的,一頓是方便麵,但量都很小。我食量小,喝點飲料也就飽了,老公不行啊,老往後麵廚房跑,一會拿包餅幹,一會又拿包花生,就是一個感覺,餓啊!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回程的北京飛溫哥華的加航,11個半小時的航線隻給了2頓飯,連我都感到餓的不行。到了溫哥華,換坐溫哥華飛多倫多的加航,整整4、5個小時,除了飲料之外,竟然什麽也不提供。想要吃的得自己再花錢買,就連想要個小毯子睡覺,也要加收2塊錢。加航的賺錢方式怎麽都“淪落”到這種地步了。

說起此次行程,還有一個小插曲。多倫多國際機場全新的Terminal 1,候機廳雖然又大又壯觀,但就是有一點讓人不舒服,放行李的手推車是要錢的,我記得以前挺便宜,是一個Quarter(0.25加幣),現在是一個Tooney(2塊加幣),而且是放進一個Tooney,隻還返給你一個Quarter,還美其名曰給你“Reward 0.25”。更可氣的是,我們返程的時候用行李車,放進一個Tooney,還車的時候什麽也沒返給我,連這“獎勵”也給吞了。我倒不是小氣,心疼這2塊加幣,我就是不明白了,明明是給人出行提供方便的工具,為什麽還要再花使用費。相比之下,中國的機場,手推車隨便你用,大小各異很是方便。所以給大家提個醒,坐飛機的時候千萬別忘記帶零錢,而且要多帶零錢,否則的話,這大活人會讓這“Tooney”給憋死,這不,我們返程的時候,在多倫多機場的提取行李處,有個同胞還拿著一張20塊的紙幣,找我換錢,我說“老兄,我也好不容易找到一個Tooney,你這20塊的大鈔也太恐怖了吧”,問了四周許多人,誰也換不了,最後一個小美美說,“要不,我給你2塊錢用吧”,這個老兄倒也誠實,不願貪小美美的“便宜”,說:“我不能用你這2塊錢,這行李車隻吞錢不還錢,你這2塊錢我怎麽還你?”最終這老兄是怎麽把他那兩個大行李“扛”出機場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突然想起那些第一次登陸到多倫多的新移民或是第一次來加拿大的國人來,你說人家不遠萬裏來到加拿大,在飛機上吃也吃不到,在飛機場沒有Tooney行李車弄也弄不到,餓著肚子,扛著行李,沒辦法隻能衝出機場大門,大吼一聲:“加拿大,算你狠!”

相關文章及視頻請見:http://blog.streamuweb.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白雲下的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加航上的老姐,那個服務就別提了. 我有一次, 吃完了東西把盤子傳遞給她,結果人家說你就再走兩步自己送到廚房去算了. 我不是挑剔她臉蛋和身材,那個態度實在是沒有服務意識.我也不好意思跟一個老女人計較, 顯得小輩沒風度.

從大連到多倫多,也可以選韓航,至少吃的還可以,空姐笑得讓人舒服.
無去來處 回複 悄悄話 在北美飛了幾次,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的。感覺,整個北美的內陸航線,能省錢就省錢,不論加航還是美國的航空公司。

關於電視,最好的一次算是yyc到jfk了,加航和美什麽航聯合掛牌子的航班,每個座位前麵裝了小液晶屏,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電影電視遊戲吾的,但經常死機,而且不是一起當,而是分批分次的慢慢死掉,直到大家都看不了了,才重啟。電影倒是還不錯,不少歐洲片子,而且挺新的,可以選不同的語言。話說回來,十年前法航飛北京巴黎的航班就已經這樣了,而且一路上也沒死過機。

關於航空餐,現在北美內陸的航線幾乎都不供應免費的航空餐,當然除了公務艙/頭等艙。機票上一般都會明確告訴你這是沒有免費航空餐的航班。上了飛機,如果是飛行時間較長,能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到飛機上賣的各種冰涼快餐的價格;如果短途一小時吾的,估計連花生豆豆沒有。國際航線還是會供應航空餐,誰也扛不了十幾個小時,不同航班供應次數不一樣,從溫哥華飛北京或者上海,加航和國航的次數就不一樣,我想還是跟出發時間有關。三頓有點兒多,兩頓有點兒少。但飛機中段和後部的服務間裏都有泡麵、餅幹、三明治什麽的。餓了就自己去吃。北京飛溫哥華的加航供應的航空餐我坐過的外航中最差的,而且他們備用的那些零嘴也特別難吃,隻有一種酷似貓糧餅幹的東西勉強湊合。因為睡不著,又餓,就總去服務間拿塊餅幹磨牙,順便遛遛腿。後來那裏值班空服問我,為什麽不好好吃飯,我說太難吃了,除了一點兒土豆泥算是能吃以外,剩下的都難以下咽。比漢莎的國內航線都差。體驗加航以前,我認為漢莎的國內航線航空餐是最差的。他說會反映給加航的大廚,我心說,這種難吃的東西還有大廚料理。我估摸北京飛回溫哥華,加航應該在北京上的貨,天竺空港有專做航空餐的公司,各種口味都有,他們選了最差的一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