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imrashid,美國工業設計界最耀眼的明星。  1960年生於埃及開羅,在加拿大長大,到意大利學習設計。  1993年開設自己的工作室,顧客都鼎鼎有名,包括Nambe、Umbra、Idee、Issey...">   Karimrashid,美國工業設計界最耀眼的明星。  1960年生於埃及開羅,在加拿大長大,到意大利學習設計。  1993年開設自己的工作室,顧客都鼎鼎有名,包括Nambe、Umbra、Idee、Issey..." /> Karim Rashid作品欣賞(組圖) - 博客 | 文學城
正文

Karim Rashid作品欣賞(組圖)

(2007-03-29 21:34:05) 下一個



  Karim rashid,美國工業設計界最耀眼的明星。


  1960年生於埃及開羅,在加拿大長大,到意大利學習設計。


  1993年開設自己的工作室,顧客都鼎鼎有名,包括Nambe、Umbra、Idee、Issey Miyake、Totem、Pure Design、Estee Lauder、Tommy Hilfiger……其作品廣為世界各博物館收藏。


  由於喜歡用半透明而色彩豐富的塑膠材料,作品清新、多變、性感,又得雅號“塑膠詩人”。


  親吻蠟燭台


  



  多米諾裝置


  



  Kaj手表


  



  馬提尼酒杯


  



  Volcoino儲蓄罐


  



  Umbra Afterglo Can


  



  蠟燭台和自由人玻璃杯


  



  新加坡Nooch餐廳


  



  Benza鍾


  



  Mikasa Fatboy餐叉和Vooshi餐具


  



  



  為PURE設計的DJ操控台


  



  菲利斯Rossi蝶蛹座椅


  



  雅典塞米勒米斯賓館


  



  雅典塞米勒米斯賓館水池


  



  Zeritalia Kirie試衣鏡


  



  Offect Orgy


  



  MGlass Ego花瓶和碗


  



  Copco Dunk壺和冰桶


  



  Roubini地毯


  



  Felice Rossi Plod


  



  Ferrachi Casa Worganic


  



  Danese Stak


  



  Golay項鏈和手鐲


  



  



  眼睛燭台


  



  爵士燭台


  



  閃耀燭台


  



  裙擺燭台


  



  3件套連接燭台


  



  



  平碗


  



  輪盤碗


  



  袖珍花瓶


  



  酒容器


  



  Ellipsis花瓶


  



  平口蓓蕾花瓶


  



  Bopp花瓶


  



  瀑布花瓶


  



  Motus香檳杯


  



  Motus高腳杯


  



  



  月球結構


  



  發光燭燈


  



  巴塞羅納餐巾圈


  



  鹽、胡椒粉容器


  



  5件套餐具


  



  櫻桃抹刀


  



  櫻桃色拉匙、叉


  



  寶珠筆


  



  開塞鑽


  



  


  
◆Karim rashid專訪→在身體裏的12個設計秘密◆



  時間:2006-1-13


  作者:楊凡


  編輯:rebecca


  來源:城市畫報


  



  Karim Rashid,美國工業設計界最耀眼的明星。1960年生於埃及開羅,在加拿大長大,到意大利學習設計。1993年開設自己的工作室,顧客都鼎鼎有名,包括Nambe、Umbra、Idee、Issey Miyake、Totem、Pure Design、Estee Lauder、Tommy Hilfiger……其作品廣為世界各博物館收藏。由於喜歡用半透明而色彩豐富的塑膠材料,作品清新、多變、性感,又得雅號“塑膠詩人”。


  一個愛設計,更愛老婆的男人;一個曾經33歲都不知道何去何從的男人;一個雙臂滿是文身的男人;一個隻穿白色和粉紅色衣服的男人……


  “我的夢想是能設計所有和人類有機會接觸的事物,特別是一些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巨大影響的事物如汽車、飛機、服裝、房子、機器等等。我夢想能塑造未來世界,未來在我眼中就是人類生活在自由的天堂中,不斷地創新與經曆新事物,同時擁有所有的東西,但萬物都不屬於自己,隻是經曆後便成為過去。我還想主持電台節目,創作音樂,設計一間小博物院,我想到世界各個角落體驗那裏的人及事物,讓自己變得更有創意……”


  這段話是Karim Rashid在自己的第一本作品集《I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我想要改變世界》)裏說的。這個45歲的男人如今是紐約炙手可熱的設計明星,他為Giorgio Armani設計的旗艦店,為紐約市政府設計下水道的蓋子,他的第4本個人作品集《Design Your Life》即將麵市……


  他在紐約一切從33歲開始。


  城市畫報:轉戰紐約帶給你人生中至今為止最重大的一個轉折?


  Karim Rashid:是的。1992年的時候,我是一家設計藝術大學的教授,本來簽了3年的合同,但1年之後我被炒了,理由是他們覺得我是在教哲學而不是設計。那時候我不知道我應該做什麽,到哪裏去……真的很失落,很沮喪。後來我搬到紐約。


  城市畫報:為什麽是紐約而不是別的地方?


  Karim Rashid:我記得十二三歲的時候,我們一家人住在加拿大的多倫多。有一次我們一家人在紐約住了一個星期。我父親是一個畫家,他帶我們去紐約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那裏收藏了他最最愛的藝術家畢加索的畫作。當我們走出博物館,我抬頭望著天,心裏就在想:我們要在這裏生活幾天,真好。我一生都夢想著要住在紐約。但是不斷湧到紐約來的人比原來生活在這裏的人多得多,曼哈頓根本容不下那麽多人。大家都在為了夢想而努力,因為競爭激烈,生存在這裏變成一件很困難、很嚴峻的事情。


  城市畫報:對於很多設計師而言,設計之都是倫敦、米蘭、巴黎……而不是紐約。


  Karim Rashid:在紐約設計師並不是一個很強勢的群體,但對我來說,紐約是世界的經濟中心,這意味著我設計生涯的無窮機遇。


  我曾經在米蘭呆過一段時間,我在那裏完成碩士課程並曾在那裏工作。我感覺米蘭是一個很“意大利”的城市,甚至可以說太“意大利”了。在那裏我有種被“孤立” 的感覺。我父親是埃及人,我母親是英國人,我們一家不斷變更著生活的城市,開羅、巴黎、羅馬、倫敦、多倫多……這種成長經曆讓我擁有一種“全球性”的情緒,我覺得自己更適合在一座多元化的城市生活,紐約就是這樣的城市。巴黎很美麗,但是它很“法國”,就像米蘭很“意大利”。我剛剛去過悉尼,悉尼雖然說算得上多元化的城市,但卻帶有很濃的英國殖民色彩,我在悉尼所能見到的土著文化,僅僅是街頭賣藝人的土著舞蹈和音樂。在那裏4天,我竟然沒有見到一個黑人!


  城市畫報:很多人都向往著紐約的生活,但真正成功的人卻是少數。你最初到達紐約時,有沒有做好失敗的打算?


  Karim Rashid:說實在的,1992年被炒了之後我已經覺得自己夠失敗的了。我33歲了,卻依然沒有錢,沒有工作,沒有物業……一無所有。也許到紐約做設計師會很慘,但我無路可走。那些未知的也許是巨大的苦難,沒有讓我停下來,我覺得自己應該能夠承受更多。如果我在紐約失敗了的話,我一定會離開,因為那裏實在太難生存了。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失敗,我想著一定行的,會成功的。


  



  城市畫報:那跟我們說說你在紐約的奮鬥史。


  Karim Rashid:我在紐約的最初5年過得很困難。到紐約第三天,我身上隻剩下1500美元,隻夠付一個月的房租。本來我知道有個設計師的職位虛位以待,但去的時候卻已經太遲了。後來朋友告訴我說有一個教設計的工作,我立刻去了,得到這份工作。這份工作讓我有微薄的收入足以生存。當時我住在一個倉庫裏,什麽都沒有,我自己動手建了廚房和浴室。


  一年之內,我給超過100家美國公司打過電話,並坐火車橫跨美國大陸,親自造訪了其中大概20家公司。美國總共有70,000家工廠在生產不同的產品,但我發現在我造訪的公司中,幾乎沒有人覺得他們應該花力氣在做好設計,建立品牌和生產線策略。


  一年之後,我得到了第一個客戶。他真是一個很聰明的客戶,哈哈!我現在依然記得那一天,那是9月10日,很可愛的一天,天氣很好,那天恰巧是我的生日,我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終於得到了第一個客戶。這是我在紐約設計生涯的開始。我向我的第一個客戶推薦了自己的設計軟件,並且改進了它。用這個軟件,我為他們設計了 100多個產品,紙巾、蠟燭台這類的生活用品。帶著這些設計,我到新澤西州做演講。那時候因為還不能直接從電腦打印設計圖案,我就一張一張地給設計圖拍照片,然後拿去衝洗。當時用軟件做效果圖還比較罕見,衝洗店的人幾乎不相信那些是真的。那種感覺實在太美妙了!


  城市畫報:現在你已經成功了,成了紐約最耀眼的設計明星。現在你眼中的紐約是什麽樣的?你喜歡紐約的夜生活嗎?


  Karim Rashid:是的。我喜歡喝酒,紅酒、白葡萄酒和馬天尼我都喜歡。我喜歡紐約一個小小的叫JOE‘S 的酒吧。在那裏有不同風格的DJ打碟,因為地方很小,打碟DJ也許就剛好在你的手邊,大家感覺親近。那裏不時有各種各樣有趣的主題音樂表演。


  城市畫報:你曾經做過DJ,現在還做嗎?


  Karim Rashid:上星期我還在一個大型PARTY上做DJ呢。我很喜歡音樂,我曾經夢想成為音樂家,可惜沒有天賦。我不喜歡那種很重金屬味道的很硬的音樂,像TRENCE;而是喜歡節奏感強但又輕鬆的音樂。不過我也玩PUNK.城市畫報:做DJ的時候,你通常怎麽打扮自己?


  Karim Rashid:哈哈!我穿粉紅色的西裝!


  城市畫報:你做過時裝方麵的設計工作嗎?


  Karim Rashid:1985年,我25歲。那年我在一個時裝設計室上班,雖然後來它倒閉了,不過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我曾經向一位80歲的中國老裁縫學習製衣,他已經當了60年的裁縫。他教我如何量身,是一個很嚴肅認真的裁縫。


  我們請Karim Rashid為熱愛設計的《城市畫報》讀者說些什麽,他寫下了以上這段話,大意是:世界上每間公司都需要設計。不要追逐那些“設計公司”,而是要找真正需要設計的公司。


  城市畫報:穿過自己設計的衣服嗎?


  Karim Rashid:基本沒有。不過我曾經和一個挪威設計師合作過,現在仍然在網上可以看到。在這個網頁,你可以自己設計衣服,點擊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尺碼、衣料、圖案等等,在點擊購買後,倫敦辦公室的電腦會將你的要求自動打印出來,然後製作出你要的衣服,然一周之後會有工作人員把它郵寄到你提供的地址。


  城市畫報:在你的將來,你最想設計什麽東西?


  Karim Rashid: 輕型汽車。因為環保。這個世界上汽車實在太多了,它們主宰了地球。我想設計一些環保的汽車。曾經有汽車品牌找我做設計,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汽車,我沒有興趣,就推辭了。


  城市畫報:在你的將來,你最想擁有什麽?


  Karim Rashid: 一個帝國。屬於自己的帝國。我想要改變世界。


  Karim Rashid是一個混血兒,他父母的經曆簡直就是一個經典的好萊塢愛情故事。Karim 的媽媽Joyce是英國人,Karim 的爸爸Mahmoud是埃及人,藝術教授、裝置設計師。上世紀50年代Mahmoud得到埃及政府的獎學金在巴黎學藝術,遇到了去那裏度假的Joyce. 兩人相戀,繼而在希臘結婚,移居埃及,並在1958年和1960年生下兒子Hani和Karim.為了尋找理想生活,這個家庭一直在遷徙中,意大利、阿爾及利亞、法國、英國、加拿大……


  在父親的影響下,Karim和Hani對設計的領悟力幾乎是與生俱來,“童年教育對我影響至深,在英國,父親常帶我素描教堂,他教會我學會觀察事物,讓我領會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美的一麵,我童年時就喜歡畫眼鏡、鞋子、收音機……11歲那年我閱讀了 Raymond Lowey的作品……”


  Karim的哥哥Hani,如今是紐約著名的建築設計師。


  城市畫報:你喜歡住公寓還是大房子?


  Karim Rashid:都喜歡。我在曼哈頓有個LOFT,我辦公和生活都在那裏;我還有一個在郊外的房子。不過我想我更喜歡城市的生活,郊外對於我是一片新的天地,我正慢慢學會享受郊外的生活。當我在郊外的時候,感覺安寧和平,但有時會孤獨。我想我是那種所謂的“URBAN ANIMAL”(城市動物)。


  城市畫報:你家裏會有你自己設計的產品嗎?有的設計師很排斥這個,譬如MARC NEWSON,他接受我們采訪時就說他不喜歡用自己的設計。你呢?


  Karim Rashid:剛好相反。我也有搜集其他設計師的一些作品,但很少,譬如台燈、椅子……在我家,90%的用品是我自己設計的。


  城市畫報:聽說你父親很喜歡把家裏的家具搬來搬去,幾乎是每個月給房子變一次身。你也這樣嗎?


  Karim Rashid:我父親很瘋狂,是吧?可是我比他更瘋狂。我無休止地把東西搬來搬去,樂此不疲,每周一次。當然,這也因為我的倉庫,一樓是工作室,二樓是在展示廳,經常人來人往的,所以我得經常轉換一下,給大家一些新鮮感。


  城市畫報:你哥哥是一個建築師,事業也很成功。你們兄弟倆都在從事著與設計藝術有關的工作,你覺得這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你父親的影響?


  Karim Rashid:是的,父親影響了我們,我們兄弟的DNA裏就有了設計基因。即使現在看自己從前的設計,我也覺得自己腦袋裏滿是藝術、工程和想像,充滿著“埃及雜錦”特色。而我母親的家族在衣料、織品方麵也有很深的造詣。


  城市畫報:你的童年是怎麽樣的?


  Karim Rashid:我小時候是一個“麻煩製造家”。我剛出生時,脖子上有個小粉瘤,必須動手術割掉。醫生跟我父母說這個孩子可能很難存活了。直到4歲半,我還不能說出一個完整單詞。說話問題一直困擾我和我的家人,小時候我曾經嚴重口吃。而且在我的鎖骨附近,還長過一個莫名其妙的洞。


  城市畫報:雖然領域有所不同,但你是否覺得自己和哥哥的設計也有一些相似性?


  Karim Rashid:我們一起長大,彼此對對方都有影響。其中一個相似點就是我們都是在為未來而做設計。我們從曆史中學到很多東西,但我們都不喜歡向後看,我們更關注現代社會,我們都有著強烈的未來主義情結。


  城市畫報: 你的哥哥用你設計的東西嗎?


  Karim Rashid: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從來沒有被問過。你為什麽這麽問?(因為看過你和你哥哥的辦公室照片。你的辦公室色彩豐富,給人激情;你哥哥的辦公室在很大的空間裏,中間擺著一張大桌子。你們的風格厝徊煌?#┖芏嘟ㄖ?υ詮ぷ髦卸疾輝敢獗弧吧杓啤彼??АN胰ス?芏嘟ㄖ?κ攣袼??雷郵親罨?鏡呐渲謾N也恢?勒饈遣皇撬?塹謀曛盡5?歉綹纈惺褂夢疑杓頻淖髕罰?闃?牢?裁綽穡懇蛭?宜禿芏喔????藪友≡瘢?????br />

  Karim Rashid具有相當強的明星氣質。他和時尚圈關係密切,頻頻出現在各種場合。他有個美麗的太太,他時常客串DJ,他身上和作品裏都有有神秘的文身,他幾年來隻穿白色和粉紅色的衣服……他的一切都是眾人的話題。


  城市畫報:有個問題,從前別人問過你。為了更加確定,我想再問你一次——你覺得失去什麽東西會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不幸?


  Karim Rashid:我回答過這樣的問題嗎?……我的妻子?


  



  Karim Rashid和太太在他紐約的LOFT裏。LOFT裏幾乎所有的家具、裝置都是Karim設計的,簡直像個博物館。


  城市畫報:是的。你當時就是這麽回答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Karim Rashid:哈哈!(給我們說說你們的羅曼史。)我們的相遇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時我在波士頓北部一所設計學院教書,她是設計係的學生。有一天,我在我辦公室門上看到一張留言條。一個叫Megan Lang的學生寫的,說“我想報名上你的課,但是名額滿了。我以前聽過你的課,你可以讓我加入這個班嗎?”同一天,我恰好去時裝設計係,當時我現在的妻子 Megan正在演講,聽到她的名字時,我以為她就是那個給我寫留言的學生。我那天對講台上的她一見鍾情。當她走下講台向我走過來的時候,我跟她說:“我知道你想上我的課,你可以來。”她一臉詫異,說:“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麽”。“我收到你的字條,你說你想上我的課。”“可是我沒有寫過什麽字條啊”。我很困惑,後來就給她發郵件,想和她繼續談談我的課,然後……哈哈!


  你看到我的眼鏡了嗎?那也是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我和妻子一起去看電影,電影裏演員戴著那種大塑料框的眼鏡,當時我就跟她說我想要戴那樣的眼鏡。看完電影,我們一起到她的眼鏡製作工廠去。她很難過,因為我一天到晚戴著別人的眼鏡在她的工廠裏走來走去。那天她受不了了,“我不能忍受你一直戴著別人設計的眼鏡,你在這裏就必須戴我設計的眼鏡!”她伸手過來把我的眼鏡摘掉,“你隨便挑吧。”我開始找適合我的眼鏡,但很多眼鏡都很單薄很小的樣子,並不適合我的臉型。在我試戴了100多個眼鏡之後,她開始有點動搖。我趕緊說:“我們不是在電影裏看到一款眼鏡嗎?我想那種風格會比較適合我,你有嗎?”她說有,給我拿了4個。從那以後,我開始戴這種大塑料框眼鏡,並且多年來一直如此。


  城市畫報: 聽說從很多年前開始,你隻穿白色的衣服,討厭並且避免穿黑色的衣服,為什麽?


  Karim Rashid:我是一個熱愛自由的人,我想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自由,打破設計的條條框框。白色對我來說代表著純潔、無數的可能、自由,所以我隻穿白色的衣服。黑色給我製服的感覺,有約束感,我不需要這樣的約束。


  城市畫報: 我看到你身上有好幾個文身,那有特別含義嗎?


  Karim Rashid:我的雙臂總共有12個文身,分別代表著自由、限製、輕盈、全球化、感覺、愛、靈魂……它們是我的個人象征。這12個文身分別來自不同的城市,東京、三藩市、紐約、多倫多、倫敦等等。每個文身的意義跟我與這些城市的某些特殊關係相關聯。我計劃11月或12月到莫斯科去一趟,屆時我會再添一個文身。這個文身將是“打破習俗”的象征,那是莫斯科給我的感覺:衝破傳統的叛離。


  城市畫報: 在看你的個人作品時,我發現裏麵有很多類似這些文身的圖案出現……這是怎麽回事?你把它們當成圖騰嗎?


  Karim Rashid:是的。那些的確是我的文身圖案。文身給了我靈感,我覺得它們很漂亮,用在產品設計中一定很好玩。而且我一向以為,設計應該是私人化的,帶有情緒的,所以我選擇了生活中每天接觸的元素加入設計中,效果也很理想。


  城市畫報:就像你的秘密符號?


  Karim Rashid:上世紀80年代,我開始為大公司設計產品。有些公司從來不會為產品標示上設計師的名字,所以在做塑膠模子時,我喜歡用一些很小的象征圖案去作為我的作品標簽。這是一種隱晦地把自己名字加到產品上的方法。在過去20年間,我設計了超過55個象形圖案,每個圖案都秘密地傳達著我賦予它的意義。在我設計的SEMIRAMIS酒店,房間沒有房號,隻有圖象標誌;在我替AITALI設計的家具,替NORITAKE設計的骨瓷、地毯,以及EGIZIA的花瓶係列,我都運用了大量的象形圖案。這是我與顧客溝通的方式,我用這些圖案告訴人們我的設計理念。噢,我的妻子的手臂上也有一長溜的“圖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