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桂花紅豆年糕---吃了年糕,生活年年高!

(2008-02-04 11:18:23) 下一個



在中國傳統的節慶裏,春節可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俗稱新年或過年,甲骨文中“年”就代表著稻穀成熟豐收之意。一年一度莊稼獲得了好收成,人們不免要歡喜慶祝一番,為求新的一年能夠大吉大利、豐收發財,在食俗方麵,也就有許多講究。

春節的食俗常見的有“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寓意著年年高升,再加上有著多種多樣的口味,幾乎成了新年家家必備的食品。年糕的式樣有很多,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也有條狀的寧波及福州年糕,造型模仿銀條.都是以形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南方的年糕是甜鹹兼具。如杭州及寧波的年糕,以上等的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片炒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則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再依個人口味加上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油炸。

廣東的的年糕與眾不同,有蘿卜糕、芋頭糕,先將蘿卜或芋頭切碎,混合炒香的臘肉、蝦米、冬菇等作料,再加入米團後蒸成。馬蹄(荸薺)糕也是廣東名產,作法是荸薺去皮磨成粉,加米粉和白糖蒸成。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東北人蒸年糕主要用粘高粱米加一些豆類,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

年糕的來曆

年糕有兩千多年曆史,馳譽南洋歐美不衰,這裏麵還有一個典故。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闔閭大城",建成後,大宴眾將群臣慶功。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範蠡,國家遲早將亡。回營後他密囑身邊隨從說:" 我死後,如國家遭難,民饑無食,可往相門(蘇州六個主要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後來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軍橫掃而滅。這時都城斷糧,餓殍遍野。隨從們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人們為了紀念並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這一天家家吃年糕。

下麵蟬兒教大家製作一個簡單好吃的年糕:

原料:

糯米粉1袋(400克),玉米粉(Corn Starch)、麵粉各2Tbsp,糖 1.5cup, 紅豆 1cup, 桂花糖漿2Tbsp(如沒有,可不放)。

做法:

1. 紅豆泡過夜,加水3cup,糖1/2cup煮熟(不要開裂,大概20分鍾),瀝出紅豆水備用。
2. 糯米粉、玉米粉、麵粉及1cup糖放入盆中拌勻,再加入放涼的紅豆、紅豆水和桂花糖漿,倒入墊好塑料薄膜的容器中,中火蒸熟(大約40分鍾)。
3. 涼透後,冰箱冷藏,食用時,切片,沾稍許雞蛋液,在平底鍋中煎軟即可。




祝願大家吃了年糕,生活年年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