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筆記

貼看來的帖子,備忘。
正文

自然攝影指南——使用相機的測光表 --色影無忌

(2007-03-24 18:44:06) 下一個
http://article.xitek.com/showarticle.php?page=6&id=1572

使用相機的測光表

在買了一架昂貴的、高質量的單反相機後,任何時候你都可以用它進行的正確的曝光嗎?讓我們仔細想一想。相機的測光表隻是給我們一個曝光的建議值,對於任何場景,這個建議值可能是正確的曝光(還記的嗎?“正確的曝光”是指能使底片得到我們所希望的成像結果的曝光)也可能不是。為了能控製攝影的過程,我們必須考慮到我們正在做些什麽。

所有的相機內置測光表都是“反射光測光表”。它們能測量測光表所指向的物體的反射光量,並給出的建議的曝光參數。現在大多數相機都能提供幾種測光模式供選擇,比較典型的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多區矩陣測光或評價測光。這些測光方式的名稱基本上說明了在取景框裏有多大的麵積被TTL測光表實際測量。

每種測光模式都一些細微的不同。“點測光”,正如其名稱所說的,隻對取景框裏的很小的一個部分進行測光,而忽略鏡頭裏的其他部分。當你隻想對一個區域測光時,點測光是非常有用的。許多比較新型的相機準許你在取景器上選擇測光“點”的位置,當然,如果你的相機沒此功能,也可以先進行測光,在得到曝光讀數後再重新取景。測光時的取景當然可以和實際的取景不同了。“中央重點測光”著重對取景畫麵的中央部分進行測光。例如,在這種模式下,Nikon相機對中央區域(對焦屏中央標記的圓形區域)的測光占60%,剩下的40%由邊緣決定。“矩陣評價測光”把取景器細分成很多小的分區,通過軟件進行計算得到測光結果。例如,Canon EOS-3有45的分區,而Nikon F5有1,005個不同的分區。

需要立刻說明的是,測光模式的選擇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都和你是否使用自動曝光或自動對焦無關。你可以在使用手動曝光和自動對焦時使用點測光。你也可以在使用自動對焦或手動對焦時使用分區測光。你有三個相互之間完全獨立的選擇:用什麽樣的測光模式;使用手動對焦還是使用自動對焦的機身和鏡頭;使用手工方式控製曝光還是使用自動曝光功能。可以根據你拍攝的題材混合搭配使用它們。

所有的TTL測光表都是通過測定從被測光物體反射的光線多少,給出一個建議的曝光值,而這個曝光值的依據是,使被測物體在底片上的成像為中等色調,也就是和校準這個測光表時的中等色調一致。換句話說,如果已經把測光表校準為中等色調的,那麽當用這個測光表給出的建議曝光值進行曝光後,無論你測光的對象是不是中等色調的,最終在幻燈片上的成像都會是中等色調的。而且這與你是否自己設置光圈快門還是由相機自動設置沒有任何關係。

唯一的例外是評價測光模式。請查看你的相機說明書,以確認你的相機的“矩陣測光”或“多分區測光”模式是不是評價測光方式的。一些比較老的相機的矩陣測光隻是簡單的把取景框分成若幹小的區域,比較每個區域的測光讀數,然後舍棄哪些反常的讀數。而評價測光通過一個程序軟件對被測光物體的色調或顏色進行計算。然後這個程序軟件在不“詢問”你的情況下給出被攝場景的曝光結果。在這一節的最後,我將介紹如何使用評價測光。

另外,所有的反射光測光表僅僅隻做一件事:它們告訴你拍攝時應該使用的曝光值,前提是你希望測光區域的成像結果和校準測光表時的效果一樣。在校準了測光表之後,當選擇了一種測光模式並對一個特定區域測光時,相機的測光表被設計成隻會做一件事:讓這個特定區域的成像為中等色調。

如果被攝物體被測光的區域本來就是中等色調的,而你也希望在底片上的成像是中等色調的,那你已經把一切準備就緒了。隻要簡單的對著中間色調的區域測光,並使用建議的曝光參數拍攝,當然可以選擇你認為合適的快門光圈組合,最終就會得到一張正確曝光的照片。但是,如果你拍攝的東西不是中間色調的,那在拍攝前還有一些中間步驟需要做。作為替代物,你可以先對一些你認為是中等色調的物體測光,注意所選擇的替代物要在與被攝對象相同的光照條件下。如果被攝對象是正麵光照的,就不要選擇側麵光照的替代物進行測光;同樣,如果被攝對象是在樹陰下的,就不要選擇太陽光下的替代物進行測光。一旦完成了對替代物的測光,就把相機指向真正的被攝對象,重新構圖,並使用對替代測光的曝光讀數進行拍攝。因為落到被攝對象和替代物上的光線是一樣多的,所以這是一個簡單的獲得正確曝光的方法。

如果附近沒有中等色調的東西用來測光怎麽辦?為了預防這種情況,你可以在身邊帶一個中等色調的替代物。所有的攝影器材商店都有賣一種叫18%灰卡的東西,這種灰卡可以反射中等色調的光線。當你拍攝的時候,在與被攝對象同等光照的情況下,把灰卡放在鏡頭前就可以進行測光了。然而,可以很容易的預見到,這種方法在一些情況下會有問題。在拍攝時,任何用來測光的替代物都應該和實際的被攝對象有相同的光照條件。但是當你站在山腳的陰影下,想要拍攝山穀對麵陽光下的風景時,該怎麽辦?最好我們有一條很長的胳膊,可以伸到山穀對麵,否則測光用的灰卡就處在錯誤的光照環境下。考慮過如何給響尾蛇拍特寫嗎?難道真的要把拿著灰卡的手伸到響尾蛇跟前去測光?而當我們想拍攝日落的時候又該怎樣?我不得不放棄使用灰卡,因為有太多的情形不能使用它進行測光。你也許可以考慮買一個灰卡作為視覺的參考,不過不要用它進行測光。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對實際拍攝對象的一部分進行測光,然後對測光表的讀數進行適當的調整。你可以對任何東西進行測光,隻要它是中等色調的,或者你把它看成是中等色調的,有時候後者比前者更重要。對於測光而言,這是個很重要的概念。隨時都不要忘記,你可以讓任何東西在底片上呈現任何色調。選擇權始終在你手裏。最終的照片不僅僅是對被攝對象的簡單記錄,它可以是對你所見情景的精確再現,也可以通過深一點或淺一點的不同色調烘托不同的氛圍。你的照片不必一定是現實的重現,而是要體現你自己的視覺感受。

每一張彩色幻燈片大概可以容許5擋的色調深淺範圍,從純白到純黑。我們的眼睛可以分辨更多的級別,大概有12或13擋。所以,學習像底片一樣“看”東西絕對是拍出好照片的基礎。沒有任何一種底片可以逼真的記錄現實,隻有人的眼睛可以。

如果彩色幻燈片可以記錄5擋的色調範圍,那中等色調就是這個範圍的正中間,離兩個極端一半的位置。在中等色調的兩端各有2 1/2擋。因此,你可以在拍攝時,對畫麵裏的任何部分測光,並通過增加曝光量使色調比中間色調更淺,或減少曝光量而使色調比中間色調更深。從中間色調的測光讀數開始,開大一擋可以使色調變“淺”,開大兩擋可以使色調“非常淺”。同樣,從中間色調的讀數開始,減小一擋可以使拍攝的物體色調更“深”,減小兩擋讀數可以產生“非常深”的色調。半擋的調整可以產生介於它們之間的色調。當然,你可以通過改變快門速度或光圈大小來實現色調擋位的實際增減,或根據環境需要保持快門和光圈中的一個不變,而改變另一個設置。從而實現增加光線使被測光物體的色調變淺,或減少光線使色調變深。

需要記住這下麵5擋色調。為了方便使用,隻要把相應的顏色名稱加到對應擋位後就可以了。

+2 1/2擋:

純白

+2擋:

極度淺

+1 1/2擋:

非常淺

+1擋:

+1/2擋:

輕微淺

0擋:

中等

-1/2擋:

輕微深

-1擋:

-1 1/2擋:

非常深

-2擋:

極度深

-2 1/2擋:

純黑

例如,如果你對綠色區域測光並使用測光表建議的讀數進行拍攝,不管實際的綠色是怎樣的,在底片上都會被記錄為“中等綠色”。測光表就是告訴你怎樣把被攝對象記錄為中等色調的。開大一擋可以在幻燈片上呈現“淺綠色”,比測光表讀數減小一擋可以呈現“深綠色”。比測光表讀數開大1 1/2擋,現在底片上會記錄為“非常淺的綠色”,而比初始的測光表讀數減小1/2擋會得到“輕微淺的綠色”。可以理解這個概念嗎?測光表隻是給出了建議的中等色調的讀數,通過增減擋位可以使測光區域呈現不同的色調。當然,你同時隻能對取景框裏的一個的位置正確曝光,其他的部分隻能做出一定妥協。因此,你必須檢查每個構圖裏你認為最重要的部分的曝光是否正確。

這裏有一個可供練習的場景。假設有兩個人挨著站在一起,並在相同的光照環境下。其中一個人穿的是深藍色的襯衫,另一個人穿的是淺藍色的。該怎樣測光才能得到正確的曝光?先選擇一個區域進行測光,選擇哪裏都沒關係。比如我們選擇對深色的襯衫測光。對深色的物體測光後,怎樣使底片上記錄的也是深色呢?先對它測光,然後減小一擋光線拍攝,這樣它就會記錄為深色的了。但對深藍色的襯衫又會怎樣呢?它同樣也會被正確的曝光。當深藍色的襯衫記錄為深藍色時,淺藍色也會被記錄為淺藍色,反之亦然。隻要一個顏色的色調曝光正確了,那其他的顏色也同樣會正確。如果覺得很奇怪,可以這樣想一想,當你對中等色調的物體測光時,比如對灰卡或中等綠色的草叢測光時,發生了什麽?當用測光表的讀數拍攝時,中等色調的被記錄為中等色調的,深色被記錄為深色的,同樣淺色也被記錄為淺色的。

這裏還有另一個測試可以幫助你理解這些概念。假設在你前方有一個物體,它有從“極度淺”到“極度深”的一係列色調。這個物體的所有部分都處在相同的光照條件下。當你用點測光對唯一的一塊中等色調區域測光時,測光表建議的曝光讀數為1/60秒和f/11。現在對深色區域測光,並在測光讀數基礎上減小一擋。現在得到的曝光值是什麽?然後再對淺色區域測光,並在測光讀數基礎上開大一擋。現在的曝光值又是什麽?繼續,再對“極度深”色區域測光,在測光讀數基礎上減小兩擋。現在的曝光值呢?對“極度淺”色區域測光,在測光讀數基礎上開大兩擋。得到曝光值是什麽?其實在上述每一種情況下,得到的曝光值都是一樣的:1/60秒和f/11。因為照射到此物體上各部分的光線是一樣的,我們隻是對不同色調的部分進行測光,並根據不同的色調對測光表讀數進行了調整。

拍攝過程中經常需要在不同的擋位之間轉換,這也是為什麽我比較喜歡在取景器裏有以模擬方式顯示測光表讀數的相機的原因,很多相機都有類似的功能。這是一種通過在取景器裏顯示測光結果與“零”值或中間色調的相對關係來顯示測光讀數的方法。模擬方式的測光顯示類似下麵這樣(這個例子中的測光顯示有1/3擋的增量):

  |  .  .  |  .  .  |  .  .  |  .  .  |

+2     +1      0       -1      -2

測光時,會有一個指示棒或箭頭標記出測光結果與“0”點(也就是中間色調)之間的差距。通常,在顯示範圍的兩端還會各有一個箭頭,標記測光結果是否已經超出了顯示範圍。你可以把這種模擬顯示的測光結果看作是上麵我提供的曝光表的另一種表示方式。

假如你對一個區域測光,並想把這個區域成像記錄為深色調,例如前麵例子裏的深藍色的襯衫。你不必先讓測光表的指針先指到“0”,然後再減小一擋,而是可以直接通過調整光圈或快門讓指針指到“-1”的位置。此時,如果你把鏡頭指向那件淺藍色襯衫,測光表的指針應該在“+1”的位置。

我經常使用這個指針範圍來判斷在不同畫麵中我所希望記錄的色調是怎樣的。我先用點測光對一個區域測光,並把它設置為我所希望的色調,然後我隻需通過移動鏡頭指向其他的區域就可以了。這時,取景器裏的測光表指針會隨著鏡頭指向的不同區域而變化,並顯示出每個區域之間會有多少擋曝光的變化,以及這個區域將被記錄為什麽色調。假設我正在森林裏拍攝,我最擔心的是透過樹葉照到被攝對象上的斑紋狀的陽光。我很擔心這些光照很強的部分,這些強光對於拍幻燈片來說絕對是件壞事,所以我需要確定整個畫麵是否能被底片記錄下來。首先,使用點測光對取景畫麵中我認為最重要的部分進行測光(也許是一些附近的樹之類的),並把它設置為我希望的色調。現在把鏡頭指向那些明亮的強光部分。真討厭,測光表指針顯示這些強光部分有比“+2”還要大的值。現在我可以知道,如果我按下快門讓底片曝光,這些強光部分會成像為“極度淺”的顏色,甚至更淺的顏色,這是非常煩人的。與其這樣拍攝,衝洗出底片後也是要扔掉,還不如在按下快門前重新構圖後再拍攝。為什麽要在一個不利於拍攝的情形下浪費底片呢?

現在,讓我看看評價測光是怎樣工作的。當使用評價測光時,評價計算的軟件會在中間色調測光讀數的基礎上進行增加或減少曝光量的調整。問題是你並不知道它調整了多少。假設你對一個區域測光,並希望把它記錄為“淺”色的,需要把測光讀數開大一擋。對於使用非評價測光模式,隻要把對這個特定區域的測光讀數開大一擋就可以了。不錯,現在被測光的部分會成像為淺色調。這也適用於評價測光嗎?是該開大一擋?還是半擋?還是更多?我們對所發生的事情並不了解。當評價測光的結果顯示給你時,曝光值已經進行了調整。所以你得到的測光信息並不能作為中間色調的參考。舉個例子,Nikon相機在它的使用說明裏說,使用分區評價測光直接瞄準拍攝時,不需要使用曝光補償,無論是增加曝光量還是減少曝光量。

我的經驗是,如果所拍攝的整個畫麵的色調都在一擋範圍之內,那麽評價測光還是可以正確工作的。如果跑出了這個範圍,也就是說畫麵中很大部分的色調在測光表刻度的兩端,那你最好還是不要用評價測光,最好還是根據我提供的5檔色調範圍來調整曝光值。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快速檢查評價測光是否準確:到戶外對著雪地測光。純白色的雪應該比中等色調讀數開大兩擋,所以先用中央重點測光模式測光,然後再用評價測光。兩種測光方式的讀數一致嗎?評價測光建議的曝光值可以使雪地記錄為白色嗎?我的經驗是,評價測光對雪地測光時,會比中等色調讀數開大1擋。這個色調是你手掌的色調(譯注:這裏說的應該是白種人的手掌,俺們東方人的手掌應該接近中等色調吧),顯然雪的色調比你手掌的色調還要淺。

因此,是否你可以簡單地在評價測光讀數的基礎上再加大一擋曝光?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也許適用於某些情形,但不一定適合所有情形。因為評價測光軟件使用的算法在不同品牌的相機之間是不同的,甚至相同品牌的相機的不同型號的評價測光算法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建議你在野外使用評價測光之前先做一些實驗。先使用點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把讀數調整到你希望的色調,然後在使用評價測光模式,比較兩者的測光結果。不久以後你就會學會在什麽情形下,你需要使用曝光補償功能來增加或減小曝光量。我使用Nikon F5的經驗是,在大多數時間你最好還是不要不用曝光補償,但補償的範圍大概在1/3擋之內就夠了。然而,我需要再重複一次,如果你拍攝的畫麵是以很淺的色調為主,或者是以很深的色調為主,建議你還是去使用我提供的5檔色調範圍來調整曝光值。它在任何情形下都是可以使用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