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筆記

貼看來的帖子,備忘。
正文

自然攝影指南——景深和快門速度 --色影無忌

(2007-03-24 18:30:26) 下一個
http://article.xitek.com/showarticle.php?page=4&id=1572

景深和快門速度

所有的野外攝影都會有一些需要折中的情況發生。你在拍攝時使用的光圈和快門組合必須依據很多的實際條件來決定:你正在拍攝的是靜止的風景還是奔跑的動物?被攝對象有沒有因為風吹而晃動?你用的鏡頭有多長的焦距或放大倍率是多少?你希望你的照片最終成像有多銳利或者有多柔和?沒有一個合適的答案可以同時解決上麵所有的問題,必須根據你對照片最終的期望而選擇合適的步驟進行拍攝。

最先應該做出的決定是,你該選擇什麽樣的快門和光圈組合。你是需要拍攝運動的瞬間(使用快速快門和大光圈)還是要需要使用大景深拍攝(通過使用小光圈和慢速開門實現)?“景深”是指在照片中焦點附近成像清晰的一個區域。

理論上,任何被攝物體隻有一個平麵是處在最佳的焦點位置:鏡頭焦點所在的那個平麵。但事實上,在這個焦點平麵前後兩邊一定範圍裏仍可以得到清晰銳利的成像。當超出這個相對銳利的範圍時,不論在焦點平麵的哪一邊,成像的銳利程度都會下降。

這個成像銳利的區域,也就是“景深”的實際大小由四個因素來決定:

1.拍攝時的實際光圈大小

2.使用的鏡頭的焦距長短

3.被攝物體的大小

4.相機與被攝物體之間的距離

讓我們來看看這四個因素是如何影響景深的。對於所有鏡頭,當收縮光圈時,景深就會增大。相反,當開大光圈時,景深會減小。在同一個鏡頭上,相對於f/2、f/2.8和f/4,把光圈設置為f/16、f/22和f/32可以達到最大的景深。光圈的孔徑越小,景深越大;光圈孔徑越大,景深越小。

如果你在同一個地點重複拍攝同一個物體,無論在哪個給定的光圈f值時,當鏡頭的焦距增加,景深都會減小,反之亦然。舉個例子,如果你把一個28mm的廣角鏡頭換成200mm的中焦鏡頭,即使在中焦鏡頭上使用與廣角鏡頭相同的f值,仍然會得到比廣角鏡頭小的多的景深。在更換鏡頭同時,在照片裏被攝物體的大小也會改變。因為沒有改變拍攝位置,所以照片的透視效果沒有發生改變,但是因為使用了更長焦距的鏡頭,在取景器裏可以看到更大的被攝物體。現在通過取景器,你會看到比使用廣角鏡頭時更少的景物,但此時你失去了原有的景深。簡單的說就是,為了獲取放大倍率,而損失了景深。

上麵的說明也解釋了第3點。對於任何確定的鏡頭和確定的光圈f值,當縮短從鏡頭到被攝物體的距離時,景深也同時減小。當你離被攝物體越來越近時,通過鏡頭會看到更小(少?)的景物。我們假設你正在拍攝山坡上的樹和花叢。可以用任何鏡頭來拍攝,假設我們用一個35-70mm的變焦鏡頭的70mm端和f/16拍攝,這時的景深大概有幾百碼。現在我們移動位置,離的更近一些,以便仍然用70mm和f/16拍攝一棵單獨的樹。現在景深就要用英尺來衡量了(1碼=3英尺=0.9144米)。讓我們再移近一些,以便用70mm和f/16來拍攝那棵樹上的一個枝杈,此時的景深要用英寸來計算。繼續靠近,當我們用相同的焦距和光圈拍攝樹下的一朵鮮花時,此時的景深就要用幾分之一英寸來度量了。再一次說明,我們為了獲得更大的圖像而損失了景深。

但是,如果保持被攝物體的圖像大小不變,不論使用什麽鏡頭,隻要光圈大小相同,都會得到相同的景深。也許你曾經聽說過一種說法,廣角鏡頭有比較大的景深,望遠鏡頭有比較小的景深。這種說法不是完全準確。當拍攝位置不變時,廣角鏡頭可以比望遠鏡頭拍攝更寬的視角,而望遠鏡頭隻能拍攝其中的一部分。這就是第二點中所說的。但是當被攝物體的畫麵保持不變時,在相同的f值下,所有的鏡頭都產生相同的景深。用50mm鏡頭拍攝一張照片,然後後退4倍於鏡頭到被攝物體的距離,這時你可以使用200mm的鏡頭拍攝到相同畫麵的被攝物體(此時焦距是50mm的4倍)。如果兩個鏡頭的光圈設置的一樣,那這兩張照片的景深就是一樣的。如果再向後退一倍的距離,使用400mm的鏡頭和相同的光圈值,同樣可以拍出相同景深的照片。如果站在用50mm鏡頭拍攝照片的位置,向前走近一半的距離,使用25mm的鏡頭和相同的光圈,景深仍然不變。這些照片看起來會有很大的不同,因為由於鏡頭的視角不同,而導致背景的幅麵不同,而且透視效果也不同,但所有照片中的景深是一樣的。

現在我們再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你是需要大的景深還是需要高速的快門速度?在許多情況下,曝光參數的設置必須在你希望的成像結果和拍攝環境的影響之間做出折衷。也許你喜歡使用f/22拍攝風景,但結果是你必須使用比較慢的快門,從而使被風吹動的草叢變得模糊。或者,你喜歡使用至少1/500秒的快門拍攝鳥的瞬間動作,但結果是因為景深很小的原因而導致隻有鳥的頭在焦點範圍內。折衷,再折衷……但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後再作出決定。一般來說,在拍攝風景時,需要先選定合適的光圈以獲得合適的景深,然後再確定相應的快門速度。因此風光攝影可以被認為是光圈優先的情形。對於拍攝動物,需要先選擇需要的快門速度,然後確定光圈大小。因此動物攝影需要使用快門優先的思考方式

沒有哪一個快門速度或光圈大小能適合所有的拍攝情況。我曾經聽說一些攝影師主張始終使用鏡頭的最小光圈拍攝風景,因為可以獲得最大的景深,但是我非常不同意這種觀點。要根據你希望的景深大小選擇合適的光圈f值。無論何時,都沒有必要把光圈縮小到以至超出了你的需要。如果1/60秒和f/11的曝光值產生的景深已經可以滿足你的需要,繼續把光圈收縮到f/32反而會增加使照片模糊的可能,比如相機或被攝物體的輕微晃動等等。事實上,通常對於任何鏡頭,隻要把光圈值比鏡頭的最大光圈收縮兩擋,就可以得到最銳利的成像。但是如果這個光圈不能產生你需要的景深,那為什麽還要什麽它呢?使用現代的鏡頭和底片,在任何f值其實都可以得到你希望的成像結果。當討論如何使照片更清晰時,使用一個穩定的三腳架比收縮光圈更有用。

在衝洗出底片前,我們是無法看到快門速度造成的效果的,但我們可以“看”到景深的效果。正常情況下,當通過取景器取景時,不管你設置的實際光圈是多少,我們看到的都是在最大光圈時的景深效果(譯注:這隻適用於單反相機,旁軸取景相機是看不到景深效果的)。這可能會產生誤導作用。因此,對於一個嚴謹的攝影師,我不會去購買任何一部沒有“景深預視” 功能(可以通過鏡頭看到光圈收縮後景深效果)的相機。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希望能夠看到在底片上的成像結果究竟是怎樣;也希望能夠看到景深效果以選擇合適的光圈;並且希望控製整個攝影過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