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丁祖詒文嚎美文賞析zt

(2007-04-13 06:36:58) 下一個
Iceman

  丁祖詒,一個隻上過中學的“大學教授”,出文集了。

  據丁員外自己說,他當年高考門門90分整,大學都不要他是因為他沒通過政
審。

  蒙誰呀?我給牛皮丁丁提個建議,你幹嘛不吹你小時候的頭蓋骨已經被湖北
博物館收藏了?

  如果不從事某個專業,比方說數學物理什麽的,人離開學校以後這方麵的知
識會退化。可是人的語言能力是一直提高的。丁教育家都六張兒多了還是個文盲,
當年他語文要是能及格才怪。

  丁文盲這文集,該叫文悸。整個兒是對漢語的侮辱。

  就看這篇兒叫做“足跡”的熊文吧。原文在西翻網上。
http://www.xfunews.com/jieduyuanzhang/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58

  不知道丁教育家是不是又喝高了。七拚八湊弄了幾百個字兒在一快兒,全是
病句。而且每句都以“我”開頭。字裏行間透著一個既沒修養也沒文化的暴發戶
的腔調。

  “我,瞻仰黃帝的足跡,那是因為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始於他的足下,
沿襲著他的足跡,繁衍成13億華夏兒女,演繹著通向現代文明的天梯。”

  這是頭一段。

  別看人家文盲,你叫個真教授來把這麽多想表達的意思放兩行字裏試試?

  我看了好幾遍,還是不明白文明怎麽繁衍成了兒女,天梯是怎麽個演繹法。

  “我,景仰黃帝的足跡,那是因為他植根於關中平原,構築了三秦大地的人
文積澱,鑄就了三秦子民的叱吒風雲。”

  丁大師又來了。“積澱”是“構築”成的?“叱吒風雲”是“鑄就”的?

  “我,獵奇過古城西安13朝帝王的足跡,那是因為每個朝代的興衰,都標誌
著先進生產力的破土萌芽,都展現了中華民族創造人類文明的豐功偉績。”

  拿“獵奇”當動詞用是丁教育家的重大發明之一。丁文學家獵了一千多年裏
所有帝王的腳印可是有原因的:因為“興”和“衰”,都標誌著先進生產力,都
展現了豐功偉績。

  “我,時而聽到絲綢之路起點駱駝的嘶鳴,又時而觸摸唐玄奘曆經九九八十
一個磨難回歸故裏的凱旋,從黃帝的腳下起步將神奇的中華瑰寶無私地撒向天際,
又從十萬八千裏外將異國的甘泉澆灌在自己的家園。”

  簡直是一精神病人撒癔症。哪個正常人能在今天的陝西省會時不時聽見駱駝
叫?而且還時不時摸一把凱旋?

  丁中學生幹這種事不是一回兩回了。想起來自己老窩在西安就大放一些絲綢
之路呀三秦什麽的厥詞,過一下德國就提希特勒,到過西班牙就說塞萬提斯,讓
人覺得這些事件都多多少少和他有點幹係。

  至於唐僧是個慈善家,一路上一直往天邊兒大把大把地撒瑰寶,我以前還真
不知道。

  估計是豬八戒幹的。

  “我,眼前浮現西安事變的槍聲,那是愛國將士用血肉的身軀,為挽救國家
的危亡譜寫的英雄樂章,那是無數革命誌士沿著黨所指引的方向踏出的鏗鏘足
跡。”

  別人聽槍聲,丁教授能看槍聲。這點你不佩服不行。

  以前我知道他能說服帆船,品嚐震撼,凝視眼神,震撼瀑布,戲耍蕩漾什麽
的,能看見聲音還是頭一回聽說。

  至於西安事變開沒開過槍,美文嘛,何必當真?

  丁教育家能把斯巴達克斯弄到中世紀去,給西安事變配點火器聲響算什麽?

  不愧是大師,處處不忘扣題。看見槍聲,馬上說槍聲不僅是樂章,還是足跡。
槍聲=足跡。

  “我,眼花繚亂於當代古城的舊貌新春,五線譜式的高速公路,華爾街式的
高新樓群,巍峨的城牆就像一部展開的曆史長卷,古樸典雅的鍾鼓樓正奏鳴著時
代的強音。”

  丁笑長顯然腦子不好使。在“金秋10 月”,給自己家門口的舊貌新“春”
弄得眼花繚亂,還挺得意。

  接下來,丁教授告訴讀者原因:高速公路象五線譜等等。

  這是非常原始,也是非常有造詣的比方。五線譜上有線線,公路上也有。五
線譜上有蝌蚪,公路上有車。這個比方可不能小看,僅略遜於“處女式的不毛之
地”。

  “我,珍惜我的這次足跡,那是因為在我的足跡後麵有著七萬西譯人的萬馬
齊喑,那是因為在我的足跡後麵有著中國1300所民辦高校三百萬民學大軍的電閃
雷鳴。”

  丁名人一串皮鞋印子後頭有電閃雷鳴,真讓人毛骨悚然。

  “我的足跡後麵有著七萬西譯人的萬馬齊喑”是全文的亮點。得好好分析一
下。

  首先“人的萬馬齊喑”這簡單的文字組合就突破了曆史上任何騷客試圖達到
的境界。

  其次,丁90分顯然以為“喑”就是有口音的喊叫。高啊!

  丁大校長自豪地說他把西翻譯弄得萬馬齊喑,誰想得到?!

  “我,珍惜我的這次足跡,因為這才是真正來自人民的信任,這才是真正來
自人民的深情。”

  豹尾呀!他的皮鞋印子就是人民的信任,他的皮鞋印子就是人民的深情。

  “於2004年9月25日”

  該篇熊文前頭還有個編者按:

  “2004年金秋10 月,民間公祭黃帝陵的組織要在陝西省尋找幾位民間公祭
人,陝西省的著名作家陳忠實、音樂家趙季平、書畫家劉文西,當然中國的民辦
教育家丁祖詒,自然是當之無愧。丁祖詒在參加完了這次城牆足印展示活動之後,
回到家裏,激動難捺,率情率意中一揮而就便寫了這篇文章——”

  到底是幾月?是9月還是10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