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易的思考

一個以思考為娛樂的人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個體與群體的格格不入 - 試析中國人對魯迅的誤讀

(2011-08-17 18:08:47) 下一個
 好多中國人對魯迅的誤讀,出於多方麵的原因,不過分析起來,我認為主要來源於這幾個方麵的原因:1。對共產黨的仇恨;2, 割不斷的民族主義情節;3,中國人普遍對知識和知識分子(尤其“思想家”)的認識單一化;4,中國人對“個人主義”的極度陌生。

 第一點就不用多說了。把魯迅和共產黨聯係起來的人,多半沒有真正讀過魯迅。這些人對魯迅的理解,都統統來自共產黨的宣傳。不過這一點充分說明了宣傳的可怕,說明了人在信息接收上的被動和各取所需,以及在分析事物上的思維懶惰。 

 其次是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節”。這是很多讀過魯迅作品的人都念念不忘的。尤其在現在毛澤東死後,共產黨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落千丈,很多中國人把“新中國”的一切問題都歸根於共產黨,從而更加懷念傳統的儒家文化,也更加認同魯迅和共產黨的“一致性”,導致對魯迅的“仇恨”。

 有人說中國是無宗教的國家。這是從一神教的角度和宗教的內容來看的,即:如果隻有一神教的宗教才是宗教的話,中國的確從來沒有過宗教信仰。但如果從宗教的社會功用-通過統一的意識來凝聚大眾,從而達到穩定社會的目的-來看的話,中國是一個非常“宗教化”的國家。這個統一人的思想的核心就是“祖先崇拜”,而這個“祖先崇拜”又是通過儒家思想來係統化的。所以,盡管中國文化中有著除儒家意識形態以外的一些精華,比如文學藝術方麵,但在中國人眼裏,“孔夫子”才是中國文化的全部內容。一旦把孔夫子的祭壇推翻,就等於把中國文化徹底推翻了,中國人也就不成其為中國人了。而魯迅,就是這樣一個推翻了祭壇的人。

魯迅不但推翻了這個祭壇,還諷刺那些對這個破碎的祭壇抱著不放的人。在“阿Q正傳”中,“阿Q”,其實就是中國人的一個群體象征符號(當然並不是指每一個個體。並且阿Q精神也並非中國人獨有)。中國,作為一個曾經自以為是“世界的中心”的文明國度,在近代西方國家的入侵下全麵崩潰。很多懷有“祖先崇拜”的文人,都非常不服氣,認為中國的舊文化其實是比西方文化在“精神”上更優秀的文明,並且有“史”為證,比如中國在某某時候一直領先世界雲雲。這,說穿了就是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老子先前比你闊”。所以,“阿Q正傳”一方麵揭示了下層人的愚昧,另一方麵,也暗示了中國人的文化自卑感。
 
魯迅不但和其他文人一樣批判舊文化,更比其他人能抓住舊文化的病根:孝道。這,又是擊中了中國人的痛楚,因為,“孝”是儒家文化的根基,是中國人的道德的“百行之先”的“美德”,是在中國人和其他國家方方麵麵都作了比較後為一能引以自豪的最後精神堡壘。所以,魯迅的這個“救救孩子”,基本是把中國人賴以建立個人自信的一切都摧毀了。

由此,任何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人,盡孝的,忠君的,愛國的,統統都在魯迅的作品中不但找不到共鳴,反而受批判。所以他們讀魯迅的書自然是越讀越不自在。

 我發現在國內的人對魯迅的“仇恨”小於海外。原因多種,比如國內毛澤東的遺毒還存在(即好多人還在盲目崇拜魯迅),或者在國內的看到魯迅筆下的醜陋比海外多,所以能在魯迅的文中找到共鳴,等等,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海外的華人往往比國內的人更具有“民族主義情節”。在海外的中國人,由於文化差異而不能融入西方社會,自然不由自主地要在祖先文化中尋找自信,由此對魯迅的“極端”態度更為憤懣。

再次,我認為中國人對魯迅,還有一個非常隱蔽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人對知識和知識分子的極端單一的認識。

中國的古代,是一個政治和知識高度結合的社會。也就是說,中國古代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獨立的知識分子階層。劉曉波說過:“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中,沒有獨立的知識階層,沒有獨立的企業家和商人階層,隻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注)。中國古代的知識,或者說中國的“知識”,是圍繞著人的現實需要而發展的。比如儒家文化知識,整個就是一個為了社會穩定而服務的道德體係。而即使是在中國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道家思想,雖然有著對自然進行解釋的動機,但其在民眾中的影響,還是圍繞著人的“肉身”服務的那一部分“養生學”。由此,儒道兩家,都離不開“實用”二字。在中國人眼中,知識學問,從來都是為現實目的服務的。

在古代曆史中,知識分子在人們心目中,大都是以儒家的形象出現的,所謂“儒生”。知識分子一般先遵從儒家的“入世”,是在做官不成,再效仿道家“出世”,這大約就是“儒生”比道士更能代表知識分子的形象的原因。所以中國的知識分子,實際上是從來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的官場和民眾的附庸(雖然前者是真,後者是虛假的口號而已)。

正因為中國人有了這個對知識分子根深蒂固的認識,共產黨才對魯迅,這個共產黨時期最“紅”的文人,作了方方麵麵的符合老百姓的認識的“吹捧”,比如“反封建精神”,“貧民主義”,比如“愛國精神”等等。之後當中國人發現這些都不屬實,於是又開始從自己的需要對魯迅作方方麵麵的“要求”和“詆毀”,比如“魯迅其實並不愛國”,“魯迅是漢奸”,魯迅為什麽不這樣,為什麽不那樣。總之,人們都覺得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魯迅理該國為民服務,為民指路。

事實上,知識分子有很多種,知識也是分類繁多的。有為現實服務的知識,如倫理學,政治學,實用科學等等,也有純粹出於好奇心的知識,如形而上學,自然科學,等等。而思想家,文學家這樣的人,都是遠離功利主義,且必須高度尊重自我感受的人。比如很多中國對魯迅的思想性的懷疑,就是因為魯迅沒有係統的思想,沒有給中國社會明確地指出一條可行的道路。然而這些中國人不懂得,真正的思想家,沒有任何責任改造社會,沒有任何理由要以社會的需要來建設自己的思想,這些都是政治家的事。真正的思想家,是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對社會,對人性,對曆史作出自己的判斷。這些判斷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一個有水平的思想家,也並不一定要提出一個係統的思想(那時哲學家的事。另外“係統”也並不一定就是“高水平”),而是在各種形式的作品中顯露出給人以啟迪的思想或觀點。思想家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條標準,就是獨立的見解。

獨立的知識分子的另一層含義是,正因為知識分子是為自己而寫而思考,他們的作品可能並不真正能和廣大的群眾溝通。這在西方社會幾乎是從來都存在的自然現象。那些最獨立的哲學家或者文學家們,往往都並不一定最受歡迎。比如薩特,海德格爾的著作,還有尼采的各種文章,現實生活中除了搞專業的人以外,根本沒有多少人去讀。一般人也不需要讀懂,因為大多數人思維內容,和少數獨立的知識分子的思維內容完全不在一個焦點上。所以,不懂魯迅不是過,但因不懂魯迅而詆毀之就是無知。

最後,回到魯迅本人的最大人格特征上:個人主義。魯迅是個不折不扣的個人主義者。而中國,恰恰是一片個人主義的荒漠。這片荒漠是以“社會”“家庭”利益為軸心而建立起來的。在這片“荒漠”中,一切不符合傳統共性的觀念,一切不符合集體需要的行為,都是要遭到排斥的。所以魯迅作為一個個人主義者,在這個社會中是很難找到知音的。而更由於他的“一個都不饒恕”的精神,使他在死後得不到廣大的中國人的理解(其實魯迅身前就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和大眾為伍)。

再退一步,群眾對魯迅的理解真的重要嗎?否。如果不是毛澤東,魯迅是不可能成為現在這樣眾所周知的一個作家,而隻可能在文化人中被認識。然而真是那樣的話也就反而正常了,因為一個思想家並不需要和所有的群眾溝通,或者至少不需要和群眾有直接的溝通。但是在中國特殊的曆史環境下,共產黨把魯迅歪曲之後再強加於理解力有限的群眾頭上,導致了盲目崇拜,而之後,當群眾發現自上當受騙,於是便把各種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人為災難歸罪於魯迅的影響。這樣的做法其是為自己的愚昧和慘忍找替罪羊。

其實魯迅對這些態度是決不陌生的。魯迅在作品中不時流露的極大孤獨感,就是他對作為這個整體中國人的極度失望,也同時深知自己和這個群體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他從來沒有對中國的未來樂觀過。而當代人對他的“膜拜”和詆毀,都證明了魯迅當初對中國人國民性的判斷之準確。所以中國人對魯迅的誤讀,不是魯迅的悲哀 - 因為他從來自屬於自己-而是中國人的悲哀。




注:劉曉波,“形而上學的迷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1頁


2010.08.1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ony4321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Unsinn 回複 悄悄話 身為中國人的魯迅注定是孤獨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