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大草原上一隻遠征的駱駝

大草原上的一隻駱駝,她跋山涉水,又找到了另一片草原。
正文

新疆--我走過的地方

(2007-04-11 18:47:00) 下一個
人間淨土 東方瑞士 ----喀納斯湖
不止一次2次3次的去過,87年第一次,那時剛看完"魔玉桃圓"  喀納斯湖比它不是一般的強,以後每去一次就到那一個大彎上去找那棵大樹。


01年最後一次去,既然能遇到熟人,前幾次去可是幾裏地也沒個人影。

喀納斯湖,是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精華。係冰川強烈刨蝕,冰石表物陰塞山穀,形成終表壟而成湖泊。湖麵海拔1375米。湖形如彎月,長24.5公裏,平均寬1.9公裏,平均水深90米,最大深188.4米,麵積6.9萬畝,蓄水量40億立方米,為我國深水湖之一。湖周是蒼翠的針闊混交林,與遼闊的山間草原連成一片。春天草原上繁花盛開,芳草萋萋。近處雲霧似潔白的飄帶,纏繞山間。遠處皚皚冰峰,層林蒼蒼,溝壑滴翠。七、八月份,登上海拔2030米高的觀魚亭俯瞰喀納斯湖光山色,你會為湖麵多姿多彩的奇景所驚歎,在藍天白雲下,偌大湖麵宛如碩大的調色盤,湖水的顏色一塊深、一塊淺、一塊藍、一塊綠,真是變幻萬千,美不勝收,在喀納斯欣賞“寶光”霓虹美,特具魅力。“寶光”人們俗稱“佛光”。它與天下獨秀的喀納斯湖光,與山舞銀蛇的冰川,與綠草如茵的草原,與浩瀚無垠的森林,與輕盈飄蕩的山間薄霧融為一體,交相輝映,讓你如臨仙境。當旭日東升或夜幕降臨時,乘船或站在第四道灣平台上探尋湖心秘密,若有幸,可以看到時隱時現像小船一樣的神秘“湖怪”。
    喀納斯湖是我國極其難得具有歐洲生態係統的區域,保護區內有植物798種,其中珍稀植物30種,動物39種,鳥類117種,魚類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種,二級13種,其它稀有動物9種,昆蟲真菌的新種記錄不少60個。
    喀納斯的奇、特、美、豔的自然風光,贏得了國家領導人、專家學者及廣大遊客的讚賞。公認為它是中國最美的地方。同時喀納斯是西伯利亞泰加林在中國唯一延伸帶,是中國唯一占北界歐洲西伯利亞動植物分布區,是中國唯一北冰洋水係--額爾齊斯河最大支流發源地,是中國蒙古族--圖瓦人的唯一聚居地,是中國海拔最低的山嶽冰川所在地。
    圖瓦人亦稱“土瓦”和“德瓦”、“庫庫門恰克”,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獻中就有記錄。有些學者認為,圖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時遺留的部分老、弱、病、殘的士兵,逐漸繁衍至今。而喀納斯村中年長者說,他們祖先是500年前從西伯利亞遷移而來,與現在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圖瓦人屬同一個民族。圖瓦人保存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語言,圖瓦語屬於阿爾泰語係突厥語族,與哈薩克語言相近。在生活習慣上,圖瓦人除歡度蒙古族傳統的敖包節外,還有當地的鄒魯節(入冬節),漢族人的春節與正月十五元霄節。圖瓦人信仰佛教,喪葬方式為曲體入葬,圖瓦人居住在阿勒泰喀納斯湖圖瓦村和白哈巴圖瓦人村落。喀納斯湖與圖瓦人相互輝映,融為一體,構成喀納斯湖旅遊區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

葡萄溝
葡萄溝位於吐魯番縣城東北15公裏,火焰山西側的一個峽穀中,葡萄溝長8公裏,寬約500米,峽穀兩岸綠樹蔥蔥,桑、杏、桃、梨、楊、柳、榆、槐錯落有致;兩岸無數清泉匯集成縱橫交錯的水區,澆灌著穀中210多公傾葡萄園。隨著葡萄種植業的發展,這裏建起了現代化葡萄酒廠,生產各種葡萄酒、葡萄罐頭。特別是這裏出產的幹白葡萄酒,甘甜爽口,清香宜人,回味無窮,深受國內外賓客的青睞。在葡萄溝深處,為柯旅遊觀光客人修建了一座葡萄圓林。圓內水榭別墅。葡萄長廊藤蔓交織,果香襲人。在領略了火焰山的酷暑之後,在此小息,品嚐晶瑩滴翠的葡萄,令人心曠神怡。


PC,葡萄溝幾乎每年暑假都會去。隻要沒趕上下雨,我和弟弟都是睡在葡萄樹下的,連個紋帳也 沒有,天一兩就迷迷呼呼的跑到老鄉的屋裏去在睡個把鍾頭,白天是沒辦法過了,每天都是40多度的高溫,弟弟除了穿個小褲褲身上啥也沒有,偶也打過光膀子,當然在大點就不行了,葡萄藤底下到了晚上還是有蟲咬的,真的能聽到牛朗和織女的橋橋話嗎?我表示懷疑,因為偶沒聽到過的。


天池風景區

   天池,地處天山博格達峰北側,位於阜康縣南偏東40餘公裏,距烏魯木齊市110公裏。“天池”一名來自乾降48年(公元1783年)烏魯木齊都統明亮的題《靈山天池統鑿水渠碑記》。天池湖麵海拔1900餘公尺,南北長3千餘米,東西最寬處1500餘米,旺水時麵積達4.9平方公裏,最深處105米,總蓄水量1.6億立方米。這是一座在兩百餘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其北岸的天然堤壩,就是一條冰磧壟。天池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從進山開始,天池自然風景區大體分4個自然景觀帶:低山帶、山地針葉林帶、高山亞高山帶、冰川積雪帶。騎馬從天池出發,當日便可抵天山東部最高峰--海拔5445公尺的博格達峰下。博格達山是北天山東段的主要山林。“博格達”,蒙古語意為“神靈”,因為海拔5445公尺的主峰博格達峰,一年四季冰峰雪嶺如銀甲披掛,古蒙古人敬畏以為“神”,因而得名。博格達峰也是中外登山愛好者開展登山活動的山峰之一。


很早以前能夠去天池的人都是條件比較好的人,因為沒有車直通啊,要不就是單位組織的,後來大著都上去了,到處是生活垃圾也不稀罕了。炎熱的夏天,能喝上一口天池水是多麽幸福啊,那水可是冰的能掉牙,估計現在每人敢喝了把。

南山白楊溝
南山西白楊溝是烏魯木齊南郊著名的避暑遊覽勝地,距市區30公裏左右。一進溝穀,見藍天下群山峻峭,牛羊成群,密林綠野,溪流淙淙。在場上,密林中,可觀賞如畫的美景或租上一匹哈薩克牧民的駿馬馳騁在廣的草原,或穿行於密林深處。溝穀最裏邊有一天然絕壁,其上,一條落差0餘米,寬約2米的飛瀑如白練飄舞,急瀉而下,跌落處水霧輕飄,彩虹浮,別有韻致。遊客如欲一賞草原夜色,可在此留宿。草坡上有南山風景理處開辦的氈房招待所,坡下有餐廳,可滿足遊人食宿需要。山間夜涼,遊人須加備禦寒衣衫。另外,最好自備手電筒以利外出照明。

南山我除了和家人一起去過,還參加了2次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每次7天,我還清楚的記的給學校交了28RMB 外加10斤糧票,和和,還有糧票用,多麽遙遠的事情了,估計現在的孩子都沒見過糧票張的啥樣。。。住在學校從老鄉那裏組來的帳篷裏,白天就慢無目的不過還是有組織的上那山爬那坡的,到了晚上和同學拿著手電玩牌,讓老師抓住站在外麵半個小時。。。。

紅山
高聳於烏魯木齊市中心的紅山,山岩突兀,氣勢非凡。每當晨昏,岩壁映日,紅光熠熠,因而得名。山勢呈東西走向,主峰海拔1391公尺。因山頭狀如猛虎,岩色赤,故又稱“虎頭山”、“紅山嘴”。紅山與對麵不足千米遠的雅瑪裏克山(稱妖魔山)相對峙。山下,烏魯木齊河縱貫南北。紅山經多年造林綠化,已辟為“紅山公園”,紅亭綠樹,青塔赤岩,別有風姿。近年又建立起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的雕塑像和紀念紅山綠化之群雕各一座,更為古老的紅山增添青春風采。登臨紅山頂上的“遠眺樓”,邊城全貌盡收眼底。紅山已成為烏魯木齊市的象征


這個都不好意提了,從小就是爬這山和鯉魚山張大的,最早的露天遊泳館在紅山,門票才2毛,爬啊爬的一下就張大了,哎,站在最高處俯望整個烏市,很多高樓我可沒看到過。。。

一號冰川
   一號冰川是烏魯木齊河的源頭,位於市西南120餘公裏處的天格爾山中,海拔3800-4000餘公尺,長約2.4公裏,平均寬500米,麵積1.95平方公裏。其周圍分布著大小76條現代冰川。由於現代冰川類集中,冰川地貌和沉積物非常典型,古冰川遺跡保存完整清晰,所以一號冰川有“冰川活化石”之譽,成為我國觀測、研究現代冰川和古冰川遺跡的最佳地點。這裏冰川衝積地貌非常明顯,對於進行地質科學考察的客人,可以從這裏探察烏魯木齊河億萬年間發育的過程。




這個地方帶朋友和同學去過,沒有特別的感覺,反正新疆冬天到處是雪是冰,南方張大的朋友也許有興趣。

坎兒井


坎兒井是我國各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為適應幹旱地區的自然環境而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新疆坎兒井主要分部在哈密、木壘和吐魯番等地,尤以吐番盆地最多,達1100多條,總長約5000多公裏。有人認為,新疆的坎兒井與長城、運河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工程。坎兒井在吐魯番盆地大量興建的成因,是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分不開的。吐魯番盆地北有博格達山,西有喀拉烏成山,每當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滲入戈壁,匯成潛流,為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源。吐魯番土質為砂礫和粘土膠結,質地堅實,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這又為大量開挖坎兒井提供了良好地質條件。吐魯番幹旱酷熱,水蒸發量大,風季時風沙漫天,往往風過沙停,大量的農田、水渠被黃沙淹沒。而坎兒井卻在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結構由堅井、地下渠道、地上渠道和澇壩四部分組成。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在一定間隔打一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後再依地勢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地麵渠道相連結,把地下水引至地麵灌溉桑田。

我上小學時寫過一篇作文,還被老師拿來讀給大家聽,現在都不記的寫了啥了,失敗,,,井水確實有點甜,絕對清涼解渴。

火焰山


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的中北部,語稱克孜勒塔格。由吐魯番向東去鄯善的路段中,有百多公裏蜿蜓起伏的紅色山峰。呈東西走向,南北寬約10公裏,海拔500公尺,最高峰850多公尺。山體主要由紅色砂岩構成。夏季氣候幹熱,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熱氣流不斷上升,紅色砂岩熠熠發光,宛如熊熊烈焰,故名火焰山。這裏是我國最炎熱的區域,夏季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七度,據說山頂氣溫可達攝氏八十度。在當地少數民族中也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天山有惡龍,專吃童男童女。沙托克布喀拉漢特派哈拉和卓降伏惡龍,殺之於七角井。惡龍受傷後,曾沿山旋轉,血染山峰,故成紅色。

其他幾次都沒啥影像,記的最清楚的是初中畢業時,學校組織的一次,既然和幾個同學在那裏演了一出戲,和和,跑時把鞋子跑丟了,怎麽找都找不到,結果同學把襪子脫下來給我當鞋穿,估計誰也沒有我穿過的襪子多,開始是6層,出來走在路上感覺咯腳,又加了4層,10層啊,女生的在裏麵,男生的再外麵,回頭讓同學好頓笑話。。。。。


博斯騰湖
 古稱“西海”,位於焉耆盆地的博湖境內,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總麵積約1000平方公裏,湖水最深處17米,上連開都河,下連孔雀河,分大小湖區。大湖區水域遼闊,煙波浩渺,遙望對岸,水天一色,風起波浪滔滔,宛如蒼海。在大湖西側有許多小湖,湖水相連。夏季可開展豐富多采的水上運動;冬季又是天然的冰上運動場所。博湖是我國四大蘆葦產地之一,葦林總麵積60萬畝,年幹葦40萬噸,是造紙的優質原料。博湖是新疆的漁業基地之一,盛產鯽、 鯉、青、草、鰱等24種魚類。到此可品嚐魚餐。




偶們北方的娃娃小時超級喜歡海啊水的,隻要有水的地方都是海,後來大點了大人告訴偶,新疆是沒海的,偶都熬熬的不願意,那麽大的海還不是海,那什麽才叫海,有機會見到真正的海偶才知道原來新疆真是沒有海的,這水和那水比起來也就好比是碗和盆,不,應該是缸。。。

賽裏木湖

賽裏木湖象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天山腹地。它位於博樂市西南約90公裏處,烏魯木齊——伊寧公路北側,隔鬆樹頭而與伊犁地區的果子溝(塔勒奇達阪 )相連。湖東西長約20公裏,南北寬約30公裏,水域麵積457平方公裏,最深處90.5米,蓄水總量210億立方米,湖麵海拔2073公尺,是新疆海拔最高、麵積最大的高山湖泊。大約70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時期,天山山體的這一段陡然陷落,形成了地質學界稱為“地塹湖”的賽裏木湖。賽裏木湖地處絲綢之路北道,湖畔和湖心島曾建有龍王廟、海寺等,今已無存。曆代文人雅士多以詩文頌之。清代詩人洪亮吉曾以“西來之異域,世外之靈壤”極讚其美。

突然想起來了,為什麽很多地方都是和弟弟一起去的,姐姐和哥哥到那裏去了?他們怎麽沒有去呢?回頭問問老爸老媽。

香妃墓

 位於喀什市東北約5公裏處,係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伊斯蘭教聖裔的陵墓,始建於公元1640年前後,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共72人。第一代是伊斯蘭著名傳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後,其長子阿巴克霍加繼承了父親的傳教事業,成了十七世紀著名的伊斯蘭教白山派的首領,並一度奪得了葉爾羌王朝的政權。阿巴克霍加死於1693年,亦葬於此,由於其名望超過了他的父親,所以後來人便把這座陵墓叫為“阿巴霍加墓”。傳說,埋在這裏的霍加後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妃子,由於她身上有一股濃鬱的沙棗花香,人們便稱她為“香妃”。香妃死後由於其嫂蘇德香將其屍體護送回喀什,並葬於阿巴克霍加墓內。因而人 們又將這座陵墓稱做“香妃墓”。據考證,香妃就是乾隆皇帝的容妃,死後葬於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

去這個地方全屬於巧合,1999年偶從廣州回新疆遇到大霧飛機無法降落,都到了烏市上空,飛機盤旋了幾個圈還是不中,於是飛到了喀什,偶沒有去過的地方,隻有那裏可以降落,晚上10點我們住進一個HOTEL 裏麵,趕緊通知家人,同時被通知所有得人不得離開,隨時上飛機,隨時起飛,早上6點就讓我們起床,要登機了,浩蕩的人馬,動作到是也快,年關了啊,都急著回家呢,家人該等著急了,起飛,盤旋在烏市結果12點有飛回來了,又被通知,5點起飛不會在耽誤,在喀什真是豔陽高照啊,於是在飛機上遇到的幾個人,便打算去躺香妃墓看看,剛找好出租車,電話來了要求趕緊登機,偶的神不是折磨我們嗎?把出租車打發走,10分鍾以後又有電話說,還是5點,我去,,打死也不讓他們這麽折騰了,該去就去,終於成行了,記的剛看完什麽還株格格把,裏麵就有香妃,今天咱就看她的墓去,沒有想象的那麽驚喜,想想也是啊,秦始皇的墓大不大?/不比了。。。

烏爾禾魔鬼城

位於克拉瑪依市區東北100多公裏的烏爾禾地區。北倚哈拉阿拉特山,方圓大約30餘公裏,這裏有我國罕見的風蝕地貌,山丘被風吹成了各式各樣的“建築物”,有的象杭州錢塘江畔的六和塔,有的象北京的天壇,有的象埃及的金字塔,有的象柬埔寨的吳哥窟,有的象雄鷹展翅……。夜幕降臨,則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怪異而淒曆的聲音更增添了陰森恐怖的氣氛。當地蒙古族人稱其為“蘇魯木哈克”,哈薩克人叫它“沙依提克爾西”,意思都一樣——“鬼城”。在“魔鬼城”裏,色彩斑斕的裝飾用卵石,俯拾即是,有時還能撿到晶瑩美麗的瑪瑙石。
興許是心理作用真的聽到了鬼哭狼嚎,,,,哈哈,朋友們嚇膽小的女生的,偶沒被嚇到。檢到幾塊漂亮的石頭到是真的,目前還保存著呢?有人要不?拍賣了。。。。
克孜爾千佛洞
  位於庫車和拜城縣之間的克孜爾鄉千佛洞窟群在克孜爾鄉南約7公裏處的木紮提河北岸。現已編號的236個洞窟分布在明屋達格山的山麓或峭壁斷崖上。目前窟形較完整,壁畫保存較完好的有75個洞窟,壁畫總麵積約10000平方米。克孜爾石窟的開鑿年代,約始建於公元三、四世紀,即東漢時期。公元六、七世紀為盛,相繼營造達500多年之久。伊斯蘭傳入後逐漸廢棄。克孜爾千佛洞傑出的藝術成就,集中反在兩個方在麵,一是窟瑰麗多彩 的壁畫,二是洞窟的建築。古龜茲藝人在繪製大量佛神故事中,巧妙地把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愛與恨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畫麵上。總之,克孜爾石窟的特殊窟形,壁畫題材和藝術風格,多方麵反應了龜茲的社會圖象,對於龜茲研究社會曆史、佛教、文化藝術以及中西關係,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去這裏的路上發生了幾起有驚無險的故事,很是讓人回味,有空在單獨寫寫,發祥地我這個人的記憶出奇的好,該記住的沒記住,不該記住的忘不了。。。。
今天先想到這裏,還會繼續的,喜歡看的朋友們給點耐心等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依嵐芬芳 回複 悄悄話 想去新疆的朋友看過來,這裏的介紹非常全。差不多算是新疆遊攻略。感謝!讓我們來年一起同遊故鄉!
Littlesister 回複 悄悄話 沒關係的,生活沒有遺憾不美麗,至少我們還有盼頭,希望有一天有機會再把新疆遊。
八樓的葉子 回複 悄悄話 就因為自己是新疆人,總覺得還有機會,還有機會...可是現在離家十幾年了,卻不一定再有機會把新疆看遍.
Littlesister 回複 悄悄話 對不起LVFAN,,,我雖然是新疆人,可未必有你去的地方多,總覺的還會有很多很多機會去很多很的地方,其實學習,工作,生活並不是想的那樣有機會可以隨時脫手,脫身去感受去體驗那些還沒有去過的地方。
LVFan 回複 悄悄話 這些地方我都去過了。能不能再介紹點別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