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跟一個漆雕。很輕很輕。起初以為是注塑的。 鬧了個笑話。

(2014-01-21 18:09:31) 下一個

看了各位木雕收藏,俺想起了一段不識廬山真麵目(福建彩漆雕)的有趣經曆。

俺平時喜歡八仙題材的藝術品,但看過了不少,畫,雕,繡,鑄都沒有被打動。2010年一張福建的新聞照吸住了俺的眼球。

 “93日,清代《福州木雕彩漆八仙》珍品首次亮相福州,受到此間收藏界人士的關注。該珍品是由福建青年收藏家林序於近日通過伊貝網從一外國收藏人士手中競拍而得。據此間有關專家介紹,根據中國民間傳說《八仙過海》為創作主題的清代《福州木雕彩漆八仙》是清代福州藝人把本地最有特色的圓雕雕刻技法和漆器豐富色彩的表現完美結合的藝術品,髹漆色彩表現上運用了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和金銀彩髹技術,把金銀箔研成金銀泥,況入快幹大漆成薄料漆,用拇指球薄敷拍打於漆麵,使漆器在朱、黑等傳統的暖色、低調色外,出現了含金蘊銀的明亮色彩。真正達到了“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的境界。“

從此俺就一直想找到同樣“寶貝”,但苦尋3年,不見蹤影!忽然一天,看到一件相似之物。看其造型,刀法,色彩都如出一轍。激動不已,找不到八仙,摘個壽星也是一種安慰吧。

東西收到時,打開一看,好輕啊! 夫人一貫反對收藏,抓住機會馬上說“假的,塑料的”。小姨子也在一旁添油加醋“我對著太陽看了,裏麵是透明的,是塑料的”。 俺也朦了。心想木頭上漆,不論是樟木,杉木,還是桂圓木(福建雕多用這幾種木),都不能這麽輕呀?夫人建議進行一個小的破壞性檢測。俺堅決反對。馬上發了一個Email給賣家,說這不是木頭的,是塑料的。很快賣家回信說“對不起,26年來我們首次發生這種事情。東西拍賣前沒有仔細檢查”。 既然如此,俺立馬把東西打包封裝郵了回去。

兩天後又收到了賣家的Email,說他們把雕像的底座和雕像的粘接處斷開,仔細檢查,確定為木雕。已經寄回。 俺這回又找不找北了,到底為何這麽輕呢?

終於經過了幾番查詢和學習,俺明白了這是“木胎漆雕”。木頭是核心的很少一部分,外麵都是一層層的大漆,雕工是在大漆上。所以很輕;

而不是在木頭上雕刻,然後上漆。 新聞的標題應該是“福建彩漆雕八仙”才更為準確。

要不說收藏的過程是個學習的過程,而且是個讓人的心七上八下的過程。 哈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johnnylz 回複 悄悄話 這種叫做 福州脫胎漆器。很輕
群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xq2001' 的評論 : 在美國拍到的。清代的。
xxq2001 回複 悄悄話 東西如果不貴,作為藝術品也不錯。 網上訂貨,如果是從中國寄來寄去,郵費也不少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