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百年潮雕之輝-後記

(2012-09-26 07:54:56) 下一個

當我寫“百年潮雕之輝”之時,拿我的那個饌盒上的圖案(見圖 1-2 )和百年前及近代的潮雕圖案對比,總感到從刀法到人物造型上有點對不上,特別是人物的五官,找不到同樣的臉譜。當時因隻知金漆木雕不是潮州的就是寧波有,而貼金之法又僅用於潮雕,也就隻好把這饌盒定為了“潮雕”,但心裏卻總有個疙瘩。

無巧不成書,昨日在雅昌論壇的雕像版中看到了一貼,展示了美國社會學家,西地尼 - 甘博( Sidney.David.Gamble ) 1917-1919 年在中國拍攝的照片,其中一張是一座寺廟的房梁(見圖3 -4 )。整個大梁是一件多層鏤空雕,其鬼斧神工真是用語言難以描述(絕就絕在一塊板子上雕那麽多層)。最吸我眼球的是,上麵人物的五官造型居然和我那個饌盒上的如出一轍! 有一個人物的臉是一模一樣。可樓主說這座廟是在四川萬縣。我納悶了,百年前國朝的交通如此不便,是雕好後從潮州運到四川的? 要是皇家的廟有可能。但顯然這是個道教廟,大清的皇家是拜喇嘛教呀? 是潮州的藝人跑到萬縣來雕的? 此雕做工如此之大,之難,之精,費的工時必是非常之多,可能性是有的,但一個縣裏的小廟有那麽大的財力嗎? 我懷疑照片不是在四川拍的。

據樓主說,照片來自美國 Duke 大學,我帶著疑問上了 Duke 大學的網。果然發現此廟不是在四川萬縣而是在福建福州!這就離廣東潮州近多了,而且清代福州雕也有多層鏤空的,那個饌盒可能是福州雕。但問題又來了,那饌盒是貼金的,清末民初福建有金漆木雕嗎?

通過進一步的查找,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原來,在 福建東北的福鼎和福安乃至浙江南部等地,地處閩、浙、贛三省交會處,曆來交通發達,商貿繁榮,文人薈萃。明清以來,在承襲了廣東金漆木雕工藝的前提下,又兼容了東陽木雕和福州木雕的優點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閩東北金漆木雕。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雕刻以浮雕、圓雕、鏤空雕、滿地雕、陽雕為主要技法,每件作品都必須經過選材、構圖、鑿製粗坯、精雕細刻、打磨、上漆、髹金等工序。其中最富特色和複雜的工序要數上漆和髹金,它的工藝流程是必須經過填料、上漆、幹固、貼金。木雕作品上漆共需 3 次。廣東金漆木雕與閩東北金漆木雕的最大區別就在於貼金,一般地說,廣東金漆木雕是整件作品滿髹金漆,而閩東北金漆木雕則隻有部分髹金。
二、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閩東北金漆木雕比廣東金漆木雕帶有更普遍更濃厚的文人氣息。清中期以後,一些文人墨客加入到木雕創作行列。因此,一批金碧輝煌之中兼帶濃厚的文人氣息的木雕作品更多流行於世,成為金漆木雕藝術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三、閩東北金漆木雕作品的雕刻內容主要為人物、山水、花鳥、草蟲和帶有文人氣息的吉祥圖案等。最常見的雕刻題材主要取材於神話傳說、戲曲人物和當時社會上最時興、最流行的吉祥圖案 。

這就對上號了,那個饌盒和這個大梁都是當年福建雕刻大師的作品,也說不定是出自同一大師之手呢?!







參考: 雅昌雕像版[http://bbs.artro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19127&extra=page%3D1&page=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acme 回複 悄悄話 人物麵容真是太像了
群思 回複 悄悄話 哇!戰友看東西就是仔細!謝
xxq2001 回複 悄悄話 雕塑的模樣太像了!如不是出自同一大師之手,也可能是師出同門。

我也去了雅昌網和Duke大學圖書館的數碼檔案網,照片不會是在萬縣拍的, 是雅昌網的信息有誤。 萬縣隻有7張照片,沒有這張。 另外Sidney Gamble 1917-1919沒有去過萬縣,他是24-27年去的。 我是在重慶地區發現這張照片的,地點寫的是Fu Chou。 可是其他福州的照片寫的是Foochow,大概歸類弄錯了。

Duke大學數碼檔案裏存四千多張Gamble的老照片,讓人們能看到100多年前的中國和人們生活的樣子,很有意思,非常寶貴。

另外,Sidney Gamble的爺爺是Proctor and Gamble公司的創始人,他是個富三代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