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漢字書寫,排版順序的一點想法

(2009-09-23 11:58:28) 下一個

每當看古書和,香港,台灣出版的讀物時,就感到有點別扭,因為我從小看的讀物大都是橫著從左至右排的,書寫也一樣。 同樣,台灣的同事也不相信古詩能橫排版,從左向右讀。拿了本大陸的唐詩三百首,橫排版的給他們看。他們傻眼了,直搖頭! 香港和台灣是繼承了自古以來的,從右到左豎讀法。

我想古人之所以從右向左豎著寫,於寫字在竹簡上有關係(甲骨文,金文的排法沒研究過)。竹簡是用繩子一片片穿起來,書者用左手托著(不考慮左撇子),右手握筆,寫一條簡,用大拇指向右撥動一條。如要竹簡條在左手上從右向左移動,就要用小指,而它遠沒大拇指那樣有力和靈活。 根據當代書家孫曉雲之說,中國很晚才開始把絹或紙放到高桌上來寫字。即便有了絹和紙,還是用手托著寫。 這也是為何古代人寫字的筆法中有現代人不用的,用手指撚轉筆的原因之一。

凡是寫過毛筆字的人都知道, 從右向左豎寫時,懸著肘還好,如果落腕,手和袖子就有可能抹在前排寫的字上。 古人有情可源,現代人為何不能把它改成從左向右豎寫呢? 是祖宗的宗法不能變? 聽說五四時,大家們還提出用字母來代替漢字呢? 改個書寫順序又有何妨呢? 這樣手寫也順了,計算機排版沒大變,大陸,香港,台灣的讀者,不論是橫排還是豎排版的都一律從左到右,統一了!

想來,漢字橫排版是學西方的吧?西文一個字裏有好多字母,不宜豎寫,而且為了省錢和一目多字的原因, 把字印的現當的小,來美後,我 300 度的眼鏡長到了 700 度。漢字是個體獨立的,筆畫多,印得太小也看不清了。 就我的感覺,豎看比橫看看得快。 聽說香港,台灣是科技書用橫排,比如上麵有公式的; 有關國學的,像詩詞,報刊等就用豎排。大陸則多為一律橫排。 我個人體會,漢字的手寫,如從左到右豎寫,既方便,又容易寫得好看。為了讓字耐看,老祖宗們總結出來的什麽永字八法,黃自元九十二法等等,都是基於豎寫而來的。尤其在沒格的紙上,每個字的寬窄,豎寫比較橫寫更容易把對。 字的長短則可發揮自由一些。

總之,我想如果作了這麽個小小的改動,從左至右豎寫,兩岸三地文字的讀寫方向就一致了,手寫也順手了,何樂而不為呢?

說的再泛政治一點, 看了“漢字五千年”,還明白了一點: 文化傳統的一致性是國家政治,地域統一不可少的一環。反之,像 朝鮮,越南,原來使用漢字,為了獨立性,他們棄漢字,創造了自己的新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