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眼中的“雜院文化”

(2008-02-28 07:23:52) 下一個

2/2008

 

近年來,老北京的四合院正在慢慢從地球上消失,從四合院中孕育出來,又在大,小雜院中發揚光大的“雜院文化“則以更快的速度,消失在鋼筋水泥的樓林中。樓群文化時代步步逼近, 四合院文化, 雜院文化漸漸遠去,不久它們就可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啦。

 

文學大家林語堂在他的大作“中國人“中,把中國人的許多優點和缺點算到了幾世同堂的大院頭上, 我看是頗有些道理。但他說的那種大院還隻是四合院中的一種。以本人看,這“四合院“有4 種。

 

1.  獨家獨戶院,獨戶。

2.  獨家院,一家多戶,都是血親。  可能隻有一世,也可能上到五世(如果能活那麽長的話)。

3.  小雜院,一般是不超過十家, 好多還有院中院。

4.  大雜院,住家超過十家,也可能有院中院。

 

院的種類不同,院裏的“文化”,自然也就有所不同。

 

咱生在“小雜院“,長在“小雜院“, 也就隻有嘮嘮小雜院中“文化“的資格。

 

所謂的“雜院文化“,說白了,就是那麽一種獨特的“人際關係“。 這種雜院的“人際關係”不同於學校裏的同學關係,單位中的同事關係,更不同於在同一列車上,或同一個旅遊團裏的人事關係。它不是以個人,而是以一家或一戶為基本單元。家中每個人的個人言談話語,舉止行為都會牽動整個一家和其他家的關係。 因此,家中的所有成員都要協調一致,相互配合。整個“雜院”的“家際關係”架子就這樣一家一家的搭了起來。 

 

我家住的“小雜院“是個院中院,有前,中,後三個院子,關起它們之間的隔門來,它們都能各成一體。前院三家,鄭家,馬家, 和我家。馬家和我家又各有一個小小院, 關上院門,與“世”隔絕;中院房最多,有六戶;後院僅有一家,孫大爺家,他原是這整個院子的房東,1954年公私合營,為表示積極,把這整個院子連同他在東安市場裏的一個小鞋鋪一起交了公。 

 

在院裏, 各家都有一個在院裏出頭露麵的人,當然,他或她一定是家裏主事兒的,也許是男的,也許是女的。要是男的當家,自然沒得說  就叫李大爺,劉叔叔,張伯伯;但如果這出頭的人是位女掌櫃,那甭管她本姓姓什麽,都要用她男人的姓。 像前院馬家,本是婆娘主事兒,但她男人姓馬,大家就叫她“馬姨“。這有點像西方結婚了女人, 要改隨丈夫的姓。雖然女的有實權,但表麵上還要“男尊女卑“!也就因為這,經常會鬧出些差子來。

 

記得小時候有一回,有人進院來找人,問我“雷玉紅的家在哪“,“雷玉紅?沒聽說過“, 院裏的人家,我都認識, 怎麽也想不出有姓“雷“的。 正巧這時馬姨走進了院大門,“呦,這不是王姐嗎? 您怎麽來啦?“,馬姨驚喜地對著那來人喊了起來“。 “誒,小雷,我到北京出差,過來看看你們。。。。“。這當口我才鬧明白,原來馬姨叫雷玉紅。

 

文革前,院裏的鄰居們一團和氣。大人們互相的稱呼也透著尊敬。關係不近不遠的,稱先生,先生;知道其職業的, 稱孫大夫,老師;關係近便的,幹脆就叫,老周,老吳,鄭大哥,來回來去的在院碰了麵,都陪著笑臉,打個招呼。

 

每逢春節,院裏都有個團拜,各家都出一個老爺們,組成一個隊 (還是重男輕女),到所有的院鄰居家拜一遍, 喝口茶, 聊兩句。  那年頭物資雖貧乏,但到了年節,各家還是要盡力擺出,瓜籽,花生,糖果等,來招待前來拜年的人。孩子們跟著隊伍,到了一家,趁大人們作揖拜年之際, 趕緊掏上兩大把花生,糖果,院裏一圈轉下來,衣兜,褲兜都塞得滿滿的。肯定有的家很心痛,心想著這是來了一群狼呀,但礙著大人的麵子,誰又好意思說呢?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我爸是當醫生的,院裏有人病了,就先找我爸來谘詢谘詢;誰想買雙新皮鞋,就去問孫大爺,他就會,什麽裏皮,外皮,牛皮,豬皮,當下什麽鞋最好的,給你上堂“皮鞋”課;馬大爺是電報局的八級電工,院裏的總電閘跳了,修理的活,非他莫屬;鄭爺爺住在前院第一家,自動當起了義務報紙,信件收發員, 這一幹就幹到去世,他兒子又接了班兒。家裏是雙職工,又沒有老人在家的,叫煤,買冬貯大白菜都是問題, 大家就把戶口本,副食證交給家裏有人的鄰居代辦,這是義務幫忙,沒有Pay 的呀。誰家生了小孩,各家都會來賀個喜,送兩件嬰兒用的小東西。趕上紅,白喜事,那各家都幫著忙活,就更甭說了。

 

孩子們之間有了糾紛,各家都批評自家的孩子。我住在這院十幾年,從沒見兩家因為護“犢”子而鬧別扭的。

 

打春了,院裏各家開始拆爐子,卸煙筒, 緊接著就把埋了一冬的葡萄挖出來,上了架。放在房中的石榴,橡皮樹,橘子,等等盆花也搬了出來,重見了天日。各家門前都有一塊小花池,四邊把一塊塊磚頭斜著埋一半在土裏,用露在地麵上的一個角組成了一條花邊。種什麽花的都有,牽牛花,蝴蝶臉,死不了,向日葵,西粉蓮。等到了開花時節,整個院子成了個大花園,處處花團錦簇, 花香彌漫。

 

夏日暑伏,晚上悶熱,鄭爺爺就會打開大院門,讓街風吹進來。大家都會著一身不講究的短打扮,坐在各家花池邊的小板凳上,搖著蒲扇乘涼,閑聊到半夜。孩子們湊在大門內的院燈下,打牌,下棋。 有葡萄架的家,總會在葡萄架下設個小茶桌,沏上壺香片來解解暑。中院的張大爺幹脆,在他的葡萄架下支起個竹躺椅,呼呼大睡,他那鼾聲震天撼地!咋辦?大家都是鄰居,隻有充聾裝啞,好像沒聽見。

 

到了葡萄成熟時,各個有葡萄之家都剪下幾串,院裏各家送送,嚐嚐鮮。我家種的是法國的玫瑰香,紫色的珠粒,輕輕一咬,滿口的淡淡玫瑰香; 魏大爺家的是意大利的香水葡萄,翠綠的小珠珠緊緊地擠在一起,組成一串, 味道微甜帶酸。最好吃的還要數孫大爺家的新疆馬奶子葡萄,每粒的外形,大小都像一顆山西的大灘棗,隻是顏色透明帶綠, 水多蜜樣甜,吃一顆,是一顆。 聽說新疆的大葡萄幹就是用它曬出來的。

 

院裏人來自九州的東南西北,各家飯菜的作法,味道各有特色。咱小時候就饞,沒吃過百家飯,十幾,二十家總是有的,這院裏的“窩邊草“哪能放過?借著和別人家的小孩兒玩, 到了飯口,我就不走,人家就會讓,我就大而不慚地,順水推舟吃了下來。饞人可能都有個通病,總覺得家飯不如”野“飯香。院裏做飯的高手不少,尤數馬姨為頂尖,她一手能同時擀出兩個餃子皮來,烙的蔥花千層餅那個香,什麽時候想起來,都口舌生津。

 

文化革 命鋪天蓋地而來,階級鬥爭迅速取代了一團和氣的處世哲學,雜院裏的“文化” 也跟著變了。先生因是工農兵或革幹,改稱趙同誌;  老周戴上了“地富反壞“的帽子,改叫成“周老頭“。 同階級的同病相憐,見麵還按老稱呼,打個招呼。 不同階級的,就隻有崩著臉,低頭而過,裝沒看見。孩子們好像階級覺悟還提高的沒那麽快,繼續張大爺,馬姨的叫著。各家照樣夏夜在院裏乘涼,但串家聊天的少了,人人自危,怕不知何時又禍從口出。那年代,大義滅親的比比皆是,更甭說鄰居了。

 

文革後,沒有階級之分了,老稱呼也恢複了,還添上了新稱呼, 李老,趙工,王總,張處。各家的花園,從1969年挖的,反修防蘇的防空洞變成了1976年唐山地震後蓋的地震棚, 又從地震棚變成了80年代流行的雜貨棚或小廚房,院貌早就麵目全非了。

 

剛剛改革開放時,院子所在的地方要蓋台灣大飯店,全院的人被搬遷到東,西, 南, 北城,住進了居民樓。 老鄰居們是院倒鄰居散,一開始還有個聯係,慢慢地就各奔了東西, 很少聯絡了。 

 

在當前這自家各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拜金時代,回想那遠去的雜院生活,心裏還是暖乎乎的。 人是社會,群體物種,需要社會,群體的互相關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oonlinda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我也在大雜院住過,在展覽路那邊。寧把鑰匙都放在鄰居家也懶得再去配一把。用一個水龍頭,就像在井邊一樣。
Quarx 回複 悄悄話 ennnn.., you must be older than me, at least 40+ since you remember what is "雜院文化" before & after "文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