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的天空

中國老記,漂至加國; 溫市異鄉,人間天堂; 自尊全無,顏麵尚在; 自詡博客,自娛自樂.
個人資料
正文

鬼節的夜晚,你瞧你瞧那一盞盞搖曳的燈光

(2007-11-01 07:39:18) 下一個

坐在車裏上網,天漸漸黑了下來.街上的車越來越堵,行人的腳步越來越匆忙.而映入眼簾的是街上越來越多的稀奇古怪的裝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來了.正是應了那句老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往年的節日大都和太太孩子在一起.今年等鬼節開始鬧騰的時候,家人遠在中國,我卻在工作的休息時間,眼看著人來人往的熱鬧場麵.所以索性在車裏來個及時報道.

   天剛剛擦黑,心急的孩子們已經打扮一新,出來要糖了.除了那些妖魔鬼怪的服飾外,孩子們都不忘戴一頂誇張的帽子,或者戴一頂青麵僚牙的麵具.反正是衣服越奇特越得意,麵具越嚇人越開心,

而那些喜歡與孩子們一起開心的家庭,也早早亮起了燈.這不僅僅是花錢買多少糖的問題,重要的是一種與孩子們一起歡度鬼節的心情.

今天下午帶老人逛街的時候,就遇到很多老外在自己院子擺設各種鬼怪,其中一家不僅自己院子擺滿了,而且還在人行道兩側擺了很誇張的鬼怪,其中竟然有幾個魔鬼圍在餐桌前吃各種器官的場麵..和老人聊天,她哈哈大笑起來,說太多的嚇人的東西了.

我現在就在街上的車裏上網,周圍不斷傳出煙花爆竹的聲音.而兩側就有幾家亮燈的家庭.很小的孩子往往都是在父母的看護下來要糖,但是父母隻在大門前看著,而孩子們自己去敲大門.孩子們穿著稀奇古怪,家長此時也穿一些誇張的衣服,陪伴孩子.由於現在才7點多,孩子們的袋子還不滿,他們依然快樂地奔走在一家家亮燈的家庭..

還有不少上中學的孩子,也在這個時候湊熱鬧,一起結伴來要糖.他們更多的是為了出來熱鬧而不是糖.街上的孩子越來越多,而爆竹煙花的聲音也越來越密集.

8點了一些袋子快滿的孩子開始回家了.特別是小小孩子,那些需要被父母抱著出來要糖的孩子是最早一批回家的孩子.

有個奇怪的現象,出來快樂奔跑的孩子中,當然是各個種族的孩子,他們也都在家長的打扮下,或可愛,或離奇,或猙獰.而老外的家長卻和孩子一起穿著那些離奇出格的服裝,跟在孩子後麵,一是看著孩子為了安全,也同時為了滿足自己那顆未泯的童心.而我們 華人的移民朋友,雖然也是跟在孩子後麵,但是一般都裝束正常,沒有老外那樣誇張的服飾.也許這個鬼節是老外的節日,對於中國人來說,畢竟還不習慣過這個鬼節.而生長在這裏的孩子,當然是入鄉隨俗,相信聖誕老人,相信上帝,相信鬼怪就生活在我們看不見的世界.

這些孩子今天要的糖,一般幾個月才能吃完.看來,鬼節是孩子的節日,而非成年人的節日.

所以說,如期說這是一個鬼節,在充滿妖魔鬼怪的節日裏,快樂的卻是孩子們,因為他們快樂的童年記憶裏,這個夜晚沒有可怕的鬼怪,沒有猙獰的魔鬼,有的卻是慈祥的老人,有的是可親的鄰居.他們在鬼節裏早早亮其他們家庭中的明燈,也早早為孩子們點亮了友好和睦的未來之燈.

   孩子也快要回來了,可惜沒有趕上這個所以生活在這裏的孩子都盼望的熱鬧節日.好在孩子可以趕上一年一度的最熱鬧的節日聖誕節.但是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對於萬聖節的記憶,還是依稀存在.因為孩子在這裏度過2次鬼節,那些美好的記憶令孩子現在依然想念那個熱鬧的夜晚,那個令孩子感到鄰裏的親切,陌生居民的可愛.這個可愛的國家裏到處有關心他們這些孩子的人.

   最後,還是要感謝那些每年都亮燈的家庭(孩子們看到亮燈的家庭,就知道這個家庭是專門給孩子送糖果的,而如果這個家庭因為各種原因不想在今天晚上給孩子開門發糖果,這個家庭今天晚上的大門的燈就不能亮著.否則亮著燈又沒有糖果,調皮的孩子據說可以用雞蛋砸到這家大門上).

感謝鬼節,感謝亮燈的家庭.也要感謝這個充滿愛的夜晚.

(於鬼節,寫於車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