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的天空

中國老記,漂至加國; 溫市異鄉,人間天堂; 自尊全無,顏麵尚在; 自詡博客,自娛自樂.
個人資料
正文

有一天我們也會老(2)----第一天,MARY震撼了我

(2006-07-08 22:45:32) 下一個
天我被老人所震撼.一個叫MARY的老人所震撼。
 
    一種平生第一次看到老人在靜靜地等待生命的消失所震撼。
 
    一種人類本能地求生欲望所震撼。
 
     但這種震撼更令我領悟了健康和生命的真諦,領悟了人生風雨與共的真諦。
 
    這種震撼,也讓我體味了年輕時候,更要珍惜生命,珍惜家庭,珍惜友誼,更要珍惜我們的健康。
 
     先要講一個動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明天要護理的一個老人,也是我做護理專業的第一個老人。按照計劃,我將護理這個老人從早上起床到下午休息的全部過程。今天中午我提前接觸了老人,她的名字叫瑪瑞(MARY),我負責幫助她吃中午飯。她沒有意識,隻是用眼呆呆地看著我,木然地坐在輪椅上。隻有等我把食物送到嘴邊的時候,她依靠觸覺才張嘴吃飯。如果嘴裏的食物沒有吃完,老人拒絕張開嘴巴,這也是一個沒有意識的老人一種本能的生理防禦吧。
    一個患有老年癡呆的老人,一個沒有意識的老人,我的第一次接觸沒有什麽感覺。可是當午飯後我檢查瑪瑞的“CARE PLAN”的時候,我的心靈被震撼了。原來老人今年已經86了,是在當地出生的。她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17年,剛把丈夫送走,老人自己卻全身癱瘓,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養老院生活。
 
   想想看,真讓人心酸和流淚。一個女人在伏侍丈夫17年後,自己最後癱瘓在床,最可憐的是自己沒有任何意識。我在想,老人在伏侍丈夫的17年裏,體味了老夫老妻的風雨相伴,人老之後的夫妻相隨的快樂。但是老伴卻扔下她一個人走了,讓她一個人終年與孤床相伴,與輪椅相隨。
    我的心也在疼,我的淚也禁不住要往下流。我在體味這種夫妻相隨,風雨與共的人生旅途。
 
     在人生的旅途上,愛能相隨多遠,情能相伴多久。
 
 
    我們到老的時候,兩雙枯黃的手相攜,兩對混沌而茫然地眼睛相視,這就足夠了,人生的意義在那個時候,一切都顯得那麽蒼白無力,唯有與自己相親相愛的老伴執子之手。
    所以,我想我會讓心去護理瑪瑞,雖然她對我的所說所做沒有任何反應。要讓我的細心,讓我的愛心,溫暖和感化老人那顆孤獨而蒼涼的心,也希望她的無神無助的眼神變得活力而豐富。
 
     瑪瑞的故事講完了,再講講健康和生命的對比。我們都珍惜生命,可是經常忽略健康。隻有人到了老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今天護理的時候,看到很多老人由於患有重病,生活完全需要人護理。在痛苦和煎熬中度過餘生。但是有好幾個90多歲,100多歲的老人,依然身體健康,生活幾乎可以自理。吃中午飯的時候,隻要把飯放到他們的餐桌前,老人就可以自己慢慢吃掉。有幾個年齡大的廣東來的老太太不會說英語,飯後還一起用廣東話大聲聊著天。悠閑中透著健康和快樂。
 
   所以,我有感悟,生命的重要不在於長短,在於健康和幸福。
 
     一個人走完自己的一生,應該是快樂的,健康的。如果一個人的一生縱然很長,但是如果痛苦和疾病伴隨終生,那這個生命的意義將是黯然的,晦澀的,也更是痛苦的一生。
 
    生命和健康的意義,隻有到了老的時候,隻有到了疾病纏身的時候才能有所領悟。
  
   
    是的,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更應該珍惜健康,珍惜家人,珍惜朋友,珍惜情感,珍惜現在。
 
    好好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好地珍惜每一個朋友。因為我們還年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