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國雜記(三) 媒體

(2009-11-03 13:18:05) 下一個
母親每天會開開收音機,有一搭無一搭地聽著。那天,記者采訪奧運誌願者的對話灌進了俺的耳朵。都過去一年了,怎麽還奧運呢。俺正想著,就聽見那個誌願者說,我這個人吧,從小就愛做好事。俺樂了,喲,還有這樣誇自己的呢。

後來,在電視上看到趙老師講,我是說過不演戲,但我看這個領導的角色,是個正直的人,還喜歡詩(琴棋書畫?),很有水平,和我挺象的,是熟悉的人物,所以就答應演了。俺樂出了聲兒。

適逢60年大慶前夕,偉大功績鋪天蓋地,電視上各色人等齊唱紅歌。一日,孩子們忽然大聲說,醜死了!我抬頭一看,屏幕上一群老人,臉上載著不知誰給化的還不如不化的妝,局促地站著,麵無表情,伸著脖子,大張著嘴唱著,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那一刻,俺有點難過。

剛回去的時候,小孩子打開電視,一會兒就問了:怎麽全都一樣啊?俺想都沒想:怎麽會?你遙控沒用對吧。不是,你看,每個台都一模一樣。俺居然拿過遙控再試一遍,才反應過來:現在是新聞聯播,全都一樣。什麽?為什麽?這太愚蠢了!孩子們大聲說著。過了幾日,俺打開電視,換了幾台,對母親說,這電視有問題了吧,怎麽全一樣啊。母親嗬嗬一笑,你也不看看幾點鍾,可不都一樣嗎。

傷著了腿,有些天哪兒也去不了,隻能呆在家裏。閑來無事,上電腦唄。新疆出事兒,遠在美國的文學城也受波及。俺平日裏去的茶館暫停營業,youtube更看不著,就看電視吧。

諜匪片兒,打仗的,左一個,又一個。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軍服嶄新,首長,戰士,老鄉,隻要是個角兒,各個麵色滋潤,油光水滑,活像過去電影兒裏的地主老財。

古裝片兒也有,冷不丁看到七仙女。哎喲,那張窩瓜臉,木呆呆的暴發戶竟然出演寄予廣大勞動人民美好願望的董永,七仙女一臉的精明厲害,趕緊換台吧。

換來換去,俺開始不爽。這劇編得不好,演得不好,罷了。咋演員長得也不好,盡是些歪瓜劣棗呀?最終,換著了《薛仁貴》,雖演不出這位人傑的英武過人,豪氣衝天,但總算模樣周正,好歹能讓人看幾集。

後來,發現了《王貴與安娜》。男主演不錯,女主角兒湊合。劇本差點兒,女主角和她母親的言行不大像大家閨秀,留學生跟個傻子似的。打發時間,還成。

快回來的時候,看到了《滿城盡是黃金甲》的尾巴。大殿前,廣場上,一場殘殺之後,衝洗血跡,布滿鮮花,煙花騰空。似曾相識。俺總覺得,能拍出濃烈的《紅高粱》的老謀子,心裏不會太規矩。奧運開幕式上的木偶人,慶典的巨幅畫像,毛方陣裏象雞毛撣子似的東東,整齊劃一的各式群體,展現在人們的麵前。不少人罵他。其實,他非常真切地反映了現實,以一種農民式的狡猾,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沒變呀。是不是這麽回事,問問他吧,嗬嗬。

有敢直說的。發改委要上調水費,報紙上有人大批一通,結尾引用了我中華民族盛世時老祖宗說的一句話:“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難怪那時各國都來朝拜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