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話:在第二篇的最開始,要謝謝時尚板塊的各位朋友對本文的大力支持。真的沒有想到會有這麽多人支持,真是感動得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然後就是要跟大家道歉,真對不起脫了這麽久才發出來。。。。最重要的是,自己沒受遵守自己給自己定的時限。真的真的不好意思。但是我也發現了。寫東西真是不能給自己時限。。。。。強行加速的後果不是質量不保就是速度更慢。而更有可能是兩者都是,所以,還是慢慢寫吧。。。。。這樣一來要先到什麽時候算完我就真的不知道了。因為從今天開始我就不可能把全部的時間放在這個上麵了。一方麵是要準備論文和考試,另一方麵則是要準備5月14號在Sheffield舉行的半程馬拉鬆。這次的半程馬拉鬆被我視為本年度對我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事,被我視為我人生的準轉折點。所以一定要全力以赴。所以很有可能到我5月26號考完試之前我也寫不完全集。。。。。我一般很少上網,就連上MSN聊天的時候都不多。 但是到了英國之後每年的春假都會一篇很長的連載。不過去年寫的是跳舞方麵專業的東西,所以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圈內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好像8篇加起來也有4萬字吧。當時那個係列也是春假的時候開始寫,但是到6月10號我第一次回國之前才全部完成。。。。。。。所以這樣看來各位還是不要急。。。。。也別催我了。。。。。在此用最真誠的態度向大家道歉。希望大家諒解。在發第二篇之前我要重申一次我在第一篇開頭的時候說過的話。有的中國人不喜歡日本,有的中國人喜歡日本。不管喜不喜歡,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人對日本有著特殊的興趣。既然有興趣的話還是不妨先了解一下再決定喜歡不喜歡吧。食在日本

這張我在台場的照片可以很生動的反映我在日本過的日子。去日本之前,體重70kg,體脂率12.5%。到了日本一個星期以後體重狂飆至74kg,一個星期內6塊腹肌以驚人的速度轉化成了一塊。後來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努力加以自我克製,才沒有使身材進一步的惡化。但回英國時體脂率已達18%。認識我的人都覺得不可想象。。。。。。。要知道我是個多麽注意身材的人啊。。。。。但是我並沒有後悔。因為,我吃到了!人為食亡雖然有點冤,但是為美食而胖還是值得的。在開始整篇文章之前我先給大家看一個表。

這個表就是日本2005年全年零售業的消費比例。在上輯談到的那麽多LV, Gucci, Channel, Dior, Prada……..等等全部加起來也隻有8.1 %。而食物和飲料則占據了30.5%之多!並且基本上無論何時隻要你打開電視。你一定可以發現至少有一個電視台在播放美食類的節目,而且大多數都不外乎遍訪全日本各地的美食。多少啊,吃東西還掙錢。。。。。。。。。。。。。。。所以我每次都會妒火中燒,沒辦法,隻好以換台來防止自己走火入魔。

一家書店裏麵拍到的,仔細看看吧,全部都是料理的書。

近處的拍攝早在剛剛定下日本之行之前,我就已經開始為這篇《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日本》係列而做準備了。所以在日時,自然不是懷著一個旅遊者的心態。用我們家桃子的話來講,更像是一個中國來的間諜。。。。所以在日期間每天晚上回家以後都要把當天拍到的照片分類整理。而這些文件夾之中最大的一個就叫“食在日本”。192張照片。但是當我為如何把這些散亂的照片匯編成有結構有條理的遊記頭疼時。一個念頭突然在我的腦中閃過。如果日本菜這麽簡單你都理不清楚那以後怎麽能完成你的《盲人摸象》呢?日本菜的確簡單。而且這簡單體現在各個方麵。論廣度,它分類清晰品種稀少,論深度,它作法單一,操作簡便。既然這樣它為什麽還能在強手如林的世界食壇占有一席之地呢?日本人很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一個人天生麗質,那麽所有的打扮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突出優點。很可惜,這樣的日本人太少了,所以絕大多數日本人的打扮重點則放在了掩飾缺點上。不過日本的食物絕對不辱“天生麗質”這四個字!正因為如此,你在日本菜上基本看不到掩飾缺點的濃妝豔抹。沒必要!需要做的僅僅是突出天生的麗質而已。而這種為了突出麗質所做的點綴又能夠玩得出來多少花樣呢?所以,簡單在深度必然簡單在廣度。Sushi(壽司),Sashimi(刺身),Tako yaki(章魚燒),Tempura(天婦羅),Shabu Shabu(日試自助火鍋),Okonomi yaki(這個我真不知道怎麽翻譯,反正是一種餡餅,不過有一種廣島的Okonomi yaki叫廣島燒),Oden(一種大雜燴。。。),Nabemono(鍋物,也就是日本火鍋了),Soba(蕎麥麵),Udon(烏冬麵),Raamen(聽名字就該知道是什麽了,恩,讀讀看吧,哦對了,日文裏的r發l的音)。這些名字雖然不是日本菜的全部,但是至少也能把整個日本菜的概念展現出來。並且日本菜還有著公認的代表菜¬¬¬¬¬ - 壽司!

壽司中的王者 - 大肥金槍魚(這個是我翻譯的,可能有點搞笑。日文讀 Oo-Toro Maguro)一般來說最貴的壽司隻可能是金槍魚的壽司。金槍魚壽司分三種1。無脂的(Akami)2. 中脂的(Chuu-Toro)3。多脂的(Oo-Toro)脂肪含量越高,肉質就越肥美。價格也就越高。不過也並不是高得離譜。圖上看到的這一盤為860日元(4.3磅,60人民幣)。不知道外國人提起中國菜來首先會想起什麽?我想肯定不會是魚香肉絲。但是不論哪國人對日本菜的第一印象絕對是壽司。我對壽司並不是一見鍾情。記得第一次吃壽司還是3年前在深圳華僑城附近的一家壽司店。當時除了“哦,這是壽司”之外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而這種喜愛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演越烈。在去日本之前我就會做壽司。因為我在一個朋友開的章魚燒(Takoyaki)店(其實說攤子更合適)幫忙,處於無奈我們也被迫賣壽司(大家都買壽司,我們想做點別的,但無奈英國人還是比較認壽司)。這樣看的話要說我是職業做壽司的也不是說不過去。。。。。。。。但是直到去日本之前我對壽司的概念都還很模糊。既然我這“職業”都很模糊,那麽相信也有很多人不清楚。有必要先明確概念。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麽是壽司?或者說壽司裏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麽?魚嗎?不是!海苔嗎?不是!是米!準確的說是處理過的米。還是老習慣,看圖說話。給你們看幾個可能以前沒見過的壽司。

烤茄子壽司

泡菜茄子壽司。別看都是茄子,做法不一樣,味道可是大相徑庭的。就個人而言還是更喜歡前者。

如果要用兩個字來形容我吃這份壽司的時候得感受的話,那一定會是“激動”。不要誤會我,我的激動雖然是來源於它的美味但卻不是因為它美味。而是因為它那新鮮的美味所激發出來的靈感。可以斷言,你在日本以外的地方是不太可能以同樣的代價吃到和日本本土一樣的美味壽司的,即便是再有名的廚師也無力回天,因為在其他的地方你不太可能找到和日本一樣新鮮的材料,即便有,價格也會高得驚人(我以前看過一個香港壽司店的廣告,裏麵的材料全部都是專人每天早上從日本空運過來的。我都可以想象自己在看到那家店菜單價格時的表情。)為什麽在國外的壽司就一定要和在日本本土做的一樣呢?完全可以揚長避短!既然他可以用芝士考蝦來做壽司,為什麽我不能用芝士烤雞?如果我可以用芝士烤雞,為什麽我不能用奶油?事在人為!這樣以來,在美味和美色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了幾分新鮮降低了多少成本。再加上壽司那一向的高價光環。何愁沒有發展?我雖然有著個想法,卻也沒把這個當作所謂的商業機密。很多人太注重原始的點子,認為隻要一個好主意便可獲得成功。這絕對是那些名人傳記對世人的誤導。對每一個細節的不懈追求絕對要比一個絕佳的點子來的重要,隻不過很少有人去注意罷了。 而一家飲食店的成功與否,更加是每一個細節的累積。更新鮮的材料,更自然的微笑,更舒適的環境。。。。。。

還有我最喜歡的 inari-zushi (壽司本來因該讀sushi,但是如果前麵有修飾的話就要變成zushi。)Inari是狐狸的意思。在日本狐狸被奉為米神。原因很高笑,一個是因為它那大大的尾巴很像米,還有就是它喜歡吃老鼠,這樣便成了大米的守護神。於是,為了表達對“米神”的敬意,人們便拿米去供奉它。狐狸當然不會對米感興趣,於是人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米裝進豆皮裏麵。狐狸還展示買賬,inari-zushi便由此得名。中文好像叫什麽豆皮壽司。不過因為不想跟我們武漢的豆皮車上什麽關係, 我倒更願意叫它幹子壽司。

這是咬開之後的樣子。這種幹子是甜的。米放在裏麵以後被幹子裏麵的治水浸泡過後也會變得香甜無比。現在大家就應該明白我為什麽說米猜是壽司的主題了吧。那我就狂妄的給壽司下個定義。壽司就是處理過的日本米 + 其他任何合適的東西。如果魚香肉絲也碰巧合適的話,那就不妨叫它魚香壽司吧。在對壽司有了正確的理解之後就奉上幾款“正常”的壽司吧。

在這家店裏麵的壽司是用盤子來標價的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價格,而綠色則代表著最為廉價的120日元(60便士,8.4人民幣)。但我卻覺得這盤章魚壽司是為了整體顏色的美感而自降了身價。

不信你看這份價格表,有哪一個盤子比這嫩綠色更適合這份壽司呢?

如果你因為日本菜的簡單而感歎廚師工作的單調,那麽還是先品味一下這款壽司吧。隻有專注,工作才會有趣。(190日元,85便士,11.9人民幣)

如果沒有盤子上的兩滴魚汁,這盤壽司可能會多一分美感,少幾分誘惑。(240日元,1.2磅,16.8人民幣)

壽司的米是越鬆軟越好吃。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夾起來不能散。而這份作品的主人顯然是追求完美的過了頭。(190日元,85便士,11.9人民幣)

小蔥配三文魚成了這張照片上唯一的亮點,就連我那閃閃發光的耳釘都被它搶了風頭。如果壽司部分到此就結束了的話,那我就是個不太負責任的人。激發了的欲望當然要宣泄。。。。。。。。而宣泄的方法很簡單。1. 做好飯。2. 把適量的壽司醋加入做好的米飯中。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適量的加入少許鹽和糖(一般的壽司醋裏麵都有)然後嘛就要看專業的師傅示範了。下麵向大家介紹位於神戶三宮的雙葉壽司的主廚之一的。。。。。(名字沒問,不好意思)來給大家做專業示範。

不用我多說從他憨厚的表情便可知道他的隨和下麵就以金槍魚手卷壽司做我們的第一道例題吧。

第一步,拿出一張海苔,把米均勻的鋪在海苔上麵。但是注意看,朝外的一端要多留出一點空隙來,要不然卷的時候粘不住。還有就是米不要壓得太緊,太近了不好吃。

然後均勻的放上金槍魚塊。卷起來,切成一段一段的。還有一點一定要記住,且壽司的刀一定要鋒利,要不然壽司會散。

然後就成了這個樣子。一般的壽司就更簡單了。

抓一把米,捏成一個飯團。然後把想放的東西放上去就完了。但是注意捏的時候要掌握好力度。太緊了不好吃,太鬆了容易散。看完以後你自己是否也想試一試了呢?我知道現在懶人居多。可能更多的人更願意去壽司店大快朵頤,不過如果你碰到了真正好的師傅千萬別當他麵站太多醬油。如果發現他正在看著你的話,最好還是直接就把壽司送進嘴裏,然後再跟他說一聲Oyishi(好吃)。不必擔心你臉上的表情是否真誠,因為他的壽司會使最好的催情劑。

在日本大多數壽司店食客和廚師的距離不到一米,你就坐在台子上吃。如果你討厭又卷又切的繁瑣,又品味不了清淡,平且還受不了偷偷摸摸的蘸醬油的話,不要馬上以為自己就於美味的壽司無緣。你還有另一個選擇。家庭壽司宴!

在我的送別晚宴,我也沒忘了吃之前先拍照片。在日本,這已成為我的習慣,不照下來根本就吃不下去。

雖然這玩意是壽司的元神

但壽司宴課少不了它

都已經進入讀圖時代了

便不用我長篇累牘

壽司一口一個,飽得特別快

但是香濃的醬汁加上桃子那雙賢惠的雙手調配出來的愛情卻是永遠吃不夠的。為了不要讓我太想念壽司,她爸爸特意的送了我這件衣服。

衣服是由各種壽司的名字夠成的,而每一種壽司的名字都是以放在上麵的魚來命名的。這使我不禁想起我以前鬧得一個笑話。那個時候我和一個朋友去一個典型的英國快餐店吃宵夜,朋友點了一個Chesses Burger。我當時看到那個Chesses Burger的時候驚訝的說:“啊?Chesses Burger裏麵還有牛肉?” 在Chesses Burger裏,你很難說到底是Chesses更重要還是牛肉餅更重要。同理,你也很難說到底是米重要還是魚重要。這樣說好像有點自相矛盾。其實不然,沒有魚可以,但是質量不好的魚可不行。日本米可以滿世界運。魚也可以,而且別的國家一樣也產魚。日本的魚也並不比其他的魚麗質。但為什麽在日本的壽司最好吃?不是魚不一樣,而是魚肉不一樣,魚肉不一樣可是因為人不一樣。。。。。。。。未完待續![size=18]編者話:昨天在網上閑逛時不經意的點開了《灌籃高手》片頭曲《好想大聲說喜歡你》的Flash MV。那熟悉的曲調重新回響在耳邊時,淚水竟奪眶而出,久久不能自縊。平靜後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我並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文人,相反很多時候用冷血來形容也並不過分。但那淚水卻是那麽的真實。我究竟是怎麽了?時間仿佛一下子回到了10年前的暑假,和很多很多和我同齡的中國小男孩一樣,我也是以灌籃高手為媒,才和籃球結下了不解之緣的。

籃球和灌籃高手陪我走過了整個的少年時期。那段時間裏,至少完完整整的把它看了8遍。而它所帶給我的感動卻沒有因為我對它的熟悉而有絲毫的減少。無論何時何地,對夢想和愛情的執著追求永遠最能振顫人心。多久沒有感動過了?英格蘭那冰冷的天氣凍結了我的籃球夢;少年時的理想也很少在心中回蕩。從日本回來之後更是經常在網上閑逛打發時間。那個曾經滿懷夢想充滿激情的我到哪裏去了?還好,還好,那充滿激情的曲調雖然帶不回來我的籃球夢,但是,我想,從前的那個追夢的我又回來了。試試這兩首歌吧,哪怕你不打籃球。
隻注視著你

好像大聲說喜歡你


其實我最不習慣的就是吃soba的時候要一口氣。。。。。很大聲音的。


這次去的特別不是時候。正好錯過了3月中旬的Funky style比賽Old School Night和5月2號的New style和House的比賽The Game.

好不容易在路上碰到了幾個正在練習的舞者,也因為急著要回家沒時間和他們切磋。要知道我去的是大阪阿!全世界5個跳舞最強的城市之一!想起來就不爽!所以。。。。。。還是不寫算了。。。。。。恩,給你看一個視頻,你就知道日本的水平了。
Hilty & Bosch Locking Show


我在日本的第一餐 —— 關西國際機場的一家餐廳裏的套餐。一大碗蕎麥麵加上一大碗米飯還有炸蝦。一共才980日元(4.9磅,68.6人民幣),你在北京首都機場隨便買兩個麵包都不是這個價。既然說到這了,那就多給大家看幾個能吃的飽的吧。首先,滿足漂亮獅子的願望,講講raamen(拉麵)。記得第一次吃日式拉麵還是在3年前在上海的味千拉麵。當時我就想不通,為什麽一碗拉麵要25塊錢。至於好吃不好吃就記不太清楚了。但是在日本,這玩意可被認為是中國來的。你聽聽名字就知道了。但是反正什麽東西倒了日本都會被改頭換麵,然後變成“日式xx”。拉麵也不例外。

在介紹拉麵之前,首先隆重推出這家位於大阪梅田的拉麵店。生意好得出奇,當時已是晚上十一點半,但我們還是排了10分鍾的隊才進了這家店的門。順便和各位“好色”的姐妹們說一句,這家店門口迎賓的店員長得特別像金城武。就連我的眼睛都被他吸住了。。。。。。。。。

巨大的原木桌訴說著拉麵那悠久的曆史。在日本,因為人口密度奇大,為了吃飯而排隊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吃飯的時間)所以一般在你排隊的時候就已經完成點餐的任務了,等進去後屁股還沒坐熱菜就全部上齊了。這家生意奇好的拉麵店自然不會例外。不同的就是這家店的菜單簡單的讓人吃驚,隻是一張薄薄的卡片,而且隻有一麵。可供選擇的品種不超過10種。隻是做了菜單的減法,便讓客人少了多少猶豫不決的煩惱。這家店的店主一定是位智者。隻要桃子在身邊,很多事情她就代勞了。而點餐這種事,自然也不用我自己操心。反正她知道我想要什麽,就連對拉麵的軟硬的把握都恰到好處。

這便是桃子的選擇。豬肉高湯拉麵,麵質稍硬。(750日元,3.25磅,45.5人民幣)加上一碗米飯(140日元,0.7磅,9.8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米飯可以無限續碗。而這些佐餐鹹菜亦是無限的。如果你實在囊中羞澀,又拉的下臉皮的話。不妨每天排隊來這家店吃米飯。日本米飯加鹹菜。能天天能吃上這個,已經是幸福了,真的。乳白色的湯汁可能比任何語言都更能說明這碗拉麵的香濃。一向有自知之明的我當然不會和它去一較高下。沒出息的一直吃到實在無法下咽才依依不舍的離開。跟眼前真實的誘惑比起來,什麽身材,什麽體脂率通通靠邊站。你在日本真的不用擔心吃不飽!如果你執意要認為拉麵是因為他的中國血統才那麽厚道的話,那我也隻好用Soba(蕎麥麵)和Udon(烏冬麵)來做進一步的說明了。蕎麥麵是我的偏愛,自然要多費點筆墨,烏冬也就順便跟著沾沾光吧。別看它們在日本都算快餐,但是吃法卻特有講究。去日本之前一向認為自己的儀態舉止吃像都還不錯。但在日本的時候卻經常被桃子罵。如果各位以後有機會去日本,不一定有人會罵,但是被別人當笑話看終究是不好。那我還是做各位的前車之鑒好了。

這樣吃是錯的。知道錯在哪了嗎?不論是吃蕎麥還是吃烏冬都不能吃到一半把麵咬斷。我當時就覺得奇怪,不咬斷的話怎麽一口吃進去呢?難道全部用嘴吸進去嗎?那不是很響?不文雅吧。

對,就是這樣吃。在日本吃蕎麥麵和烏冬麵,一定要發聲音,一口氣吸進去。桃子說這樣吃,很男人。蕎麥麵粉冷熱兩種,熱的和一般的烏冬麵差不多。但是冷的可就麻煩了。用木碗裝和用磁碗裝得吃法不一樣。

看到那個小瓷瓶沒有?把裏麵的醬汁倒進這個大磁碗裏。一拌便成。(780日元, 3.9磅,54.6人民幣)

這三個不同的小碗裏麵裝得都是蕎麥麵。吃法和大碗沒什麽區別,卻是各自有風味。(980日元,4.9磅,68人民幣)

但碰到木碗你可要小心,別鬧笑話。千萬記得把麵條夾到下麵的那個小缸裏麵沾著吃。如果你不慎把那個小缸裏麵的醬倒進了木碗裏的話。。。。。嗬嗬。。。。。(780日元,3.9磅,54.6人民幣)

這個就是後果!把這麽多鏡頭都給蕎麥了,好歹也要給烏冬一點麵子。

說實話,隻是想展示一下裏麵的Tempura(天婦羅)而已。。。。。。據說天婦羅做起來很麻煩(780日元,3.9磅,54.6人民幣)看看這每一份的份量,你會吃不飽嗎?有人又說了,上一輯談到的壽司,很小,一口一個。。。。。壽司的確是小,也的確應該是一口一個。但也不是很貴啊。

一個吃不飽,18個應該問題不大吧。看看上麵的標價,才1050日元(5磅,70人民幣)。當然了,這是方便店買的壽司,自然會便宜一點。但是誰又天天去餐館吃壽司呢?你在國內也不是天天去吃大餐吧。壽司在日本算好東西。如果你的眼睛好的話,試著看看那盒壽司上麵的標簽。如果看不清楚,沒關係,我告訴你。上麵寫著:生產日期:3月25日 4:07PM。 食用時間:3月26號 2 AM。 可想而知,這些美味的壽司如果在3月26號的早上兩點還沒有買出去之前的會有什麽樣的下場。這就是日本人對品質的苛刻要求。記得剛來英國那會,出去買東西的時候總有一種被搶了的感覺,太貴了。這次從日本回來之後,又重新有了這種被搶的感覺,這麽貴質量還這麽差。花了三四磅買的牛肉,回來一看,在你看不到的背麵有的地方都變色了。(相信在英國的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在日本,這樣的事情是不可想象的。

超市裏麵買的牛肉都是這個樣子的,品種產地標的清清楚楚。仔細看看這牛肉,是否和平常看到的不一樣。早就聽我父親說過日本的牛肉肉質特殊(家父也曾去日本訪問過),自己一看才明白,原來滑嫩的口感是來源於那奇高的含脂量。(1217日元,6磅,84人民幣)

普通的日本牛肉似乎也無法滿足日本人對品質的那種毫無止境的苛求。神戶牛肉的出現也就成為了必然。這次雖無緣一品,但那整齊而有清晰的脂紋已經提供給了我足夠的素材,去想象,這大名鼎鼎的美味。(500克,5000日元,25磅,350人民幣)。新鮮的,當然不隻是牛肉。

有自信才會敢秀。這些白菜的確有著把自己赤裸裸的秀出來的資本。(100日元,0.5磅,7人民幣)

任何會左右消費者選擇的因素都回清清楚楚的標明。養殖,解凍和裏麵防腐劑的化學成分——次亞硫酸鈉。這樣像桃子家這樣特別注重健康的家庭就不會選用。(980日元,4.9英鎊,68人民幣)

我真的不覺得這盒魚有什麽不新鮮的。(1kg, 980日元,4.9磅,68人民幣)

但是有的人不這麽想。應該感謝他們的苛刻,正因為如此,他們的食物才天生麗質。有了它們的天生麗質,才有了這餐美味的Yakiniku(烤肉)。

當服務員端上第一個盤子來的時候,我已經對這頓飯的質量有了信心。

光顧著吃去了,這一盤上來的時候也沒怎麽注意,差一點就被桃子的妹妹破壞了整個換麵的完整性。還好,一句“筷下留肉”才拯救了這張照片。

在日本吃飯,海鮮當然是少不了的。

如果你新認識一個女生,那麽就帶她去吃烤肉吧。你馬上就會明白她有沒有做賢妻良母的潛質。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烤肉雖然美味,但是也不免略顯單調。

這油菜便大有用處了。看看把她給綠的。

左手拿肉,右手拿相機拍出來的自拍雖然有點不自然。但是紅肉配綠葉的美多少挽救了一點整體效果。對我來說,這樣烤肉大餐已經是挺虛幻的了。但是,土屋家的人好像並不滿足。

雞蛋拌生牛肉,在別的地方我還真不敢吃。

我見過最有創意的一份壽司。新鮮的殘忍。很對我的胃口。不怕別人指責我的殘忍,比起這一點點殘忍,我想虛偽的假道學更加令人厭煩




轉自
http://powerapple.com/modules.php?name=for...&topic=6408
by:Lord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