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帖之前,首先要感謝我的女朋友桃子和她的爸爸土屋裕信,媽媽土屋啓子,姥姥細川文子,妹妹土屋憐子,妹妹的男朋友Mito Yuki,姐姐土屋羊子,姐姐的男朋友佐騰雄一和其他家人還有所有在路上幫助過我的人們。沒有你們的關心和幫助就不會有我這次完美的日本之行。還有我的姐姐,沒有你經濟上的援助也不可能有我這一次的順利出行。 日本之行1 說明 有的中國人不喜歡日本,有的中國人喜歡日本。不管喜不喜歡,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人對日本有著特殊的興趣。既然有興趣的話還是不妨先了解一下再決定喜歡不喜歡吧。 因為我很清楚的知道,雖然很多中國人對日本很感興趣,但是對日本和日本人確知之甚少。大多數甚至都沒有和一個日本人麵對麵的聊過天。而絕大多數關於日本的信息都在揉進了感情色彩之後變的和實事有很大的出入。 而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介紹給大家一個真實的日本。從各個方麵來分析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當然了,裏麵肯定也會包括我很多個人的評論。但是這些評論隻是就事論事而已。因為我自認為比絕大多數中國人要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 由於種種原因,我雖然不長住日本(目前在英國念法律)。但是確和日本有著很緊密的聯係,我在英國有很多的日本朋友,而且自己也是我們大學Japanese Society的Financial Officer. 和他們一起合作過很多活動和項目。

中日合作 - 我們大學國際文化節上的表演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的女朋友是曾在北京留學的日本人,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對中國有著很深的了解。最近我自己也去日本進行了為期18天的考察(旅遊),在此期間認真的觀察日本了的方方麵麵。

我在京都哲之路 並且,我相信我兒時在美國,現在在英國的西方留學背景也能夠幫助我從東西方比較的角度更好的認識這個國家吧。 所以如果你視日本為友,就把我當作你的導遊,預覽日本;如果視日本為敵,那就把我當作你的間諜,知己知彼。 因為日本有80%的地方是山區,平原狹小,這就形成了日本特殊的城市分布。幾個大城市擠在一起。比如關東平原上的東京,橫濱,川琦和千葉形成的關東工業區,大阪平原上的大阪,神戶和京都組成的關西工業區。這樣的特殊位置就使得我在短短的18天裏並不緊張得體驗了大阪,神戶,京都,奈良,滋賀,東京和千葉這些日本最重要的城市。

因為日本隻得記錄和紀念的東西太多,同時我也特別喜歡拍照片,所以在這18天裏麵,一共照了1743張照片。這些照片記錄了我在日本看到的方方麵麵,每一處有特點的地方,每一處美麗的景色,每一件讓我有感觸的事情,甚至吃過的每一道菜我都沒有放過。。。。。甚至還包括了很多街頭style的偷拍。 目的就是希望能通過我的照片和文字讓更多的人了解一個真正的日本,了解真正的日本人。 所以,當我在拍照片的時候,盡可能的保持全麵和客觀。既包括優點,也包括了缺點;既有我喜歡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歡的地方。 當然了,我也僅僅在日本待了18天,而且接觸的日本人也比較有限,所以在了解各個階層的日本人的想法上麵肯定還有著很多局限性,所以在日期間盡可能的通過報紙,雜誌,書籍,電視等等的各種媒體來彌補這個方麵的缺陷。

靖國神社遊就館的紀念品商店買的書。 對中國和韓國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抗議。

日本的專業MPV改裝雜誌

不認識他是誰吧!說名字你可能就知道 井上雄彥。還不知道?那灌籃高手你總知道吧。他的專訪。 可惜我不會日語,所以隻能靠通過裏麵的漢字猜測和我女友的翻譯,所以還查閱了大量相關的中英文資料,但是肯定還是避免不了偏差和片麵。但是這已經是我所能做的最好了。如果有其他在日本生活的朋友有不同的意見的話,希望能夠幫我補充和指正。 為了達到更好的說明效果,這個《親曆日本》會被做成一個係列,每個係列介紹一個方麵的內容。內容從時尚到美食;從曆史到科技,從工作到生活。希望能從各個方麵的表象來看到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特點,優點,缺點以及和我國的關係。目的就是盡可能的做到全麵和客觀,第一輯的嘛,就先來點輕鬆的吧! 第一章 時尚日本 1. 昂貴的美麗 要是說這次在日本拍照片最失敗的反麵可能就是這一塊了,以前看別人在街頭的偷拍時並沒有覺得有多麽的困難。但是真到自己去做的時候才發現是多麽的不容易。

本次偷拍最大的遺憾:就是背對著鏡頭的這個女的。我就奇怪了這樣的美女為什麽還在這裏做店員。 首先就是臉皮不夠厚。當著人家麵拍人家,又怕被人家發現,好在後來臉皮好歹變厚了一點。

偷拍被發現了。。。。。。。 其次就是人走的太快。因為我的設備實在不怎麽樣(佳能S50, 拍一張照片要對很長時間的焦,而且動態功能很差)所以很多次迎麵走來了一個值得拍的,剛準備好,人就已經和我擦肩而過。即使拍到了,效果也很難令人滿意。照片裏拍出來效果的和我真實看到的相差太遠。不過基本上把日本的各種有特點的style都涵蓋了進去。總算是有點參考價值吧。 其實絕大部分中國人對日本Style有很大的誤解,覺得日本Style就是那種不顧美感而刻意求異的Mix & Match,要是這樣想的話就大錯特錯了。

像這樣穿的怪模怪樣的人很少 如果要我用一個字來概括日本的Style, 那就是“牛”! 我第一天到大阪的市中心梅田的時候完完全全的看傻了。(可能換一個人不會這樣吧,因為我個人對style很感情趣)大街上的型男靚女穿的即得體,又好看,而且很多人的都很有自己的特點,並且是建立在美感的基礎之上的。

日本人穿衣服特別講究T.P.O。就是Time,Place, Occasion.(時間,地點,場合)。什麽場合穿什麽衣服,小孩也不曆外。 大家穿的衣服都很合身,不像英國這樣鬆鬆挎挎的。特別是日本的女人,太漂亮了。我自認為見過很多美女,但是來到這裏時候才發現以前的我真是井底之蛙。不過好在我女朋友知道我隻是對style感興趣,要是沒有她的理解,也就沒有我這些偷拍的照片了。

這是在原宿地鐵站出口處資生堂的廣告。。。。。。。。。

Dior的店員,相當有型。可惜隻拍到了背麵。但是注意看他衣服優良貼身的剪裁,在英國幾乎找不到這樣的衣服。

這樣的style應該算是日本女性style的主流之一,可惜拍的效果太差。。。。。。 當然了,這讓人震撼的美麗是昂貴的。 我去日本之前在英國參加過一個介紹日本的Seminar,當時那個主講說日本有76%的女性擁有至少一件LV的東西。後來自己在網上查資料的結果是。 1。2005全球奢侈品市場份額,日本41%,美國17%,全部歐洲國家16%,中國12%。 (資料來源,英國權威數據公司Ernst & Young的名為China: The New Lap of Luxury的調查報告。地址
http://www.ey.com/global/download.nsf/Chin...inal).pdf)。
2.在東京的20歲女孩,92%擁有LV, 92%擁有Gucci%,58%擁有Prada, 52%擁有Chanel, 44%擁有Christian Dior.(資料來源:日本外貿組織官方網站http://www.jetro.go.jp/en/market/attract/retail/luxury.html) 隨便在大街上走一走,就能可以明白這些統計數據的含義。

不止是那些看起來時尚的男女們,很多毫不出眾的日本人背的包都非常出眾。在一般人看來,如果你花這麽多錢去買一個包的話就應該為了和出眾,為了和別人不一樣。但是在日本,你花這麽多錢買的東西大街上到處都是。。。。。。。。那買了還有什麽意義呢?難道為了和別人一樣嗎?

好看嗎?

大阪難波地鐵站旁邊的LV店。像不像超市?

要是不告訴你這個書包是Hermes的你會覺得它多少錢? 我女朋友有一個Hermes的包,差不多二十萬日元(合1000磅,14000人民幣)(1英磅=200日元=14人民幣)結果我在大街上一看,到處都是。。。。。。。

就是這個包。。。。。 當然了他們也絕對不止是在包包上花錢,隻不過那些名牌的衣服和鞋子不像皮包一樣容易辨認而已。但是看看他們身上衣服的質地和剪彩就明白價格不斐。 不要以為日本人超級有錢,日本人有錢是不錯。但是不見得就比歐洲強。一般打工的工資每個小時也就是800(4磅,64人民幣)日元到1000(5磅,70人民幣)日元不等,比英國還稍微低一點。而且就是是大學畢業再不錯的公司找到了正式的工作之後的工資也不是特別高,一般第一年也就是在三百萬日元左右(15000磅,210,000人民幣),很少有四百萬以上(20000磅,280,000人民幣)的。而在英國隻要是大學畢業後的正式工作很少有在兩萬磅以下的。而且我們學法律的第一年trainee一般都有3萬(600萬日元,420,000人民幣)。而且,在日本的名牌一般都比歐洲的貴(看各國的消費稅)。所以,大部分年輕的日本人買名牌絕對不算輕鬆。由此可見他們對名牌的最求是多麽的狂熱。 為了這個問題我也問過不少人。桃子說她們買名牌也是為了出眾(買新的),但是這個答案並不能令我滿意,反正你買了新的之後馬上又會是滿街都是。還是之前我的另一個日本朋友給我的答案我覺得比較深刻。 ————因為日本人對自己本身缺乏自信。 如果對自己本人有自信的話是不用依靠名牌來提升自己的魅力的。而沒自信的直接產物就是愛慕虛榮。 而且從他們選擇的牌子上更可以看的出來這一點。第一名LV名氣最大, 而且標誌性強,一看就明白。 第二名Gucci,也是因為標誌性強。第三名Hermes,因為最貴。(這個名次是我自己在觀察的感覺)。其實這並不奇怪,在每一個國家基本上都是LV第一, Gucci第二。但是我看到的LV要比起他的品牌要多的多的多。不單是包,車也是一樣,最受歡迎的進口車―奔馳,其它的同檔次的品牌(Audi, BMW, Jag,)加起來可能還沒有奔馳多。(我對車也特別感興趣,以後有車的專輯)。 其實不止是日本人,亞洲人都有這個共性,我們中國人也一樣。隻不過是一個普通日本學生打一個月的工可以賣一個LV的包;一個普通的中國學生打一個月的工連一個精仿都買不起。 我剛開始很奇怪,日本這麽發達,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先進國家,為什麽日本人還會沒自信呢? 據桃子說,日本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而且每一個日本人都知道日本的傳統文化都是從中國來的(包括他們的武士道精神!)並且日本人對傳統文化的保留要比中國好的多。所以大部分日本人都有著謙虛的美德,而很多時候謙虛的副產品的就是缺乏自信。所以總的來說日本人比中國人更沒自信。桃子就很羨慕中國人的自信。。。。。。。。這一點讓我啼笑皆非。 其實我並不同意她的看法,真正自信的人肯定是謙虛的。這句話反過來說就不對了。總的來說日本人雖然沒什麽自信,但是的確謙虛。這個就以後再細說了,現在說多了就扯遠了。我並不覺的中國人比日本人有自信多少。真正有自信的是西方人。而在我看來這跟東西方的教育的差別有著直接的關係。 真正的自信都是有來源的。這一點在全世界都一樣。 在東方,大家重視的方麵都很類似。無非是長得好不好看;有沒有錢;上學時候成績好不好;上班的時候工作做的出不出色;頂多再加上一個有沒有什麽特長,而且,還必須是主流的,如男生的足球,籃球,女生的鋼琴,舞蹈等等。所以大家都就看著麽幾項,競爭者麽激烈,能夠出類拔萃的人又能有幾個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從小在“我不如別人的”的想法中成長的人又能有多自信呢? 而且在日本怎麽樣我不知道,反正中國的教育是從來不重視對自信心的保護和培養的。 但是在西方就不一樣。我小時候在美國上過學,他們這方麵的留給我得印象很深。你成績不行,體育好也可以;籃球不好,冰球好也可以;體育和成績都不好,朋友多也可以。。。反正你隨便在哪一個方麵有特長老師和家長就重視你這一點長處從而加以鼓勵和培養。我想大部分人總能夠找出一點自己比別人強的地方吧。而且,對於那些打擊別人自信的行為學校是禁止的。記得有一次考試考完後我問一個同學他的分數。這在我們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吧?你知道他對我說什麽嗎?他說“你在這樣我就告校長。” 當然了除了缺乏自信之外,日本人超級臭美也是原因之一吧。我的很多日本朋友都說日本應該是世界上最臭美的國家。其實這句話是我女朋友的原話。不但但是給自己臭美,可以說日本人的“臭美”表現在了每一個方麵。從食品到建築,什麽東西都很“臭美”。當然這就不是本章的內容了。 日本人對名牌的瘋狂追求和他們強大的經濟實力也就造就了日本那多如牛毛而且雄偉壯觀的名牌店。在日本的頭幾天我和桃子去逛神戶的一個高檔商業區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大概三四層樓高的LV店,覺得很大(至少比現在北京國貿的LV旗艦店大一倍)。

神戶店。夠大了吧! 但是桃子說“這樣的是一般的,你去東京看看就明白了。”後來我到了東京原宿(Hirajuku, 注:日文裏R發L的音,所以應該讀hi/la/ju/ku)就真的明白了¬¬¬¬¬¬--------¬¬¬¬¬¬¬¬¬¬七八層樓高的LV。據說銀座店比這個還大。而且,在同一條街上,巨型的名牌店一個挨著一個,真是氣勢恢宏。

和原宿店比起來,神戶店真的不算什麽。。。。

Emporio Armani

這個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Dior店,開業的時候Paris Hilton, Beyonce這樣的重量級人物都來捧場。這家店在晚上的時候就像一個巨大的水晶三棱柱,絕對是原宿街頭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Polo Ralph Lauren

Polo的標誌的由來。

我想這就應該也算是世界上最大的TODS了。 記得我以前去倫敦Harrods(Harrods全英國公認最高檔的商場,不過好像中國人一般比較喜歡去Selfridges & Co)的時候覺得Harrods挺吊,到了日本之後就發現,隨便找一個商場就比Harrods強。。。。。。。。。。。

London Harrods

Daimaru日本到處都是的連鎖商場,很有曆史。這一家在神戶。

Daimaru內部一腳。Tiffany & Co 加上Pucci.

大阪的一家商場,忘了叫什麽了。

這家商場的內部。。...

我在日本最喜歡的一家商場原宿 OMOTE SANDO HILLS



這是一家電話吧。電話吧裏麵都是一個個的小房間,每個房間裏麵有一部電話。男人就付錢進去。進去幹什麽呢?等著。等著女生打電話進來。女生是怎麽知道要往這裏打電話的呢?

在街上,就有人向女生發這樣的餐巾紙或者是吸油紙的廣告。圖上麵隻有那個黃色的吸油紙上麵是這類的廣告。如果女生想掙外快了,就打這個電話。電話就會被接到電話吧的某個顧客的房間裏去。然後其它的事情,電話吧就不管了。。。。。。。。而且這還隻是非職業的,職業的可以去職業按摩院。

這是一本按摩院的廣告中的一頁。在日本這樣的按摩院有很多。而且十分歡迎女學生。在這種按摩院工作的日薪一般在3萬日元以上(150磅, 2100人民幣)。月薪80萬日元(4000磅,54,000人民幣)以上。但是這在日本也絕對不是一個光榮的職業,日本雖然開放,但是也沒有到一個笑貧不笑娼的地步。所以幹這種事的女生在人數上來說雖然很多。但是要說比例,8%都沒有。

外套7磅(98人民幣)購於二手店,馬甲4磅(56人民幣)購於二手店,褲子150人民幣。所以這次去日本之前我跟本就沒有購物的打算,所以基本上除了一張上限為350磅(4900人民幣,70,000日元)的信用卡之外基本上就沒有帶什麽錢。(在中國我花錢,在日本她花錢。所以這次的吃,住,行,玩我都沒花錢)可是我到了日本以後就後悔了,因為值得買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你能抵擋住這樣的誘惑嗎?東京原宿的一家專門買牛仔褲的店。不好意思,名字沒記住。。。。。。。於是我那沉睡了多年的購物欲終於被喚醒了。而喚醒我購物欲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因為衣服確實好看。由於日本人那強大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這裏便成為了世界各大各小品牌的必爭之地。桃子就跟我說過: 你在意大利能找到最新最全的Gucci,在法國能找到最新最全的LV, 在英國能找到最新最全的Burberry,但是所有牌子最新最全的東西你都能在日本找到。

Emporio Armani

Channel

Dolce & Gabbana

Hermes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日本人很喜歡修身的衣服,所以在這裏買的衣服大都建材良好,適合東方人的身材。

隨處可見這樣年輕的上班族。雖然身材不一定都那麽好,但是優良的剪裁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缺陷。所以這裏的Tommy和英國的Tommy不一樣,這裏的Levis和英國的Levis不一樣。。。。。。。。基本上隻要到了日本的東西,就一定要為了迎合這個高標準的市場作改進。當然了,跟中國的也不一樣。感覺真是看到什麽想買什麽。

在大阪梅田的一家Tommy Hilfiger店,注意看這兩套衣服的剪裁。國內的Tommy一般都隻買休閑的,根本就不賣Fashion的。昨天我在網上查到的資料也證實了我這一觀點。“Foreign luxury retailers also have established R&D facilities to refine their products to meet Japanese consumer standards,” (國外的奢侈品製造商們也專門(在日本)成立了R&D機構來完善他們的產品從而來達到日本的消費者標準。)Major Foreign-owned Companies in JapanCompany Name EstablishmentAlfred Dunhill Japan 1976Zegna Japan 1977Brooks Brothers Japan 1979LVJ Group 1981Gianni Versace Japan 1981Georgio Armani Japan 1987所以有些歐洲名牌的有些產品是他們的日本分公司做出來然後再賣到世界各地的。比如說LV日本係列。

左手邊的那個。當然了,也有很多是不賣到別的地方的。。。。。。。。。。。。。。。資料來源:日本外貿組織官方網站
日本外貿組織官方網站相關頁麵
同時還有大量的日本國內的品牌,衣服相當有特點,而且質地良好。很奇怪的一件事就是我在日本逛了這麽多地方。竟然沒有看到風靡歐美的日本品牌Evisu的專賣店。而且在大街上好像也隻見過一次。然後問了才知道,原來這個牌子在日本並不是那麽的受歡迎。。。。。其實想一想也不難理解,有這麽多的個性選擇。何必要花那麽多錢去買一個那麽“普通”的牌子呢?

神戶三宮的一條商業街,年輕人喜歡去的地方。

這條街裏麵的店。其實這裏的感覺有點像北京西單商場樓上。。。。東西就不一樣了。這裏買的大都是日本的本土品牌,或者是像Puma, Kangol這樣年輕人喜歡的牌子。不過也偶爾也會看到Hermes之類的東西。

之前看到有人問這種衣服,我就是在這條街上看到的。比這件好看的有很多。當時還試了,效果很不錯,很收身。可惜就是對我來說太貴了。我記得好像是三萬多日元吧。(150磅以上,兩千多人民幣)在日本沒錢,就跟一桌山珍海味擺一個餓極了的人麵前,但是因為手腳被綁住了,隻能看不能吃的感覺沒什麽區別。哦,對了,還能聞香味。這第二個原因嘛,就是在日本我的靈感和好勝心被大街上的型男靚女們充分激發了。如果你要我說日本人最大的一個特點是什麽。那我肯定會告訴你是他們的“拿來主義”。魯迅先生早年曾留學日本,不知道他所說的拿來主義是不是跟日本人學的。日本的拿來主義可是有曆史的。從1400多年前的聖德太子開始,日本就5次派出遣隋使,到中國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據我女朋友說,就連日本那出名的武士道精神也是跟中國學的。而明治天皇的明治維新更是把這種精神發揮到了極致。我記得當時看Last Samurai(最後的武士)的時候,對一句台詞的印象特別深。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們的天皇對所有外國的東西都很感興趣,請來了德國的工程師,荷蘭的建築師。。。。。。。當然,還有美國來的勇士”。雖然是電影,但也的確客觀的反映了當時的日本隊國外先進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工程技術的如饑似渴。被中國人所熟知的伊藤博文早年間就曾赴英學習先進的海軍技術。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日本的國力開始騰飛。不過我還是覺得二戰戰後的日本更能說明這個問題。很多人都知道戰後日本便對美國奉若神明,活像美國在亞洲的一條忠心的哈巴狗。把崇洋媚外這四個字用在當時的日本人身上號不過分。他們就是這樣“崇洋媚外”的像美國學習各種有價值的東西。但是你想過沒有,這“崇洋媚外”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智慧阿!想想吧,美國在日本的頭上扔了兩顆原子彈阿! 多少無辜的平民百姓被突如其來的災難所吞噬。你說這些死者的兄弟姐妹,他們的子孫後代有沒有理由仇視美國?有沒有理由反美?有沒有理由抵製美貨?難道你能說沒有?!但是他們就有勇氣來正視自己的失敗,不說美國使用原子彈這種卑鄙下流沒有人性的手段來贏得戰爭;他們就有智慧來撫平自己心中的愁恨,不去燒美國國旗,砸美國車,打美國人,抵製美貨;他們就有能力去地下自己那曾經高昂的頭顱,不去指責美國沒有曆史,變態,文化墮落。如果臥薪嚐膽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話,那麽日本人也把這一點學的很好。如果隻是是單單隻向國外學習的話,日本也絕對不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他們是學東西,不是抄東西。把本質和精髓學到了之後更會加以改進,加入自己的元素,從而變成適合自己的東西,這樣以來,適合他們的東西就變成了他們的東西。這一點從他們的style上麵就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很喜歡的這個男生的style, 很男人的感覺,而且很有特點。

很有日本特色的女生而且,他們並不是說學來了別人的東西就把自己原有的丟在一邊。對自己的傳統也十分珍視。比如說 ¬¬¬¬¬¬¬¬¬¬¬¬¬¬¬¬¬¬¬¬¬¬¬¬和服(日文叫著物 讀Kimono)。以前認識桃子之前一直以為日本人隻有在那些很正式的場合的時候才會穿和服。正是她的出現糾正了我這一錯誤觀點——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就穿的和服。而我見到她的地方是在北京Propaganda(北京五道口的一家Club)。

地鐵上穿和服的老太太。在日本經常能在大街上看到穿和服的人,但是以中老年人為主。但是現在和服在年輕人裏也開始流行起來,特別是在京都。能看到很多穿和服的男男女女。

京都大街上一個穿和服的少婦和一個老頭走在一起。。。。。。。。。和服也分很多種,有正式場合穿的,也有平時休閑穿的。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麵料,顏色,以及“腰帶”。平時穿的和服一般都是用布做的。顏色單一,就算有點綴也很簡單。

我的一個朋友,她身上穿的和服就是典型的休閑和服。而且注意看她的腰帶,很簡單。正式的和服麵料光鮮,而且大多色彩絢麗。

我女朋友的妹妹成人式的時候拍得照片。(不是我拍的)還是注意看她的腰帶,看出來了有幾層嗎?因為沒問她就把她照片發上來了(問她她肯定不同意),所以還是把臉遮起來吧。。。。。。。。

再從後麵看看,複雜吧!一般穿這種正式的和服要3個小時,而且一定要別人幫忙。我女朋友成人式的時候3點鍾就起來穿衣服。而且這種正式的和服很貴。我女朋友說這一套衣服大概要50000人民幣。和服除了外衣本身之外還常常和外袍一起穿。

一般的外袍。

我們學校國際文化節的時候Japanese Society時裝表演時穿的衣服。她身上穿的這件外袍就是冬天結婚的時候穿的,是棉袍。不要以為隻有女人才可以穿和服,其實男人也穿和服。而我去京都(日本的古都,擁有中多的寺廟和神社以及皇宮,是和東京並列的日本旅行的必到之處)玩的時候,受到那裏氣氛的感染,決定自己也要來一套行頭,以便更好的融入這座曆史名城。就像我前麵說的,和服一般特別貴。就連租一套也不便宜。

上麵可是明碼標價,和服8400(42磅,588人民幣)。怎麽辦呢?好在我又找到了我熟悉的二手店。在日本二手的和服要比新的便宜的多。我買的這一套:和服,外袍,腰帶加上鞋子一共隻要5800(29磅,401人民幣)。比租一套還便宜不少。等回家我女朋友的爸爸看了這套和服的時候說這一套新的可能要幾十萬(1000磅以上,15000人民幣以上)。

傳著和服的確更有京都的感覺,但是真不舒服,特別是腳。草鞋穿的真難受。我最開始的時候還沒有買襪子,結果走在街上冷死。不得不去買襪子。買男式襪子的店還真不好找。最後還是在一個製和服的裁縫店才找到的。店主是一位老太太。當她知道我是中國人的時候便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折扣,而且還送了我一個掛外袍的鉤子。當時她對我說了一句話“你穿和服比日本人穿的都好看,所以這個鉤子是送給你的紀念。我們日本對中國人其實是很熱情的。所以請不要對我們這樣,好嗎。”

就是胸前這個青色的鉤子,據說也很貴。恩,回頭看看發現剛才有點發散的過頭了。正是因為他們的“拿來主義”和“撿了芝麻不丟西瓜主義”才有了這麽多讓我自愧弗如的Style; 這麽多能夠激發我靈感Style。如果我們中國的“臥薪嚐膽”不知道在什麽時候被日本人偷走了的話,我願意做我們中國人的俠盜,把它偷回來還給每一個失去它中國人。。。。。。。

我們家Honey桃子在她們大學(神戶鬆蔭女子大學)畢業晚宴上穿旗袍出席。想想,在自己大學畢業晚宴上穿旗袍的意義大呢,還是在日本的和服之鄉京都旅遊的時候穿和服的意義大呢?

我女朋友房間牆上掛的中國國旗。

這是我這個帖子的第一張照片。我把它放上去,是想說明我跟日本人有很多合作。所以了解他們有資格來寫這個帖子。如果你覺得這套舞是我為日本人做的事的話。那麽我就多放兩張照片上來。這四個人裏麵除了我之外全是日本人。整套舞的結構是這樣的。

先開始是日本人的齊舞。看後麵站著的那個人就是我。

然後是中國人的獨舞。然後最後才是中日合作的齊舞。好現在我來告訴你我給日本人展示了中國人的什麽品質。我為我的祖國作了什麽。第一,這套齊舞完完全全是我自己編的,創意和編排受到了我的隊友(那三個日本人)和觀眾很大的肯定。所以,我向日本人和那天所有到場的各個國家的人展示了中國人的創意。第二,我領導的訓練,嚴格而又高效,對每一個動作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同時在這樣嚴格的訓練同時不停的鼓勵隊友,保證了全體的士氣。所以,我向日本人展示了中國人認真地敬業精神,已經國際領導能力。最後其中一個叫Ranmaru的人對我說“你是我這一生唯一真正的老師。”第三,在表演之前,我怕我被別人當成日本人。所以專門花了半天的時間做了1套長達36頁(照片)的Power point Slide。在他們表演的時候後麵顯示的是日本國旗;我表演的時候後麵顯示的是中國國旗,明明白白的告訴每一個人:我是中國人!而且我做出來的power point slide和音樂完美配合。充分向各個國家到場的人展示了中國人專業的舞台效果製作。第四,在我表演的時候,DJ以為他們表演完了就是全部的演出都完了所以到我表演的時候就把音樂停了。我當時一個人站在台上麵對台下的上千名觀眾沒有荒亂,而是叫DJ把音樂再重放一遍。然後拿起話筒對觀眾說:"it's just some technical problem, don't worry about it, we sort it out." (隻是一點技術問題,別管它,我們來對付它)然後站在台上去freestyle了剛才日本人跳過的曲子。然後才開始了我自己的Solo。充分像各個國家的人展示了中國人臨危不亂,化危機為轉機的心理素質。最重要的是——我的獨舞比他們的齊舞得到了更大的掌聲,受到了更大的歡迎。告訴了到場的每一個人。中國人做事比日本人做的更好!而且,我認為現在我做的這件事,就是我為我的祖國作的最重要的的事。去了了解,去學習,然後回來告訴每一個中國人。如果你把日本視為敵人的話,那麽你應該尊重你敵人,學習你的敵人。因為你的敵人永遠是你最好的老師。你覺得我的回答你滿意嗎?現在發現喜歡到處拍照片真是個好習慣,說什麽都可以拿出來證據。。。。。。。Nageda竟然那麽認真的回貼,先感動一下~~然後接著問,日本鴨店是不是還挺popular的,而且有些男生外型比明星還出色,因為朋友告訴我說,經過某條街的時候,如果是單獨的女性,他們會上去攀談。就算有人被女人包下,那女人也覺得挺自豪的,因為顯示她們有錢,而且男生又帥 對於鴨店怎麽樣我還真不知道。我在日本唯一一次接觸到有關鴨的信息是我在東京的時候。當時我,我女朋友,她妹妹,和她妹妹的男朋友在東京中心區閑逛。結果我看到了一個這個

我是大車迷,當然不放過。車裏麵座的是一個30歲左右的大帥哥。當時我女朋友告訴我他可能是一個鴨子。因為在日本大部分開法拉利的年輕帥哥都是鴨子。。。。。。。。。。。這就是我對日本鴨的唯一了解。。。。。。。。

大阪東梅田地鐵站附近的一家日本品牌的男裝店。

神戶三宮的一家商場裏麵的一家女裝店。我很喜歡這種style,野性加性感。可惜這套衣服的精髓在正麵。沒辦法,衝進店裏去拍店員要走比在路上拍行人對臉皮的要求高的多。

也是在神戶三宮的同一家商場。也不是我想拍他的臉,拿起照相機時他正在疊衣服。這個畫麵正好是他抬起頭的一瞬間。

Dior的店員,當時看到他時他正在用手機給自己的店麵拍照。本想來個黃雀在後,搶一張正麵。可惜我的黃雀太慢,等準備好下嘴的時候螳螂已經轉身了。

再發一次她的,雖然發過了,雖然根本就看不清楚,但是還要發。看不清楚的原因是因為她有型到了我沒有勇氣拿起照相機。而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勇氣也就在我按下快門的同時就立刻消散,於是我的手便失去了穩定照相機的力量。哦,對了,忘了說這家店位於大阪梅田Hep Five一樓。對於Hep Five這家店我不得不多提兩句。她是我見過的最有型的商場。

裏麵的工作人員。Information?

內部的巨型鯨魚。準確的說是一比一的抹香鯨模型。懸掛在商場的內部,作為該商場的震場之寶。

這張是從上麵拍得全景。

另一個大特點¬¬¬ - 頂部的摩天輪。雖然沒有London Eye那麽大,但106米的高度所帶來的寬闊視野絕對是London Eye所望塵莫及的。這樣的設計出現在日本才是最合情合理的吧。因為可能全世界屬他們最清楚隻有站在巨人的肩膀的上才看得最遠的道理。(因為在日本的時候的時候最常去的就是這個地方,所以每次都想以後還有機會的,以後還有機會的。。。。結果到現在也沒自己拍到她的全景,也就隻好暫時在網上找一張代替了。)最後一個特點就是:個人意見,這裏可能就是全世界型男靚女密度最高的地方。無論你是男是女, 買杯可樂坐在門口坐一天絕對不會嫌悶。 恩,說道這裏不得不提到我這次拍偷拍的兩大遺憾。一個是大阪梅田的一家西裝定製店的一個店員。太有型了!我至今都記得他那挺拔的鼻梁和銳利的眼神所帶給我的震撼。也正是因為這久久不能平息的震撼,我根本就沒有勇氣去抬起拿著照相機的右手。另一個正在做最後開業準備的時尚商店的店主。當時,她正在和另一個店員一起搬一件家具。隔街相望,黑的主色調和紅的高跟鞋把她那高挑的身材和無雙的氣質完美的展現了出來。她肯定是店主!在那一瞬間,我甚至忘了我當時是在跟我女朋友的媽媽和姥姥走在一起。如果我會說日語,我就可以解釋準備做的奇怪行為。然後就馬上深處我那三倍變焦的鏡頭,把那副街頭移動的風景定格下來。可惜我不會。女朋友家人對我的印象當然更重要。。。。。。。。其實要理性考慮的話我更適合在英國買衣服或者是在中國買衣服。為什麽這麽說呢?我買衣服從來都是一個人去。每一個人的時間都寶貴,不想浪費朋友太多時間。因為我買衣服是在是很急人。可能是因為手中的錢太少,所以就特別珍惜。這就形成了我買衣服超級挑剔的習慣。1。一定要100%滿意,否則再便宜也不買。2。一定要100%便宜,否則再滿意也不買。

帽子H&M7.99磅(112人民幣)圍巾北京秀水街20人民幣馬甲二手店4磅(56人民幣)襯衣H&M 17.99磅(252人民幣)而且更壞的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去名牌店,試很多根本就沒打算買的衣服。目的隻有一個,告訴自己,自己可以做到什麽程度。有一句話叫“夢想有多遠,你就可以走多遠”在大部分情況下,我認為這句話是錯的,但是除了style方麵。去試那些名牌的目的,就是提升對自己的要求。但是這樣做有一個前提,就是我要好意思這樣做。在英國,我沒什麽不好意思的。反正也沒人理我,自己拿了衣服隨便試,不麻煩別人。在中國我也沒什麽不好意思的,反正那些名牌店的店員也很名牌。記得有一次在王府飯店逛Hermes的時候。聽到裏麵的店員在議論我穿的air force能否說明我不是她們的潛在客戶。但是在日本,我真的不好意思。當你走進店裏,每一個看到你的店員都會對你用十分柔和的聲音說,歡迎光臨。隻要這個店不是特別的繁忙,一般都會有一個店員馬上過來站在你的身後。在很多情況下,隻要你的眼睛在一件衣服上麵多停留一下,他馬上就會用眼神問你“要不要試一下?。”當得到了你的肯定回答之後。他會問你的想要的尺碼,或者,猜測一個你想要的尺碼,然後等待你的肯定。這種猜測一般都很準。之後他就會輕巧而又迅速的把衣服拿下來,解開扣子,站在你的身後,撐開,等待著你把手伸進去。接著馬上閃到前麵來,幫你整理好效果。最讓我佩服得是,他們整理出來的效果,每次都是我想要的。如果你不滿意,很多時候他們會自作主張的拿過來一件給你看。很奇怪,他們每次拿來的都是我願意花時間試的。麵對像我這樣不會講日語的顧客,他們也總是用著那蹩腳的英語加上肢體語言努力的和我進行交流。麵對這樣的店員。我真的做不到。我真的不能明知道自己不會買還要去浪費他們的努力和真誠。如果真的那樣做了,我就是個禽獸。所以後來回英國之後看看,其實我在日本買的那幾件衣服的性價比並不是特別的高。更不好的是,慣性把我那被日本時尚喚醒的購物欲帶回了英國,而我對性價比的堅固防線似乎也沒有從日本服務的狂轟濫炸中恢複。結果到英國的第二天,便殺到附近的購物中心去幹了一天不理智的事情。在回家的公車上,望著自己提的大包小包時,感受到的並不是滿足欲望的快樂,更多的則是對自己下個月生活的擔憂和對自己不理智的自責。回到家以後,隻有靠著鏡子麵前的孤芳自賞來占時的逃避現實生活所要麵對的壓力。不過後來想想,便釋然了。以前覺得,現在還在上學,沒有錢不是我的錯,現在的艱苦生活是以後的精神財富。但現在覺得以年過20,自己就完全應該對自己的貧窮負責。因為學習沒有時間掙錢完全是懶惰的借口。但願我下次再去日本的時候,能夠坦然的去享受日本服務。最後,作為時尚篇的結尾部分我就來介紹一下在日本比較常見的幾種style吧。從最常見的開始。上班族。日本人對著裝的嚴格要求是有傳統的。這要求甚至都已經到了變態的程度。你夏天在機場應該就可以看到穿西裝的日本人吧。不管多熱,隻要在外麵見人,他們的西裝都是不會脫的。據說日本政府想改變這一傳統。(因為浪費能源,大夏天穿西裝。。。。。。)首相和內閣帶頭在夏天的時候隻穿襯衣。不過日本人好像對他們政府的號召並不敢冒,照樣大夏天穿西裝。好在我是春天去的,看不到這令人不知道說什麽好的景象。但是西裝和各種個樣的製服確是大街上最常見的裝塑。

地鐵中匆匆走過的上班族。

在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我的相機是打到運動模式的。

在日本穿成這樣的就是正在找工作的。因為現在我的女朋友也在找工作。她告訴我,在日本,找工作的女性一律是,黑色套裙加黑鞋黑包黑頭發,頭發還不能披著。學生眾所周知日本學生一律穿校服。但不知道是我運氣不好,還是現實和想象的偏差太大。日本學生的水準低的驚人(style)上。

在大阪城時拍到的,她們應該是正在享受畢業旅遊的初中的畢業生。

男的更加慘不忍睹。這些當然是算比較差的,但是好的也真沒有好到哪裏去。真不知道她們到底是用了什麽魔法,把這些學生變成大街上的型男靚女的。不過到了高中就會不一樣。

這個就應該是高中生。在日本,有的高中已經可以染發,化妝了。據女朋友說很多女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變化的。當然,真正蛻變還是在大學。一隻隻美麗的蝴蝶破繭而出,化為天空中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日本的大學一般是沒有校服的,但是這家大學有。這是神戶的一家女子大學,以美女多而聞名。其實很多人更關心的是他們的製服而不是學生身份本身。由於日本校服本身的魅力和AV界的大力宣傳。日本校服,得以在海內外聲明遠波。但是可能因為已經過時了吧,在日本很少有人把校服當時尚了。

但是還是被我抓到了兩個。說完製服該說fashion了。在日本,說不清楚是style群在影響雜誌還是雜誌在影響style群,甚至也說不清楚哪個的影響力更大一點。反正雜誌是一直在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

比如說走成熟知性style的女人(攝於大阪新齋橋)看這類雜誌

Miss, Classy…………….

走黑皮加黃毛路線的人應該看Vivi (vivi就是顏色鮮豔的意思)。別看我給這種style起了個不太好聽的名字。我個人還是挺喜歡這種style的。(攝於大阪梅田藝術劇場。)在日本,尤其是大阪。這樣style的人很多。

像這樣的style的人(我說的是右邊的那個)一般看LanLan或者JJ。其實大家看照片的時候也可以注意以下他們的發型。發型其實很重要,而日本的發行也確實做得好。可惜由於我個人比較不重視,發型,所以就沒有專門去拍。這不能不說是此次偷拍的一大遺憾。對於她們燙法之複雜,花樣之繁多的發型你可以盡情的發揮你的想象力,說不定你到日本一看,她們做到了你想不到的。

Vivi, CanCan, JJ

LanLan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就是在這些雜誌裏麵。關西和關東是分開的。東京人喜不喜歡大阪人我不知道,但是大阪人肯定是不喜歡東京人的。最主要的原因有就是東京人一不搞笑二不熱情。我在和我女朋友的姐姐(她們家肯能有中國緣,姐姐曾經留學台灣,中文也很不錯,就連妹妹也是個中文天才,我在日本的期間,她的中文比我的日文進步的還快)聊天的時候了解到了更詳細的信息。她是大阪人,但是已經在東京工作了兩年了。她告訴我在東京從各個地方來的人太多了,所以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一層麵具。人們更多的關注的隻是自己的事。但是真正在東京土生土長的人就不一樣,他們還是很熱情的。然後我頓時就明白了所謂東京人的冷漠是怎麽回事了。熱情是需要自信的。從日本其他的小地方來的人在東京這紙醉金迷的地方,看著那麽多比他們有錢有勢有地位有品味的人的時候還能有多少自信呢?而其中的一部分人通過自己的多年努力使自己脫胎換骨之後。那種因為缺乏自信的冷漠早就已近侵入他們的骨髓,很難再被逼出去了。在到東京之前,我女朋友說東京人就是鄉裏人。我覺得那純粹是她的感情用事。不過自己到了東京一看。東京的style果然沒有大阪,神戶好。說了這麽半天都是再說女人的style,男人的style呢?說實話,在style方麵,整體來說日本男人不如女人。如果日本的女人是世界上最溫柔的話,很多男人在外表上都太過“溫柔”了。

這張照片裏是一男一女。

普普通通的日本小男人。用我女朋友的話原話講“日本男人都不是男人”。但我知道她這句話在很大成度上是給我麵子。她還開完笑得裝起日本男人來,微駝著背,嘴裏叼一根煙,然後四處張望:“女人!女人!”,然後她又裝起中國男人,兩隻手放在眼睛上作眼睛狀,然後低著頭說:“學習,學習”。。。。。。嗬嗬,她當然會有這樣的印象了。在日本,從下到大讀的都是女校。見男人的機會大概也就是在大街上吧。

不過在日本的大街上經常會有這樣的男人,就是站在街頭尋找獵物。在中國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校園裏當然看到的都是中國的大學生了。

你能說這樣的男人看起來不男人嗎?再說了,男人不男人又哪裏是憑外表可以決定的!如果日本男人都不男人,怎麽會有日本現在的富強。盲人摸象!在我們張著嘴巴大談某個國家怎麽怎麽樣的時候,又能有多少人避免盲人摸象呢?可能沒有吧!當然我也包括在內。但是誰又能說盲人摸象是沒有意義的呢。就看摸回來的是什麽東西罷了。如果去一趟國外,看到的全是別人不好的地方。除了回來做做茶前飯後的談詞之外又能有多大意義呢?還不如多看看別人好的地方,多看看比自己強的地方。意識到差距,學習到方法,然後迎頭趕上來的比較有意義。最後放上幾張日本cosplay的照片來以一個比較輕鬆的方式結束我的日本之行時尚篇吧。但是千萬不要以為這個很常見。

在去原宿的路上,看到了這幫人。。。。。。結果剛從原宿地鐵站走出來不到50米就看到









轉自:
http://powerapple.com/modules.php?name=for...767&start=0
by:Lord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