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貼】俄羅斯一直把中國人稱為契丹人

(2007-05-07 17:37:38) 下一個
【轉貼】俄羅斯一直把中國人稱為契丹人

【正文】

相當多的西方語言稱中國為China(英語)、Chine(法語)、Kina(瑞典語)、Sina或其變體。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最常見的說法是“秦”、“契丹”、“絲”、“赤那”等,以往也被稱為“茶”和“昌南”,但這兩種說法已經被否定。

有曆史學家考證後認為為China、Chine、Kina、Sina等詞匯來自“秦”的音譯。這裏的秦不僅指秦朝,而且也指西周和東周時期的秦國。在絲綢之路出現之前,秦人通過當時的玉石之路來與西方人進行貿易往來。

俄語稱中國為Китай,這是源於“契丹”一名;由於遼朝和西遼自9世紀至13世紀長期是中亞的霸主,所以在此期間興起的斯拉夫語族和突厥語族諸民族均以契丹為遼朝及其以南的宋朝等中原政權的代名詞。現在仍有十幾個國家將中國稱為“契丹”:斯拉夫語國家(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稱中國為 “Khistankia”;突厥語國家(中亞各國)稱中國為“Kaitay”、“Kathay”、“Hatay”、“Katay”;西亞國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稱中國為“Katay”、“Khatay”。

另有看法認為China等名稱是來源於“契丹”這個名字,因為宋朝時的歐洲與中國的貿易都是通過中國北方的契丹民族而轉手,歐洲人因此而把“契丹”和契丹人所經營的貨物的來源地相混同;但China一詞的出現遠早於宋朝,拉丁語詞匯“Cathay”則來自奧斯曼土耳其語的“Kathay”一詞。

據說,中國在古印度語梵文是cina、chinas,在希臘語是 Sinai、Serica,在古拉丁語是Sinae。但古印度人和希臘羅馬人的“cina”等詞究竟何指,目前沒有定論。古印度典籍最早提到“cina” 是公元前10世紀(有的學者提出是公元前5世紀和公元前15世紀)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有學者認為“cina”是指西周的秦國,(1655,Martini.Martin),但也有學者認為指古蒙古部落戎狄,sino為赤那之地的音譯(意思是狼)。“cina”更可能為古印度人對東方國家的稱呼而不是特指中國。

古代中國在中亞另有一別名“桃花石”Tabgach,據研究,可能出自長期統治中國的鮮卑拓拔部的名字。

還有觀點認為英文中的“China”是來自瓷器china,而瓷器一名又是得自“昌南”,即中國古代瓷器的主要產地之一。但事實是,China首先指代的是一個東方國家,用china來指代瓷器則是晚近的用法。

“China”一詞在今日西方人的日常使用中通常泛指中國地區,不一定特指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或澳門,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還不包括西藏。國際廠商和品牌一般使用在列表前標示“國家和地區”等方法來彈性解決這個問題。

在日語中,原來很少稱中國為“中國”而直呼各朝代名。從10世紀開始,日本本州西部山陽、山陰地區也叫做“中國地方”,當時日本分為“近國”、“中國”和 “遠國”。日本自明治維新起,借用佛教經典中的稱呼“***(Sina)”來指稱中國。這種稱呼逐漸帶有貶義。二戰結束後,日本外務省自頒布通知書禁止使用“***”一詞稱呼中國,而“***海”等在現在的日本已經演變稱日文名詞,改用片假名拚寫。不過因為同樣使用漢字,一部分日本人認為“中國”或“中華”這些稱呼是在刻意讚美。

此外,自古有些文化優秀的民族,每視其本國為世界之中心,故自稱“中國”,對他國則稱“邊國”。在印度, Madhya-deśa音譯是末睇提舍,意譯即中國,原本是指位於恒河中遊的地帶,古稱為拘羅國土,此地即是婆羅門文明之中心地,婆羅門教於此地區建立其堅固之基礎,又稱為婆羅門國、雅利安邦。及至佛陀時代,中國則大抵指以摩揭陀、憍薩羅為中心的區域,佛陀即以此一地區為行化重心,當時此地在政治、文化等任何方麵皆成為印度新興勢力之中心,為了有別於婆羅門教之“舊中國”,故也稱其為“新中國”。另據賢愚經卷七記載,“中國”又指羅悅祇、舍衛、王舍城等地,其數眾多,不能具說。故在佛教與佛典中的“中國”,指的是有正信佛法弘化的國家與區域。於是而有中國難生,如來難遇等等的說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somorjay 回複 悄悄話 Khatay.
Silard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