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張藝謀的電影(圖)

(2007-10-17 20:33:30) 下一個

(下麵這篇是數月前寫的,現在拿出來改動一下,曝曝光)


朋友知道我看電影像挑食那樣的“挑”,幹脆就拎了一大包從國內帶來的電影碟片放在我家讓我自己慢慢選著看吧。第一個引起我注意的就是《國際大導演張藝謀最新電影作品專輯》。說是“最新”,其實老的到
1984年了。說是張的電影,有的和他並沒有關係。大部分是他導演的片子,也有是他主演和攝影的。有的以前看過,有的是這次才看的。以下是按時間順序將和張藝謀有關的片子一一列出(《滿城盡帶黃金甲》是我另外一並加上的):

1984:《黃土地》
1987:《老井》,《紅高梁》
1988:《代號“美洲豹”》
1990:《菊豆》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2:《秋菊打官司》
1995:《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1996:《有話好好說》
1998:《一個都不能少》
2000:《幸福時光》
2003:《英雄》
2004:《我的父親母親》,《十麵埋伏》
2006:《滿城盡帶黃金甲》,《千裏走單騎》

 《紅高梁(1987)》(張藝謀導演,薑文和鞏俐主演)這是張藝謀第一次導演的電影,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張藝謀的電影。影片中那帶著原始的土味兒,令人揪心的題材和影片中壯觀的場麵對自己所帶來的那種震撼至今還是曆曆在目,十分地清晰。當時有讚歎道,“喔,我們國家竟然也有這樣的電影!”

《黃土地(1984)》顯然是部老片。由陳凱歌執導,張藝謀攝影。張藝謀因此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最佳攝影獎、法國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五屆嚇威夷國際電影節東方人柯達優秀製片技術獎。原來的印象裏這類“土”味兒的電影是從《紅高梁》開始的,其實在《黃土地》裏就有了。自己曾坐火車去過西安,見過那類似的黃土地。火車從東往西走了幾天,上了一個台階是一大片,再上一個台階又是另一個大片黃土高原。兵馬俑都是土製的,可想而知,走到哪,到處都是個土字,土得過贏。

《老井(1987)》由吳天明導演,張藝謀主演。張曾為此獲得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最佳男演員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最佳男演員獎。

電影講的是太行山中一個古老落後的老井村,祖祖輩輩打井汲水,留下了一個個的幹窟窿。找水打井成了當地村裏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日常話題和生活內容,為此還犧牲了不少性命,甚至還和臨近的村民發生了械鬥衝突。一方稱井下的水源是屬於他們的,要填井不讓另一方的村民用。而老井村則從茅房裏抬出石碑作為證據說這井本屬他們,現在有權重新啟用。毆抖眼看失去了控製,張藝謀一頭鑽入了井口掉入了下去,打鬥嘎然而止。。。我從小在城市長大,也有幸在年幼時在父母的老家農村生活過兩年,對農村的日常生活十分地清悉。電影中所描述的一切都好象是自己親身經曆過似的。簡單、真實、親切和感人。

《秋菊打官司(1992)(張藝謀導演和鞏俐主演)是另一部描述鄉村生活的故事片。據說除了鞏俐外,都是群眾演員。而且很多鏡頭都是在當事人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偷拍的。啟用從沒拍過戲的群眾演員顯然能到達原始和真實的效果,但要讓他們演出戲來卻需要點本事。由此可見張藝謀導演才華的與眾不同之處。 

如果說《秋》顯出張是導演群眾演員的高手,那由他導演的《一個都不能少(1998)則將他推到了一個無以比擬的位置。影片中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自己演自己,沒有一個專業的演員。影片拍得真摯、流暢、感人。即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硬漢看了這部電影恐怕都難以逃脫掉眼淚的“下場”。

《菊豆(1990)》(由揚鳳良和張藝謀導演、鞏俐主演(這是一個在舊時代裏一對男女偷情的愛情悲劇片。從頭至尾影片將觀眾的心緊緊地揪著去和主人公們一起體驗和經曆他們的每一個細節,並為著他們的命運七上八下。情和理的搏鬥,激情和殘忍的交織,悲壯可泣。故事是老的,發生在遙遠的過去,可卻難以忘懷,即使生活在現代的社會裏。 

 

 

《代號“美洲豹”(1988)是張藝謀的對娛樂片嚐試,由鞏俐和葛優等主演。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色彩華麗。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1995)》黑幫片。

《有話好好說(1996)都市題材。

《幸福時光(2000)》黑色喜劇,由趙本山主演。

這些片子看看也沒什麽不好的,偶爾消遣一下,樂一樂。

《我的父親母親(2004)》由張藝謀執導和章子怡主演。另一部張的代表作,則是這次啟用了新人章子怡。影片簡單,卻很美。 

人們說《英雄(2003)》是張藝謀首次挑戰武俠片。後來《十麵埋伏(2004)》廣遭非議,被“陷入重圍”, 但在電影票房貢獻上,卻達到了頂峰。《滿城盡帶黃金甲》是我的一位台灣來的女同事推薦的,說是很好看。就我看來這類華麗,壯觀,輝煌滿地的大場麵大製作電影也反應了張藝謀的多才多藝,大有“好萊塢能出的我們也能出”的氣概。我本來就不迷戀這類的題材,也就沒有把他這類的電影太放在心上。

《千裏走單騎(2006)》由張藝謀編導,高倉健主演。故事很簡單,現摘引一段介紹如下:

“高田(高倉健飾)接到兒子健一患病的消息, 從所居住的漁村趕往東京探望。但多年來的父子隔閡使兒子拒絕見他。但高田仍然決定幫助兒子去完成他的心願。

高田獨自來到中國雲南, 在幫助兒子完成心願的過程中, 他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也結識了很多純樸善良的中國人。短暫的中國之行充滿了意外的經曆和從未有過的生活體驗, 這一切都使高田對兒子健一的內心世界有了很深的理解, 產生了強烈的父子共鳴。他完成了與兒子在精神世界上的彼此溝通, 也同時獲得了對親情與人生更多新的感悟。” 

故事的起因非常地簡單,但情節的發展卻一波三折,一環扣一環。每一個意外新環節的引出都出之一個“情”字,並以“節外生枝”的形式而出現。很難以相信大部的影片自己竟然都是眼眶裏含著淚花看完的。影片中中方演員除了一個實習演員外都是當地的群眾演員。可是影片幾乎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講,都十分的到位。老牌演員高倉健的功底自然不用提了。所有的群眾演員都讓人感到故事就發生在觀眾所目睹的現場。編、導和攝影都是第一流的。和以前張的代表作相比,發現每一個細節都使用得那麽惟妙惟肖,恰到好處,不可缺少。不知道這和剪輯有沒有關係。據說每一部好的電影都離不開一把“血淋淋”的剪輯用的剪刀。哪一個電影藝術家對自己花了很多心血而拍出的片段能忍心隨便地加以刪減呢?可出片後在電影院裏要呈現給觀眾的是一部片子的整體,隻有考慮到綜合的平衡,才能給人一種最佳的效果(怪不得現在很多DVD碟片都附有被刪減的片段)。如果說張以前的影片裏有的鏡頭會有讓觀眾有等待的感覺,那麽在這部片子裏卻沒有:有等待的鏡頭,卻沒有讓人等的感覺。《千裏走單騎》該算得上是張藝謀的藝術頂峰之作。

《紅高梁》起就一口認定自己是張藝謀的影迷。而在《千裏走單騎》之後有一種頭尾遙相呼應的感覺,完美無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elly 回複 悄悄話 I love many of his movies, especially the scenes, very beautiful and impressive. Maybe due to his background as a photographer.

Nice summary.

Have fun.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