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2008-05-13 00:54:26) 下一個
 英文名稱:Bach Cello Suites, Nos. 1-6

Yo-Yo Ma plays the prelude from Bach´s Cello Suite No. 1

Yo-Yo Ma plays the prelude from Bach´s Cello Suite No. 1. Inspired By Bach DVD no.1 "The Music Garden"

視頻http://www.youtube.com/watch?v=dZn_VBgkPNY&feature=related

【作品簡介】

  如果說巴赫被曆代的音樂家奉為大師中的大師,那麽他為大提琴獨奏寫的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品編號BWV.1007-1012)稱得上是經典中的經典。它是無伴奏樂曲中最早聞名於世的典範,在音樂結構、藝術魅力和思想深度上堪稱舉世無雙,自1901年被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大師帕布羅•卡薩爾斯慧眼發掘並介紹給世界以來,它們便成為無限意義的延伸,更被譽為演奏家技巧與修養的試金石,幾乎每一位大提琴家,在其藝術造詣達到一定境界時,都會努力將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為自己的保留曲目,在音樂會上演出並灌錄唱片。

  這套組曲的結構比較特殊。六首組曲中,每一組都由一首“前奏曲”(Prelude)和五首不同節奏、風格的“舞曲”組成。其中第一、二、三、五首“舞曲”沒有變化,依次是“阿勒曼德舞曲”(Allemande)、“庫朗舞曲”(Courante)、“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吉格舞曲”(Gigue)。第四首“舞曲”在第一、二組曲中是“小步舞曲”(Menuet),在第三、四組曲中是“柏雷舞曲”(Bourrée),在第五、六組曲中是“嘉禾舞曲”(Gavotte)。這些“舞曲”都是巴洛克時代盛行的舞蹈音樂,各自有其特殊的節拍要求。不過巴赫在這裏隻是借用它們的節奏,組曲本身並不是為舞蹈伴奏而寫的。


  六部組曲的每一部均由六個樂章組成,這些樂章多為古風盎然的舞曲。

  第一組曲為G大調,作品編號BWV.1007,包括:1.前奏曲,2.阿勒曼德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小步舞曲,6.吉格舞曲。

  第二組曲為D小調,作品編號BWV.1008,包括:1.前奏曲,2.阿勒曼德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小步舞曲,6.吉格舞曲。

  第三組曲為C大調,作品編號BWV.1009,包括:1.前奏曲,2.阿勒曼德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柏雷舞曲,6.吉格舞曲。

  第四組曲為降E大調,作品編號BWV.1010,包括:1.前奏曲,2.阿勒曼德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柏雷舞曲,6.吉格舞曲。

  第五組曲為降C小調,作品編號BWV.1011,包括:1.前奏曲,2.阿勒曼德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嘉禾舞曲,6.吉格舞曲。

  第六組曲為降D大調,作品編號BWV.1012,包括:1.前奏曲,2.阿勒曼德舞曲,3.庫朗舞曲,4.薩拉班德舞曲,5.嘉禾舞曲,6.吉格舞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