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集錦

精心收集奉獻上千部影視(取自網絡,僅限於學習研究用,請下載後24小時刪除)
個人資料
正文

【李安名作 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DVD-RMVB】【UL單文件】

(2010-09-14 16:52:16) 下一個


導演: 李安
出品年:1993
編劇:李安、馮光遠
演員:金素梅、趙文瑄、郎雄、歸亞蕾、Mitchell Lichtenstein

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3屆(1993年) 金熊獎

台灣金馬獎 第30屆(1993年) 最佳故事片

台灣金馬獎 第30屆(1993年) 最佳導演 李安

台灣金馬獎 第30屆(1993年) 最佳男配角 郎雄

台灣金馬獎 第30屆(1993年) 最佳女配角 歸亞蕾

台灣金馬獎 第30屆(1993年) 最佳原創劇本

另獲93’年西雅圖影展最佳影片、雪梨影展影評人評選最佳影片瑞士盧卡諾藍豹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法國Deauville影評人評選最佳影片及義大利Pescara最佳劇本

內容簡介:
定居美國的高國偉是一個同性戀者,他和他的戀人、一位叫塞蒙的美國男子,一起住在紐約的曼哈頓。但高國偉在台灣的父母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他們不斷地催促國偉快點結婚,好承繼高家的香火。恰好高國偉的公寓裏借住著一位來自大陸的非法女移民顧瑋瑋,於是塞蒙出了個主意:讓國偉和瑋瑋結婚。這樣一來既安撫了國偉遠在台灣的父母,又能使顧瑋瑋拿到夢寐以求的綠卡,而且還能保持塞蒙和國偉之間的同居關係。
一切照著塞蒙和偉同的計劃在進行。高媽媽高伯伯如期來了紐約,稍作安頓偉同就帶他們去市政局辦理結婚儀式,可是,高媽媽高伯伯非常不願意自己的獨子如此草率的婚事,他們此次來美國專程帶了台灣親朋好友3萬多的禮金,就是想好好給偉同辦個漂漂亮亮的婚禮。
可巧天公作美,一家人在紐約著名的中國飯店吃飯的時候,碰上了高伯伯的老部下,正是這家飯店的老板,他一個勁地應承要替高家辦一個熱鬧又隆重的婚禮。很快,婚禮舉行了,帶有強烈的中國色彩,歡快、熱鬧、吉祥,讓高媽媽高伯伯甚是歡心。偉同和瑋瑋被鬧洞房的一幫年輕人整到一張床上而且脫了個精光,瑋瑋雖知道偉同是個同誌但還是按耐不住對他的愛慕,趁勢與偉同做了性事。不久,瑋瑋有了生孕反應,這令塞蒙無比的懊惱,他埋怨偉同沒采取措施,他倆當著一家人的麵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以為高媽媽高伯伯他們聽不懂英文;其實高伯伯懂英文,這一下他全明白是怎麽一回事了,第二天他就犯了血壓高住進了醫院。在醫院裏,偉同終於下了決心跟高媽媽說明了這一切,高媽媽無可奈何但有什麽辦法,兒子都那麽大了,隻能接受這個事實吧。
一開始瑋瑋下了決心要墮胎,可是看到高媽媽高伯伯難過的樣子,她又覺得這樣做是不是太殘忍了,可生了孩子以後自己又要讀書,真是無法承擔這個重負,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讓偉同、塞蒙都來承擔撫養的責任。在塞蒙選擇退出偉同的生活時,偉同和瑋瑋上門來挽留,他們要塞蒙做孩子的另一個父親,結果三個人破涕為笑。各種各樣的情感糾紛、人際衝突在一個熱鬧忙亂的中國式喜宴背後展開。


《喜宴》是一部對同性戀情充滿友好態度的電影,不過毫無疑問的,這部電影劇情的主線不是主角高偉同與愛人賽門之間的愛情,吸引我們觀影趣味的重點其實是高偉同如何對親人(尤其是父親)隱藏/表白他的同性戀身分,也就是如何(以及是否要)對家人出櫃的問題。一般的論者已經注意到這麼一部具有高度娛樂性,對電影語言使用也相當流暢的電影,是如何的勾動觀者心中對父親權威的熟悉以及順從,進而合理化這種對父權結構的認同。所以我們看到片中的偉同儘管對自己的同性戀認同抱持著健康自然的態度,但是依舊不願意因此而去挑戰異性戀堅持的男女婚配、傳宗接代的排他性看法。能躲就躲,能騙就騙,不能騙就設局使詐,總而言之,同性戀不能正麵挑戰異性戀的中心地位。不過這個態度當然沒有在片中直接的表達出來,《喜宴》將異性/同性的關係放在家庭結構裡,轉變成父/子的關係,故事的重心變成兒子不應當挑戰父親的權威,整部電影也就順理成章的以親情的維護、父權的保障、家庭和諧關係的延續作為最終理想的結局。
這當然是討論《喜宴》的意識形態的一種取徑。不過我在下文將繼續分析《喜宴》中的父子家庭關係又如何隱喻另外一個意識形態結構,那就是文化認同以及中國現代化的問題。
首先我們注意到的是在片中的兩位同性戀男主角,隻有偉同有一個錯綜複雜、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庭,白種美國人的賽門卻無須為這麼一個「亂七八糟」(偉同在醫院對母親告白時的用語)的關係而向任何其他的親人負責。賽門似乎沒有任何還保持連絡的親人,隻有在一段簡單的交代中,觀眾才得知他的父母早已離異,年歲極高的父親住在「德州的亞歷桑那」,母親住在波士頓,兩位姊姊住在舊金山,毫不熟稔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則在越戰中戰死。在偉同耐心地填寫母親寄給他的徵婚表格時,賽門曾經順口要他乾脆對父親(不是對母親)表白,省得麻煩,就像他曾經對他自己的父親表白一樣。我們不知道賽門麵對家人出櫃時的詳情如何,但是從他輕描淡寫地提出這個建議的態度,好像對他來說並沒有經歷太多的心理掙紮。或者其實我們應該說得更清楚一點,那就是在《喜宴》這部電影的呈現方式裡,賽門對家人的表白並不需要承受像偉同一般輾轉反側的心理壓力。電影文本在這裡對兩人的差別待遇很有趣,賽門之沒有家庭束縛的理所當然,正如偉同必須麵對家庭壓力之合情合理。所以賽門順口要偉同表白的建議,不但偉同冷漠以對,連賽門自己都顯得不太熱衷,說過便忘。



http://uploading.com/files/m69am9c2/The.Wedding.Banquet.rmv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