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鑒007的博客

業餘軍事思想家,妄想著有一天能披掛上陣、為國效忠。
正文

台海戰爭與鴉片戰爭

(2007-02-09 13:36:45) 下一個

                                            台海戰爭與鴉片戰爭

 

   隨著台灣上空彌漫著的“台獨”氣焰日濃、日美決心介入台海的囂張氣焰日盛、加上大陸政府對台灣58年近乎無奈的綏晉政策,台灣從實際意義的分裂兼向名譽上的分裂已經在所難免!作為 中國的南大門、台灣的得失是中國未來興亡的戰略焦點,中華民族將不得不再次直麵國土分裂而進行一場慘烈的衛國戰爭!

 

    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台海之戰能夠作為內戰的形式出現的可能性隨著韓戰的爆發已經不複存在了。因為我們的軍力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都將無法真正突破交戰雙方的戰力平衡而完成對台灣幹淨利落、虎口拔牙式的一擊。戰爭一旦開啟、交戰雙方的戰略意圖就會逐漸清晰:我方進行的是一場完全拋掉幻想的、堅定不移的全麵衛國戰爭;敵方(包括美日台)期望的是僅限台海區域內的局部戰爭,美日的企圖是通過這場局部戰爭來基本消滅大陸的主要軍事力量、同時削弱台灣以求戰後能夠同時徹底控製大陸和台灣。而與中國軍隊尤其是中國陸軍麵對麵、曠日持久的地麵戰和中國導彈對日美本土的襲擾乃至核戰的爆發是敵方所懼怕的。麵對敵方壓倒性海空優勢,我方的全麵戰爭能否以寡敵眾、以弱勝強?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能夠堅定地抱持棄而不舍、破釜沉舟、義無反顧、前赴後繼式的神勇將是我方取勝的關鍵!如果不是如此,台海戰爭的結果將是又一場鴉片戰爭!

 

     1840年間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中國的失敗、南京條約的簽訂而告終!當我們再次回顧這場戰爭,我們發現,當時的大清帝國是完全可能全殲入侵之敵而贏得那場戰爭的!道光皇帝-做為當時大清帝國的最高軍事統帥應當永遠的被釘到中華民族的恥辱柱上!!!

 

      做為當時大清帝國的最高軍事統帥,道光皇帝全無先祖奴爾哈赤的智勇,三條致命的錯誤導致了戰爭的失敗,從而喪失了康熙和乾隆盛世所積累下來的經濟、軍事優勢,同時也使中國進入了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首先,道光皇帝在禁煙運動開始之前沒有估計到由此將產生的一係列後果而製定出一項總體的戰略方針。林則徐虎門銷煙,侵犯了當時英國的在華利益。道光皇帝阿Q式的自大,使得他完全沒有料到英、法聯軍會動用艦炮叩擊大清帝國的國門。人無遠見、必有近憂!導致道光皇帝在交戰之初即在弛禁與嚴禁(禁煙)、主戰與主降兩大戰略問題上猶豫反複、徘徊不定。這才給主降派努查阿以可乘之機、順風之舵!道光皇帝本想因南京條約的簽訂而息事寧人,但事與願違的是:欺軟怕硬、恃強淩弱、得寸進尺從來就是強盜的法理。隨著戰爭的失敗、南京條約的簽訂,大清帝國從此在列強的淩辱下而逐漸消亡了!

 

     其次,道光皇帝在戰爭之初即完全被英、法的艦炮所嚇破了膽!完全沒有仔細分析戰爭雙方的實際軍事力量對比,片麵誇大了區區一百隻艦船、四千英法聯軍的軍事力量!而完全沒有看到敵人的致命弱點,即英法聯軍所進行的完全是肉投餒虎、遠來疲遁、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且兵力有限、後方基地遙遠、兵員物資補給困難。道光皇帝正應揚長避短、製定一套能夠充分發揮清軍優勢的戰略部署,即正義的衛國戰爭抗擊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利用廣大的戰略縱深,以逸代勞、誘敵深入。以區區一百隻艦船、四千英法聯軍對擁有數百萬兵員和三億國民的大清帝國,焉有不被盡數全殲之理!

 

    再次,道光皇帝完全沒有看到以王墉、林則徐為首的主戰派所領導的軍民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的衛國熱情,甚至對王墉的屍薦置若罔聞;道光皇帝沒有看到英法聯軍首次攻擊廣州和再次攻擊夏門的失敗而暴露無遺的強弩之末,而過分看中一城一地的得失。從而沒能采取誘敵上岸、誘敵深入、拖住敵人、分割吃掉敵人的戰略戰術,而過早地讓敵人兵不血刃簽下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以史為鑒,若我們不能在台海戰爭進行破釜沉舟的全麵戰爭準備,那麽局部的消耗戰正是我們的敵人台、日、美所期待的!那麽戰後中國將不得不再次簽訂一個“南京條約”,中國將再次成為任人淩辱的殖民地!縱觀未來的台海戰爭,勝負的關鍵即在於“神勇”!神勇來自戰略決策者和十三億中華兒女誓死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的民族精神!神勇來自戰略決策者和十三億中華兒女敢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與敵進行全麵戰爭的決心和魄力!

 

史鑒007200729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