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台"國防部"副部長:不訝異大陸打衛星.有信心,有一定的實力

(2007-02-08 21:34:09) 下一個
亞洲刊平可夫/中國成為可以同美國抗衡的強權,媒體聳動,而研究者都覺得遲早都會有這一天。台灣有信心,也有一定實力,但如果過度凸顯實力的話,可能會讓對方誤認為我們是不是在挑釁是不是為了邁向台獨來路?

在台海情勢正在處於錯綜雜的前夜,台灣軍方的觀點想法如何抱著這樣的疑問,筆者以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之名向台灣國防部提出了采訪柯副部長的申請,柯副部長主管國防政策。申請在七十二小時之內予以明確答覆,經辦單位經由國防部行政院新聞局香港新聞局辦事處,效率之高,超過美國五角大樓和日本防衛省。筆者多年與各國國防部打交道,的確發現台灣國防部的行政效率首屈一指。

國防部負責戰略規劃公共關情報等部門的負責人在座,並回答了相關問題。筆者每次對台灣國防部的采訪都發現高級軍人擁有非常之高的素質,十分了解對岸的軍事發展狀況歐美軍事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而且英文非常流利,值得解放軍高級幹部學習。筆者也真誠希望中國國防部能建立類似的采訪機製,增大國防政策透明度,絕對有正麵意義。以下是訪談摘要

有關中國崛起的話題最近似乎很流行?

對於中國的崛起是不是一種威脅很多美國朋友來看我的時候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共和黨的朋友傾向把它認定是一種威脅。當然也有部分民主黨的朋友還在對「威脅的說法」進行評估。也許單純從中國的崛起,我們沒有辦法確定中國是不是對美國構成威脅。但我認為從某種程度來看的確是一種威脅。這種威脅不是僅僅說國家的崛起經濟的增強軍備的強化,而是說中國軍隊不是國家化的,黨在指揮槍,但是這個政權是從槍杆子麵出來的。軍隊在政治上有很強的發言權,這是一個問題。

其次,政治上的決策機製沒有民主,沒有國會的監督。第三,也沒有公平公開的言論自由。在西方國家,媒體是第四權力機構。隨著中國強大之後,更加毫無製衡,因此外部世界會擔心。

首先看現象。從去年年底,中國對自殲十J10的宣傳非常強,剛剛又進行了攻擊衛星的試驗。它到底想表達一個什麽意思

不隻是向台灣,它也在向國際社會發出一個訊號,就是解放軍的實力正在增強。隨著它經濟實力的增強,崛起中的中國越來越在國際舞台上成為一個可以同美國抗衡的強權。幾個月以前聽說中共黨政階層都在看《大國崛起》,了解曆史上強權崛起的經驗,當作鏡子。說到J10反衛星武器,台灣的媒體新聞比較聳動,震驚,但是對於研究這個領域的人們而言,都覺得遲早都會有這一天來臨。

十幾年前我看解放軍出版社的一些著作,或者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出版的書,很多書都在談論(天軍的問題),有一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天軍正在悄悄崛起》。他們把戰場的思維已經擴展到陸海空天和電磁。內部的著作也高度重視「製電磁權」和太空戰場。所以,目前這一步並不特別意外。隻不過是說為何選擇目前的時間點,我個人覺得非常微妙。美國在國際國內遭遇很多棘手問題,需要中國的協助,包括伊拉克問題北韓問題甚至還有伊朗等。這時中國適度展現實力,美國比較難以強勢對中國進行施壓。因此美國的態度管表示關切,但是依然比較沉默。

我認為這個時機進行上述動作,顯示了中國對今年台灣局勢,尤其是陳水扁總統修憲問題表現的恐懼和擔憂一旦朝「修憲」方向走,台海現有的和平狀況能否維持它會不會動

我的了解是陳總統對修憲的看法已經講過多次,不會碰主權問題不會改變國名,所以會在現狀的基礎上來做修憲。發射反衛星武器固然不能排除有對台威懾的意味,但是也不能說這就是針對台灣。如果僅僅是修憲問題,北京要警告台灣,不需要發射反衛星武器。它可以透過軍事演習導彈移防飛機在戰區密度的增強,這些就能成為訊號。因此一種可能性是針對美日的「二加二」會議之後的情勢,美日如何落實這些會議的決議最近有一種說法是美日要把「二加二」會議的精神具體地落實到台海危機的問題上。

日本也在修訂相關的宇宙航天計劃。因此衛星攻擊問題主要是針對美日。對後者展現相應的實力,假設在台海問題上扮演介入的交涉,必須承擔比以前更加強烈的後果。

今年也是美國建立國家導彈防係統的關鍵年份,攻擊衛星是否還有其他的意思,例如告訴美方中國也有建立自己的國家導彈防係統的能力。

當然有。因此我說最主要的示警對象還是在美日。

在目前的狀況下,國防部有無發現近期中國軍隊的第二兵空軍異動的跡象

二的導彈數量的確在進一步增加。對於DF21導彈的試射情況我們都很注意。不過二沒有特別的動作,十二月左右空軍在上海的演練,出現了二波,使上海機場都關閉,我們覺得不尋常。

演練有無出動J10

沒有。(國防部在座其他高級官員)

近期的動向顯示中國的文化思考模式在發生變化,由傳統的擅長示弱,轉變到示強。反而是過去十年來,台灣國防部一次也沒有過示強。國防部有無近期示強的想法例如展示一些新武器

的確傳統上,甚至兵法上中國人擅長示弱。最近這一二年來,中國正在調整這一政策。她們非常清楚,以前她們與美國的國力差距甚大,因此曾經提出「以劣勝優」之說。但是最近實力增強了國際影響力也增大了,因此他們開始有自信,加上美國在國際上所麵臨的麻煩,她開始不斷展示實力以便避免誤判。

台灣為何不示強

我們有信心,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如果我們過度凸顯我們的軍隊實力的話,可能讓對方誤認為我們是不是在挑是不是為了邁向台獨來路。另外是美國的因素,我們需要美國的協助。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台灣的軍人是國家化的軍人。要不要示強本身不會有什麽意見,何時示強不是國防部能決定的。政府也在推動全民國防,例如開放營區,我們民眾已相當了解自己的實力,我個人認為沒有什麽必要來示強。

最後的問題是軍隊訓練的問題。美方學者聲稱台軍訓練弱點很多,我私下同學者談論這一問題時候,他們覺得在「中美聯防」時代,台灣軍隊的「美式素質」非常之高,(斷交)很多年後,美方現時的評估是台軍的素質在下降。還有戰鬥力減退的說法,對此如何回應這種說法

我一直在等你問這個問題。坦率地說,這種說法對我們不公平,談曆史,大家總是覺得過去的比較美好。二零零二年開始,有一種聲音說我們沒有防衛自己的決心,隻是想在戰時把美國拖下水。其實我們絕對沒有這樣的意思。我們的漢光演習都沒有把美軍介入當作演習的設想,從來都是強調防衛的獨立性,總是作出最壞的打算。當然我們希望美方最終能夠來幫助我們,這個主動權不在我們。我們隻是希望自己能夠很好地作戰。雖然三項軍購案沒有過,但是我們向美方購買的其他彈藥武器數量還是非常龐大。美台雙方的人員交流依然密切。

台灣在強化防衛能力樣式等方麵都在做根本的研討。陸軍的兵力部署樣式都在調整之中。例如以前,軍隊文官體係並無較好的應變機製,但是在民進黨執政之後,我們強化了這方麵的努力,例如現在強化文官應變的組織架構,甚至戰時備用指揮所文官指揮所都在建設之中總統也參與政軍兵棋推演。我在國安會工作時,看到中國軍隊的各種調查顯示他們軍人的懼戰比例也相當高。

但是我認為軍人在平時戰時所表現的意誌是不同的,戰時那種同仇敵愾的心理是與平時畏懼完全不同。因此不能用平時的心態來衡量。老一輩軍人看現在的訓練可能會認為為何如此輕鬆為何與美台協防時代不一樣可是現代戰爭的作戰態勢發生了改變。訓練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步兵。這是正常的。整體來講,我們的防衛決心意誌是堅定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