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陳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心歸何處-《In A Strange Room》讀後感

(2019-01-16 09:42:01) 下一個
先說幾句題外話。
 
上周在壇子裏和Sunron聊起讀書,我說我從啊撲那裏偷師,弄了幾本好書列在單子上了。
 
說著說著就坐不住了,立刻去圖書館借了"In A Strange Room" (by Damon Galgut)
 
書真是精彩,是我的茶:淡淡的糾結和苦澀,詩一般簡潔而飄渺的語言......上周末一直捧著沒放手。正好天氣苦寒,身體微恙,太適合窩家裏讀書了。
 
要知道,我有嚴重的拖延症。家人前不久給我發了個藥方:"Why your brain loves procrastination",我看完了嗎?當然沒有,至今還在手機裏存著。
 
可是,這一周之內,不僅一氣嗬成看了書,還趁熱打鐵寫了讀後感,對我來說太值得鼓掌了。
 
++++++++++++++++++++++++++++++++++++++++++++++++++++++++++++++++++++++++++++
 
"In A Strange Room"是南非作家Damon Galgut的精良之作,也是2010年布克獎最終六部候選作品之一,這可是針對英國出版的英文書籍的最高殊榮。
 
Damon是南非人,在開普敦大學戲劇專業畢業後,寫小說,旅行,也在母校教戲劇。他承認這部作品來自很多自身經曆,但不願意被歸類為自傳體作品。
 
此書包含了人在旅途的三個故事:The Follower, The Lover, The Guardian。作品中的主人公就叫Damon。第一個故事中提到曼德拉出獄三年了,那麽就是1993年。另兩個故事發生在更後來的年份。
 
這部作品的奇妙之處是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的隨意切換。這樣的切換可能在同一段落甚至同一句話中。當作者用"He"的時候,好像"I"暫時離開自己,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觀察故事的發生。
 
我以前談到旅行,我說最享受的就是在那個短暫的時刻,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覺得自己完全脫離了原有的生活和本體,好像看著自己看著自己走在異鄉,過著別人的生活。
 
有這樣的感受,我翻開Damon的書,立刻就覺得找到了知己。那樣的人稱切換讓我覺得很有共鳴,一點也不違和。
 
比如:(括號內是我的加注)He (Damon) is sitting on the stairs, facing the guard, while Jerome moves up and sown the darkened vestibule, looking uneasy. Then he (Jerome) turns and very quickly comes over to sit next to me (Damon) on the step.
 
再比如:Happy and unhappy, he falls asleep in the end and dreams about, no, I don't remember his dreams. 這裏的He/I 都是Damon本人。
 
 
The Follower是一個欲說還休的小故事。情節很簡單:Damon在希臘的小島上遇到德國人Reiner。原本他們第二天就應該各奔東西,可是,似乎沒有理由卻又不約而同,他們都決定再多留一天,兩人入住同一個旅館房間。
 
然後,他們共同旅行了一天,各自踏上歸程。
 
兩人保持著通信。某日,Damon煩悶中和Reiner說:我多麽希望和你在這裏徒步。Reiner回信說:我12月就過來。
 
於是,兩人重聚首,一起去萊索托徒步。
 
可是,Reiner主導著行程和花費,自顧自的性格有時讓Damon很煩惱,漸漸有了摩擦。Damon覺得旅行的目的是逃離生活中的瑣碎和煩惱,怎麽最終還是落入了紅塵固有的圈套?
 
Damon終於爆發,不再做follower了。提前終止了行程,一個人回家了。
 
作家Damon是同誌,所以他在書中涉及了男人之間細膩的心路。在希臘的那個晚上,Reiner拿著一個蘋果坐在Damon床邊,你一口我一口;臨睡前,Damon去關燈,又在Reiner床邊坐了一會兒......He doesn't have an apple to offer and both of them wait in silence, breathing, for the gesture that neither of them will make, then he gets up and goes back to his own bed.
 
直到故事結束,也還是什麽都沒有發生。
 
 
The Lover 則是一個尋愛的故事。
 
一開篇,Damon正在津巴布韋漫無目的地旅行。他不知道他在尋求什麽,就是覺得應該在路上。他擔心自己失去了愛的能力,對人、對生活、對自己周遭環境的愛。Without love nothing has value, nothing can be made to matter very much.所以,他希冀在旅行中找到愛的感覺。
 
一開始他遇到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白人,一起走了一段。但那些人高高在上的各種抱怨和對當地人的不尊重,最終惹火了Damon。畢竟,他自己是南非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尤其在馬拉維看到當地人的貧苦生活,更激發了他的同情和悲憫。於是Damon和這些白人分道揚鑣。
 
然後他偶遇了一個法國人和一對20歲的瑞士龍鳳雙胞胎,其中的男孩Jerome帥得驚人"almost shocking"。隱隱地,相互有了說不出的感覺。
 
他們一路北上:馬拉維、坦桑尼亞、肯尼亞,經曆了艱辛的長途旅行,政局的動蕩和危險,腐敗官員的刁難......Damon第一次被迫和他們分手後,他敵不過內心的渴望,屈尊道歉並賄賂海關,得以與他們重逢,... this town that looked mean and threatening to him is suddenly full of vibrancy and life. 那一刻,他的心裏充滿光明的愛意。
 
第二次,Damon強迫自己和他們分開。然後,He sits in the empty room, crying.
 
在整個旅程中,Jerome隻是短暫地和Damon獨處了幾分鍾,Jerome急切地讓Damon去瑞士。
 
分開數月之後,經曆了各種糾結和想念,Damon最終去了瑞士。到達Jerome所在的城市之後,那種情怯的感覺寫得特別細膩:
 
Now that he has waited so long and come so far, he is in no hurry to arrive. He sits on the shore for a long time, thinking. He would like this moment to suspend itself indefinitely, so that he need never stir himself again.
 
很不幸,這一段友誼和感情不僅無疾而終,而且以悲劇收場。
 
 
The Guardian是三篇中情節最複雜的,也是Damon通過一段起伏跌宕的經曆,自省並覺醒的痛苦掙紮。
 
Damon情同姐妹的好友Anna精神出了問題,他決定帶她去印度散散心。這是Damon第三次去印度Goa了,他想,那裏的清風、海灘、什麽都不做幾塊錢就可以過一天的日子,應該有助於Anna。
 
美好的一廂情願演變成一場災難。Anna各種不聽規勸,各種放縱,在Damon的眼皮下自殺......為了救她,Damon和朋友們在醫院裏日夜陪護,和醫生與警察周旋......那是什麽樣的醫院啊,廁所門一開老鼠會竄出來,晚上睡在地上得用報紙塞住耳朵,以防蟑螂爬進去......
 
就是這麽一個讓人煩惱不堪幾乎崩潰的狀況,Damon的語言也不失幽默和犀利。比如,寥寥數語,就把Anna這個神經質的女人刻畫得栩栩如生:Her peroxide job has gone wrong, so that her hair has turned a strange yellow colour, standing out in angry spikes.
 
再比如,Anna新結識的男人Jean,在Damon的毒舌下真是衰到極點了,看得我不厚道地笑了:Who could take Jean seriously, a sad-looking cadaverous man full of melancholic vacancy, who speaks platitudes in a sonorous voice. 
 
一個嘔心瀝血的故事,最終,依然是一個讓Damon痛哭的悲劇。
 
書名取自福克納的小說"As I Lay Dying"。在第一個故事中,Damon巧妙地寫到主人公在徒步休息時拿出書來讀一段:In a strange room you must empty yourself for sleep. And before you are emptied for sleep, what are you. And when you are emptied from sleep, you are not. And when you are filled with sleep, you never were. The words come to him from a long way off. 
 
故事結尾,Damon在摩洛哥的墓地痛哭。地下躺著的是兩個和他關係很遠的人,但是,it takes him a while to realize who he's really weeping for. Lives leak into each other, the past lays claim to the present. 
 
三段交織希望和失敗的旅程,三次對人生和自我的反思和領悟。
 
A journey is a gesture inscribed in space, it vanishes even as it's made. You go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place, and on to somewhere else again, and already behind you there is no trace that you were even there...Things happen only once and are never repeated, never return. Except in memory.
 
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對我這樣最不喜歡振臂高呼的勵誌故事,或是粉飾太平的團圓結局的人來說,這書看得實在是很過癮。
 
三篇中我最喜歡"The Lover"。綿綿密密的心裏糾結,不期而至的截然而止,深合我意。
 
 
再說幾句題外話。
 
昨天在城頭看到《邊拍邊扯》。我想:這是啊撲的文章吧?他不僅"邊讀邊扯”,還邊拍邊扯啊?於是我這個手機黨躡手躡腳去了攝壇......啊撲是攝壇大俠,我是有眼不識泰山。
 
很感歎這個巧合。覺得值得寫下來,給我這個小文加個尾巴。
 
謝謝啊撲讓我知道和讀到這本好書。如果這次的讀書經曆治愈了我的拖延症,更是錦上添花,啊撲就是我的恩人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淡然' 的評論 :

謝謝喜歡。我們這裏冬天冷,沒什麽娛樂,我也不愛看電視,就多看看書。
淡然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應該是我喜歡讀的書,回頭找來讀一下。今年要向你學習,多讀書!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