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胡哥的反圍剿戰:中國的宿命

(2007-02-03 20:48:37) 下一個
中華博克 王者回歸

胡哥這次借越南的APEC會議之機,出訪越南、老撾、印度、巴基斯坦,除了老撾之外,其他三個地方都是與美國針鋒相對,尤其是聯想到十月底出訪朝鮮和十月中旬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訪問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這一係列動作頗耐人尋味,堪稱對美國的反圍剿戰。

十幾年來,美國對華戰略表象上雖然一直搖擺不定,但潛在主線卻逐漸清晰,那就是在世界範圍把中國作為潛在戰略競爭對手,在亞洲範圍把中國作為現行抑製對象。軍事方麵,關島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先進和密集的軍事基地,在日本和韓國抓住一切借口提高駐軍的先進程度和戰鬥力,借9/11之機進軍中國的後院巴基斯坦,並在緬甸和中國進行過一場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秘密對峙。政治經濟方麵,美國明顯有拉印度做戰略夥伴的意圖,同時對越南、蒙古和其他中亞國家突然表現前所未有的興趣,並對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重新表示熱情。

這是一場世紀大圍堵。其目的並不一定是消滅中國,而是消滅中國的能力,也就是遏製和提防的戰略姿態。

胡哥上台之後,在外交方麵開始一係列的積極反圍剿行動。相對於訪問美加英法德俄等大國,更引人注目的是對中南美(包括古巴 — 尤其是古巴)、非洲、中東和周邊小國的一係列訪問,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積極姿態。

總體來說,胡哥的外交戰略有兩大不同尋常的特點:一是敢於接觸甚至接納被美國體係排除在外的“流氓國家”和異己國家,比如俄國、伊朗、朝鮮、古巴、委內瑞拉、津巴布韋、蘇丹、尼日利亞、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沙特、緬甸,一是有選擇地和美國進行軟性但是積極的爭奪,比如巴基斯坦、越南、泰國、印度、印尼,以及比較小的程度上包括歐洲(主要是法國和德國)。其主要工具是貿易和經濟合作,其次是援助,但是也謹慎地開始涉及軍事領域,比如對巴基斯坦的軍售和開發瓜達爾港口、積極參與黎巴嫩維和、緬甸。

胡哥這次出訪南亞,印度方麵成效不大,但是至少是個好的開端。印度的戰略姿態顯然是繼續 “不結盟”、尋求獨立發展,這一點上美國沒看到或者是一廂情願,而中國也不可能指望和印度結盟,但是隻要不形成戰略對立就足夠了。而胡哥在越南和巴基斯坦則似乎搞得很熱鬧,與越南達成勘定陸界和經濟合作協定,與巴基斯坦達成自由貿易和戰略合作協定,頗有實效。相比之下,布什在越南不吝溢美之詞,卻沒有任何實際成果,顯得很失敗。

巴基斯坦的情況尤其有趣。9/11之後,中國有不少人認為巴基斯坦已經是美國的了,結果美國選擇了印度,把巴基斯坦送回了中國的懷抱,結果現在中巴之間空前親密,尤其是這次胡哥悍然與巴基斯坦合作開發核能,和美印核能合作相映成趣。朝鮮在中國悍然指責之後迅速表示親善,中國通過朝鮮核危機問題證實了自己舉足輕重的關鍵地位。

世界上九個有核國家(包括沒公開的以色列),其中兩個流氓國家(朝鮮和巴基斯坦,一東一西)已經被中國比較牢靠地掌握。

以美國為主的主流世界早已成型,而現在一個以中國為軟性核心的另類世界似乎開始初具雛形。

主流世界和另類世界的劃分,容易讓人形成民主和專 製的幼稚錯覺,但實際的基礎是各自的戰略姿態。願意把自身戰略利益和美國保持一致的屬於主流世界,希望獨立發展的屬於另類世界,也可以把它叫做新不結盟運動,包括和不結盟運動不結盟的。

中國,從擺脫被列強蠶食掠奪侵略的命運之後,就一直在反圍剿。毛時代反蘇聯圍剿,現在反美國圍剿。這是中國的宿命,因為中國太大,人太多,太有潛力,而且現在還不夠強。

等中國有威脅能力之後,自然也就沒人喊“中國威脅論”了,那時候反圍剿才能結束。

作者不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