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李開複批中國教育:老師教的專業自己都沒讀過

(2007-02-03 20:47:50) 下一個
2006-11-06 18:52:50

編者按:在全世界華人青年眼中,李開複是一位時代英雄。成為計算機專家之前,他就是睥睨北美的橋牌高手,他開發出的人機對弈係統,擊敗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他是語音識別領域的技術泰鬥。他曾經是蘋果公司舉足輕重的技術專家,在微軟創建了中國研究院,2005年他又來到Google,擔任中國區總裁。這樣一位技術商業英雄,卻把自己業餘時間投入到中國的教育事業,先後給中國學生和家長寫了多封公開信,最近,他又寫下了這封“給中國高校的一封信”。

   自1998年回到中國以來,我幾乎走遍了中國所有知名大學的校園,和千百位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的院係領導、教授晤談,通過演講、座談、網上論壇、電子郵件等不同方式與更多積極熱情的大學生們進行過充分的交流。無論我身處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總部還是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洋溢在校園裏的青春與活力總是讓我倍感振奮,來自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們總能令我所領導的團隊在激情和智慧的交相作用下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中國高校每年都會培養出一大批聰明能幹的優秀人才,作為跨國企業研發團隊的管理者,我對此深表感謝。但同時我也看到,與歐美一流高校相比,中國高校的總體教學質量還存在較大差距,高校擴招後必然出現的就業壓力正日趨明顯,企業的招聘需求與畢業生實際經驗水平之間的落差也有逐漸增大的趨勢……作為一名關心中國教育事業發展並立誌幫助廣大青年學子的炎黃子孫,我無時無刻不會感覺到中國高校在新世紀中所麵臨的嚴峻挑戰。

   我覺得自己有義務提起筆來,給中國高校的管理者和廣大師生們寫一封信,將自己此前在科研、教學與研發管理工作實踐中領悟到的一些有關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想法說出來,一方麵可以與熱心中國教育事業的師生分享和討論,另一方麵也可以作為管理者或決策者在製定、改進或實施相關規劃時的參考。

   毫無疑問,許多現有問題要解決還需要經費、政策甚至思想的突破。引用我的朋友淩誌軍先生的一句話:“我們既然無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對教育的看法。”在他的基礎上,我想再補充一句:“如果大家對教育的看法都改變了,那麽教育的改變也不遠了。”雖然我很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中國的教育帶來一些改變,但隻要它能夠引起一些討論,增進一些理解,改變一些看法,那麽我也心滿意足了。

   大學應聆聽“客戶”的需求

   對一家現代企業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仔細聆聽客戶的需求,設計並研發出真正受客戶歡迎的產品。在今天這個機遇稍縱即逝、環境瞬息萬變的世界裏,不懂得聆聽客戶需求、不能快速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的企業,永遠也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

   對一所以培養21世紀人才為己任的大學來說,聆聽“客戶”需求同樣重要。我認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現代化企業是大學最為重要的“客戶”,因為這些現代化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最為強烈。

   創辦大學的目的或價值不在於獲得了多少名和利,而在於是否培養出了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否獲得了真正能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科研成果。從這個意義上看,大學能否通過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式讓自己的“客戶”滿意,這是大學能否真正實現自身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

   如果不能充分聆聽21世紀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如果不能敞開大門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有關科技發展和人才流動的信息,我們的高校就很難擔負起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使命。這是因為:

   ●世界在變,產業在變,觀念在變,技術也在變。在IT、互聯網、通信、生物、納米技術等新興領域,每5年內的技術變革都有可能改寫過去50年乃至100年的技術曆程。在這些領域,企業往往會走在高校前麵。高校不但應該依靠開放的思想和充沛的活力盡快跟上產業發展的步伐,更應該在科研領域成為引導技術發展方向的先驅者。

   ●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中國高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尚有較大的差距。麵對歐美甚至港台大學對優質生源的競爭,內地高校必須盡快向產業需求看齊,向世界先進水平看齊。

   ●中國教育事業在過去幾十年中的進步有目共睹。但發展最快的是那些最頂尖的高校,能夠在世界人才市場上具備競爭優勢的也隻是少數一批最頂尖的高材生。但從平均水平看,中國高校目前還無法培養出數量充足的可以滿足企業一般要求的合格人才,中國與世界之間存在著不小的“人才鴻溝”。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教育改革的進一步開展,加上最近美國等發達國家留學簽證政策的改變,國外高校開始以招留學生、合作辦學、開辦培訓機構等各種方式進入中國教育市場,合資和民辦大學的數量也日益增多。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民辦學校,各高校麵臨的生源和市場競爭空前激烈。為了取得競爭優勢,高校必須充分理解市場環境,在人才培養的方向上找準自己的位置和特色。

   ●近年來,隨著大學擴招的社會效應逐漸顯現,外加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大學擴招是件好事情,可以更快地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兩個問題:一是高校有限的教學資源能否為大學擴招提供支持,能否保證每個學生都享受了高質量的教學服務;二是在大批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時,也有許多優秀的企業無法招聘到足夠數量的合格人才,這種矛盾遠非供需數量的差異可以解釋。

   如果想切實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真正培養出滿足企業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就應當更多地聽取來自企業的聲音,更多地了解21世紀的企業到底需要什麽樣的人才。

   客戶的需求:

   21世紀企業最需要的7種人才

   在今天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裏,更多的人擁有了選擇和決策的權利,更多的人需要在不斷學習和不斷創新中完善自己,也有更多的人擁有了足夠使自己施展才能和抱負的空間……大多數人的工作不再是重複的機械勞動,也不再是單打獨鬥式的發明與創造,人們需要更多的獨立思考、自主決策,也需要更加緊密地與他人溝通、合作。

   在21世紀,現代企業最需要的不僅僅是個體上優秀或隻擁有某方麵特質的“狹義”的人才,而是能夠全麵適應21世紀競爭需要的在個人素質、學識和經驗、合作與交流、創新與決策等不同方麵都擁有足夠潛力與修養的“廣義”的人才。如果把20世紀企業需要的人才特質與21世紀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做一個簡單的對比,我們大致可以得到下麵這張反差強烈的對照表:

   並不是說20世紀強調的諸如勤奮、踏實等人才特質就不再重要,事實上,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同樣會以這些最為基本的個體素質和行為規範為基礎。隻不過,新的要求更全麵也更豐富,審人才的角也從單一的個體層麵轉向了融合個體、團隊、組織、社會乃至環境等多個維度,涵蓋學習、創新、合作、實踐等多種因素的立體角。

   今天,中國高校培養人才的方法和方向主要還停留在培養“20世紀需要的人才”上,不能很好地培養“21世紀需要的人才”。概括說來,21世紀需要的人才具有7個鮮明的特點:

   ●融會貫通:僅僅勤奮好學,在今天已經遠遠不夠了。因為最好的企業需要的人才都是那些既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又具備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善於自學和自修,並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於生活和工作實踐,懂得做事與做人的道理的人才。

   ●創新與實踐相結合:從根本上說,價值源於創新,但創新隻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為了創新而創新”的傾向是最不可取的。反之,在實踐過程裏,我們也不能隻局限於重複性的工作,而應當時時不忘創新,以創新推動實踐,以創新引導實踐。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研發出卓越的產品。

   ●跨領域的綜合性人才:21世紀是各學科、各產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世紀。現代社會和現代企業不但要求我們在某個特定專業擁有深厚的造詣,還要求我們了解甚至通曉相關專業和領域的知識,並善於將來自兩個、三個甚至更多領域的技能結合起來,綜合應用於具體的問題。

   ●三商兼高(IQ + EQ + SQ):21世紀的企業強調全麵與均衡。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不隻要看他的學習成績或智商(IQ)的高低,而要看他在智商(IQ)、情商(EQ)、靈商(SQ)這三個方麵是否達到了均衡發展。

   高智商(IQ, Intelligence Quotient):高智商不但代表著聰明才智,也代表著有創意,善於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高情商(EQ, Emotional Quotient):情商是認識自我、控製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係、參與團隊合作等相關的個人能力的總稱。在高級管理者中,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重要性的9倍。

   高靈商(SQ, SpirITual Quotient):高靈商代表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否分辨是非,甄別真偽。那些沒有正確價值觀指引、無法分辨是非黑白的人,其他方麵的能力越強,對他人的危害也就越大。

   ●溝通與合作:溝通與合作能力是新世紀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在21世紀,我們需要的是“高情商的合作者”,而不再是孤僻、自傲的“天才”。因為隨著全球化、信息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幾乎沒有哪家企業可以在脫離合作夥伴、脫離市場或是脫離產業環境的情況下獨自發展。要想在21世紀取得成功,就必須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關企業、社團乃至政府機構開展密切的合作,這種全球化合作當然離不開出色的交流和溝通能力。

   ●從事熱愛的工作: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每一個人都要發揮出自己的特長。而發揮特長的最好方法就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工作——因為隻有做自己熱愛的工作,才能真心投入,才能在工作的每一天都充滿激情和歡笑。這樣的人才是最幸福和最快樂的人,他們最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最大的成功。

●積極樂觀:在機遇稍縱即逝的21世紀裏,如果不能主動把握機會甚至創造機會,機會也許就再也不會降臨到你的身邊;如果不能主動讓別人了解你的能力與才幹,你也許就會永遠與你心儀的工作無緣。同樣的,畏懼失敗的人會在失敗麵前跌倒,並徹底喪失繼續嚐試的勇氣;而樂觀向上的人卻總能把失敗看作自己前進的動力。顯然,積極樂觀的人更容易適應21世紀的競爭環境,更容易在不斷提高自己的過程中走向成功。

   對於那些致力於培養優秀人才的高校來說,能否使用21世紀的立體角,更全麵、更透徹地理解新世紀的人才標準,是我們能否更好地適應21世紀的國際競爭環境,能否更好地發揮人才優勢的必要前提。

   給高校的9點建議

   為了更好地適應21世紀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我想,中國高校可以在以下9個方麵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

   1. 高校辦學要以高質量教學為目標,盡量避免過分擴招、過分產業化的行為

   始自上世紀末的大學擴招,使得大學生數量增加很快。199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總數為340.87萬人,而到2006年,僅當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達到413萬人。當湯敏先生在1998年提出大學擴招的概念時,曾經明確地說要“防止一哄而上、不注重質量的方式擴大招生”。但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大學特別是民辦學校迅速擴招,雖然學生數量明顯增多,卻沒有達到多培養人才的目的。有些學生學習四年後才發現在學校學的知識不符合企業的要求,導致就業困難,最近甚至發生了大學生畢業後為了就業再去重考中專的事情。在“開複學生網”上,我曾經看見學生抱怨“入學前,學校自稱老師都是名校畢業,見到廬山真麵目後才發現這些老師的履曆都是假的”,還有“老師從來沒有學過這個專業,每天就是從書本裏念課文。這樣的教育怎麽行”?等等。

   許多不合格民辦大學的存在,在客觀上製造了一個“合格人才不足”的鴻溝。這個情況我們可以用下圖表示:

   目前,出自一流高校的畢業生仍頗具競爭力,但是過分的擴招和那些利益當頭的“教育家”們也確實損害了一些普通高校以及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培養了不少“需要培訓”或“不合格”的大學畢業生。

   記得我在一次國際會議上遇到一位自稱是教育家的人,他遞給我的名片讓我吃驚不小。名片有三折,寫有數十個教育機構負責人的頭銜,其中包括多家民辦大學。我問他:“辦這麽多個學校,你不會分心嗎?能辦得好嗎?”他說:“以前我開工廠,開得越多賺得越多。現在用市場經濟的規律做教育,也是一樣,而且資本投入更低,回報更快。”看來他眼下辦教育的目的隻是贏利。在他辦的學校學習,畢業後如果能滿足企業需要,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除了擴招之外,最近幾年,高校中還出現了其他一些負麵的例子。例如,某著名高校的教授居然在國家投入巨資的芯片研發項目中造假,大肆騙取科研資金和學術聲譽;一些高校的碩士論文、博士論文中屢次發現抄襲現象;少數大學教師為了評職稱,大量發表粗製濫造、生拚硬湊的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老師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公司而讓博士生成為免費勞工;學校為了賺錢開過多的EMBA或軟件學院課程,讓老師把精力都花在那些“高學費”的“高齡生”身上而忽略了真正的大學生……我想,之所以出現這些不良現象,其原因大多可以歸結為高校中少數教師和管理者為了個人或局部的眼前利益,忘記了高校教書育人的“天職”,忘記了“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

   即便是在正常的教學和科研領域,過於強烈的“功利心”也是有害無益的。例如,大學在學科調整和設置時應當緊緊把握現代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尋找21世紀企業最需要的人才培養方向,但在另一方麵,大學絕不能僅僅根據最近一兩年中人才市場的“動向”而草率地設置一些看似熱門、實際並沒有太多學術內涵或學術底蘊的專業。

   學校可以對它提供的教育適當地收費,也可以提供正當的方法來幫助老師得到合理的待遇,更可以期望學校產生的知識產權幫助積累學校的資產。但是,我們應該杜絕那些為了眼前利益而傷害學生、傷害學校、傷害教育的做法。

   2. 高校要有準確定位和鮮明特色,減少研究型大學,增加職業學院

   21世紀的企業既需要博士也需要技工。但是,今天的高校培養了過多的博士、碩士,在技工、服務人員的培養上卻嚴重不足。從數量上看,我個人覺得,考慮到今天中國的實際人才需求和實際師資分布,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和職業專科學校之間的比例保持在1:20:40左右較好。無論社會進步有多快,社會總是需要最多的技工、服務業者,其次才是工程師、公務員,而最少的是科學家、研究員。1970年代時,我們常常因為看到天才被送入工廠或農村而扼腕歎息,但今天,我們更該擔心那些學生進入二流學校讀了個無法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碩士、博士,白白浪費了時間和資源。

  這個問題源自國內高校在選擇自身定位時普遍存在的求大求全,追逐“一流”的心理傾向。現在,不但一些有實力的大學提出了趕超歐美先進水平的口號,就連一些資源有限的院校也紛紛提出要將學校辦成“一流的綜合型、研究型大學”。許多大學通過院校合並迅速擴大自身規模,並不斷進行院係調整以擴大學科涵蓋範圍;一些高校在缺乏相應教學資源的情況下盲目擴大招生人數;一段時間以來,籌建擴建“一流”的產學研基地、研究中心等等,似乎已經成為了一些大學最重要的發展目標。

   綜上所述,我建議中國高校在考慮自身定位時,應首先全麵考察、衡量自身的資源配置、發展潛力、產業環境、區域和人文特色等相關因素,並結合以下幾個思路準確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

   ●研究型大學、以教學為主的大學以及麵向職業教育的高校應相輔相成、平等發展,並最終形成從高端的科研攻關到人才培養、職業培訓的完整高等教育布局。

   ●中國隻需要較少量的研究型大學,以培養世界一流的研究型人才,而不需要過剩的二流研究機構和二流研究人員,因為研究看重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在選擇自身定位時,高校不要僅為了爭取經費或政策支持就盲目地為自己貼上“研究型大學”的標簽(政府管理部門也應從經費和政策等方麵加以合理引導);少數真正具有研究型大學實力的高校則應當始終把趕超世界一流科研水平作為發展目標,而不能僅僅用科研項目或學術論文的多少來衡量自身的發展水平。

   ●在研究型大學之外,應當有一大批注重教學實踐、致力於培養合格人才的院校。這些以教學為主的大學在學科設置上應避免過於專業化的傾向,多從學科的實用性和滿足產業需求等方麵著眼,並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多為學生提供參與實際工作的機會。在師資配備方麵,應多考慮聘用教學經驗豐富或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

   ●此外,中國還需要更多麵向職業或專科教育、有準確學科定位和鮮明學科特色、緊密圍繞企業需求培養實用化人才的專科院校。以德國為例,德國產品的質量是世界聞名的,而這些產品質量的保證就來自於其“雙元教育”。雖然德國的高等教育已經普及,但高中畢業後選擇繼續學習的學生中,隻有一半進入大學,另一半則進入職業學校。從職業學校畢業的技工的薪資與大學畢業生甚至碩士、博士相比並不遜色。中國興辦職業學校,不但是對重點大學和普通大學的有益補充,而且它們的數量和質量更直接決定著中國未來的人才結構是否合理,以及高等教育逐漸普及後的就業危機是否能得到真正的解決。

   ●最後,每所高校都應該像成功企業重企業文化建設那樣,努力尋找並發揚自己的辦學特色,用鮮明的教學風格而不是龐大的教學樓群吸引人,用優美、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校規、校訓培養人。

   3. 學位教育要有的放矢:提供高水平、與國際接軌的研究生院

   大學校園裏的“考研”熱潮一年高過一年,除申請出國留學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在國內考碩考博,而不是直接找工作。這一方麵是由於研究生逐年擴招,考碩考博的門檻相對降低;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本科畢業生就業壓力非常大,不繼續深造,很難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當然,研究生數量的適量增長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但如果盲目“考研”現象過於普遍,或是不切實際地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研究生教育的質量以及高校科研的質量就勢必會受到影響。對於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隊伍,現代企業真正需要的是研究素質過硬、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的研究員,而不是僅僅為了得到學位而讀書、發論文的學生;與其培養出許多不合格的研究者,還不如讓這些人在本科打好基礎後就直接投身具體的實踐工作。因此,無論是高校還是學生,都應當慎重對待研究生教育,努力使研究生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一個質的提高。

   在高校方麵,學位教育及其管理一定要有針對性,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以科研性為主的院係或實驗室應當將培養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為最高目標,鼓勵學生完成博士學位,或盡量招收碩博連讀的研究生,並在教學、科研過程中緊緊跟蹤國際最新的科研動向,更多地承接與國際水平接軌的高質量科研課題。而那些以培養專門性人才為主的院係,如醫學院、法學院和商學院等,則可以將重點放在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他們能夠在走出校門後盡快適應專業工作。更多的技術性或偏重職業培養的院係,則應將教學重點放在本科生的層麵,努力培養出滿足企業要求的合格人才。

   4. 始終把企業作最重要的客戶,引導學生重融會貫通,杜絕讀死書

   “客戶意識”對於大學而言同樣重要,如果能始終把企業作最重要的客戶,時刻關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大學就能真正在“客戶”心目中擁有良好的口碑,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才基地”。可以說,企業客戶對高校的最迫切也最強烈的一個要求是:培養能夠更快融入企業的學生——也就是說,不要讀死書的學生,要融會貫通、思想活躍、善於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員工。

  中國的教育體係過於強調背誦記憶、應付考試。應試造成學生每天拚命地讀書,把成績和文憑當作唯一的目標,這樣的教育模式與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和成功是背道而馳的。應試教育要求學生循規蹈矩地重複舊的知識,不允許有創新的想法,這就扼殺了大部分學生的創造力。

   有位同學對我說:“學英語的同學精通英文的語法,甚至連古英語都了解,但卻無法跟外國人對話,這在國內叫做‘啞巴英語’;學計算機的同學,四年下來,連兩千行代碼都沒寫過,不過在試卷上倒是能得滿分,這是否該叫做‘紙上工程師’?”這些“啞巴英語”、“紙上工程師”對社會是沒有價值的,這樣的學生不會被企業重,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學校采用這樣的教育方式,則嚴重地違背了“始終把企業作最重要的客戶”的精神。

   西方有一句名言,“聽過的我會忘記,看過的我能記得,做過的我才理解”。在學校學習,一定要融會貫通,不能隻是死背書本,一定要動手實踐。不但要學習知識,還要知道知識應該如何使用。融會貫通意味著高校培養出的學生必須善於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中去。在IT領域,許多成功的公司都希望加入公司的畢業生擁有十萬行以上的編程經驗(例如在Google,很多應聘者都是因為實際動手能力不足而沒能通過麵試)。但不少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中國學生告訴我,他們在學校的四年時間裏,真正自己動手編寫過的程序還不超過一千行。這一方麵說明一些學校在教學時不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麵也說明許多學生隻知道學習“死”的知識,而不知道去尋找或創造機會,將學到的知識用在具體的實踐當中。

   融會貫通也意味著你必須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用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要知道,在實際工作中,幾乎每一個問題都是模糊和不確定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動手,需要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因此,高校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會課本知識的同時,能夠真正對應用知識的方法和理念融會貫通。高校應該脫離“非黑即白”的思維,與其告訴學生一個“正確答案”,不如鼓勵學生從正反兩方麵來理解問題。因為在真實的世界裏,幾乎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兩麵性,一個負責任的教育應該讓學生能夠全麵理解問題,即使我們希望學生更認可其中之一。

   我並不是要完全推翻考試和背誦的教育方式,但是背誦的大部分功用應該是用來創造新知識的工具,借以鍛煉學生自己的推理能力。學校應該采取靈活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教師和學生在直截了當的氛圍中交流思想、學習知識。教學過程中應避免大量的知識灌輸,而采用實驗、案例、討論、互動交流等豐富生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性的課程非常重要,要讓學生有提問、討論的機會。有位同學曾對我說:“我很幸運有一位提供討論機會的老師,因為我發現,我聽課獲得的知識90%都已經忘記了,而這位老師提問討論過的知識90%我都記住了。”

   高校應該請專家、企業參與學校的課程設計,減少與就業和素質培養沒有關係的課程,增加國家、社會需要的專業,減少過時的專業。高校應該爭取學生暑期在企業實習的機會,聘請企業裏的專家作為兼職老師,把真正有啟發的實踐項目(而不是今天所謂的“橫向項目”)引入高校,作為課程的一部分。高校開始用畢業生就業率作為衡量工作的指標,這是好事;如果能夠加上企業對該校學生的滿意度,畢業後必需的培訓所花的時間等綜合考慮,那就更好了。

   21世紀需要的是那些既能對某個專業領域擁有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又能兼顧相關領域發展,善於與其他領域開展合作的綜合性人才。因此,中國高校隻有充分學習、借鑒歐美一流高校的教學經驗,使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實踐過程,主動了解書本之外、學科之外的知識,鼓勵學生追逐興趣愛好,並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跨領域實踐的機會,才能在人才培養方麵緊跟21世紀的時代步伐,滿足21世紀企業對人才的需要。

   5. 始終把學生作最重要的資產,給學生提供最好的資源和服務,讓學生獲得最多的選擇與尊重

   學生是高校最重要的資產,這一說法並不誇張。因為高校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優秀的人才,是為所有學生提供一個最適宜學習和成長的教學與生活環境。在那些真正懂得學生的重要性的教育家們看來,大學中的所有設施以及所有教職員工都是為學生服務的,學生的利益和需求是他們眼中最重要的利益和需求。

   對高校來說,能否為學生提供真正先進的教學理念、科研氛圍,能否讓自己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適應21世紀的競爭環境,這也遠比建設了多少“大學城”或“重點實驗室”重要得多。例如,互聯網現在已經成為學習最好的渠道,尤其在國外大學網站上有許多開放式課程可以用於提升學生的素質和知識。但是,許多大學現在還不允許學生到國外網站訪問或者要加收昂貴的網絡使用費用。如果學校把學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供免費和迅速的互聯網服務遠比建大樓重要得多。

  此外,我在網上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就像前麵曾經指出的,在21世紀,頂尖的企業需要的是有激情的人才,而人的激情總是源於他的興趣。所以,如果高校要培養企業需要的21世紀人才,就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選擇專業的機會,否則大部分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時間就都浪費了。

   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申請大學的時候,大家往往把學校名氣或家長意見放在第一位,進入大學後,才發現自己對專業沒有興趣。作為一個曾經選錯專業的學生,我特別感謝我的大學允許我轉係,讓我毫無阻力地離開了我沒有興趣的法律係,加入了我熱愛的計算機係。後來讓我更有感觸的一件事是讀博士時,學校居然讓所有的學生選擇自己的導師。後來,當我跟隨我的博導做了一年論文後,我大膽提出與導師的思路截然不同的技術方案。當時我的導師說:“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他的鼓勵最終促使我沿著自己的道路獲得了成功。這種尊重學生、提供選擇、因材施教、鼓勵創新的教育理念是中國大學需要向美國學習的先進的教育思想。

   許多學生還對我說,有許多老師上完自己的課程後就徹底地與學生失去了聯係。這樣做表明老師並沒有把學生作學校最重要的資產。我希望能看到更多老師願意真心實意地為學生服務,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去選擇。

   我想,如果國內大學中多一些有遠見的教育家和管理者,如果高校始終能把學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國內高校盲目擴張、盲目攀比的風氣就可以被良性競爭和不斷提高教學、科研質量的氛圍以及真心為學生的氣氛所取代。

   6. “教學”與“研究”同等重要,鼓勵並嘉獎優秀教師

   中國許多高校普遍存在著一種重“研究”而輕“教學”的傾向。在評價院係或教師業績的時候,發表了多少被SCI收錄的學術論文,或完成了多少國家級的科研項目,往往成為了最重要的評價標準。至於一個院係在教學改革或課程設置上花了多少精力,或一名教師在培養學生方麵投入了多少心血,卻往往少有人過問。而一個優秀的教師往往是激勵學生向上、好奇、興趣最好的方式。所以,重“研究”而輕“教學”的體係可能扼殺未來的21世紀人才,以至於無法滿足企業客戶的真正需求。

   例如,此前媒體曾報道,某著名高校的一位老師的教學水平有口皆碑,他教授的課程在學生網上評教活動中以罕見的滿分居全校之首。很多學生稱他為“我碰到過的最好的老師”。源於對這位老師的敬愛,在他去世後的三天內,該校BBS上竟發表了學生千餘篇悼念文章,學生還自發籌資為他出版紀念文集。但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教師,因為一直以來不願為晉升職稱而“炮製論文”或“疏通關係”,於是被為“沒有像樣的科研成果”,至死也隻是一名講師。

   前一段時間,一位美國一流高校的係主任到一所中國一流高校參觀,他發現在那所中國高校中,做研究的教授的實驗室離教室很遠。他問那所學校的校長:“這不會很不方便嗎?”那位校長居然回答說:“我們做研究的教授不必教學,我們給他們很好的實驗室,讓他們專注研究就好了。”這位美國係主任很不以為然地對我說:“在中國,教授不教書,還能稱為教授嗎?”

   這種重“研究”而輕“教學”的傾向必然會阻礙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並影響到人才的培養和人才戰略的實施。事實上,教學與科研對高校來說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高校管理者應當要求所有的教授都要教學,並且應該從教學評價體係、教師評級和獎勵製度等方麵做出正確的引導,使偏重教學和偏重研究的教師擁有同樣的發展空間。

   7. 為教授提供有競爭力的科研環境,吸引真正的海外人才歸國

   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中國大學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師資問題。這個問題在研究方麵特別地明顯。在我工作過的多家企業,每年招聘時都會收到數千份中國大學畢業的博士的申請。可不幸的是,除了很少頂尖學校的博士外,大部分博士所做的研究課題都是陳舊或者沒有意義的。我想,這個問題主要可以歸因為一部分博士生導師的能力有限,並沒有站在學術研究的最前沿。每年我都會看到數千個花費了三到五年的時間讀博士、卻在事實上降低了自己的競爭力的應聘者。我不得不鄭重提出:中國高校應該重點突出地為少數研究者提供最有競爭力的科研環境,並且盡量吸引真正的大師加入。隻有這樣,才可能培養出滿足21世紀企業或科研單位需要的博士生來。

   在美國,大學教授是一個知識分子夢寐以求的職業。大學教授有很高的社會地位、良好的待遇,獲得“終身職”的教授職位也極為困難。申請者需要完成多項獨立科研工作、在高水平的期刊發表文章、成功地指導博士生,再經過嚴格的師資評審製度,由同行教授進行客觀考評,還要加上學生的評語。如此高的門檻,保證了教授的質量,也保證了教授的社會地位。

我在中國去過的幾乎每一所大學的校領導都曾向我抱怨留不住人。最好、較好、甚至中等的學生畢業後,出國的出國,就業的就業,都不願意留校任教。待遇不好造成師資不足,師資不足造成學生不滿,學生不滿造成老師社會地位降低,低的社會地位造成待遇更上不來。這很容易形成一個危險的惡性循環。

   因此,中國高校必須從根本上著手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提供一流的科研條件,為優秀教師提供一流的待遇,用開放的管理理念和優越的物質待遇留住最好的教學與研究人才。這些需要先從一流高校做起,然後逐漸向其他高校輻射。此外,為教師隊伍引入合理、明確的評價標準和晉升體係,以及賞罰分明的獎懲製度,學習美國高校設立“終身職”製度、“同行評議”製度等,也是完善教師管理製度的必要舉措。

   的確,中國的高校目前也吸引了一批海外歸來的學者,其中一些是蜚聲國際的(例如清華大學聘請的姚其智教授),但是還有更多卻並不是真正學問出眾的學者。在吸引海外學者歸國的計劃中,學校不要忘記目標是找最好的學者,而不是找普通的“海歸”。對於那些公認的“大師”,希望高校不要急於給他們加上“行政頭銜”(當然,優秀的教授也應該可以享受等同於“院長”、“主任”、“委員”的待遇)。學校應該讓那些適合處理行政事務、善於管理的教授去擔任行政職務,而把那些熱心於教育,擅長科研教學的老師留給學生。

   8. 除了高智商,也要培養高情商、高靈商的學生

   21世紀既需要高智商,也需要高情商、高靈商,因為在“平坦”的21世紀,幾乎沒有哪份工作不需要很好的人際合作,而且,這些合作可能是跨國界、跨領域、跨公司的。要做一個21世紀的人,就必須能夠與人溝通合作。印度著名企業Wipro的首席執行官保羅曾說過:“我可能早上和一個美國人合作以便更好地與某印度公司競爭,中午向一個中國人下訂單,下午和一個法國人簽約,晚上把產品賣給英國人。我們能把任何工作移到任何國家。今天的人才不但要適應這種國際產業鏈中的合作與競爭,而且更需要具備自覺、上進和溝通的能力。”

   在開複學生網,學生提出最多的問題是關於為人處事的問題。因為學校注重成績、智商、考試,但是沒有在心理成熟、人際關係、團隊精神、道德人品方麵給學生足夠的指導。近期大學生和研究生的自殺率增高也是這個問題的延伸。其實在企業裏,高智商隻是成功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情商和靈商的培養。

   智商當然重要。我並不否認在一般情況下,成績好的學生在求職時的成功幾率可能更大些,但事情並不那麽絕對。根據《隔壁的百萬富翁》一書的統計,美國百萬富翁的平均大學成績隻有2.9(3分相當於乙等,2分相當於丙等),並不是非常突出。根據Daniel Goleman著名的研究,企業家的成功更來自於情商而非智商。

   我曾在中央電台《對話》節目中和一位中國大學副校長討論學校與人才之間的關係。他認為學校的職責在於培養高智商的人才,而我認為除了聰明才智之外,學校必須培養守誠信和有團隊精神的人才。守誠信就是“靈商”,團隊精神就是“情商”。因為大學四年既是學生可塑性最強的四年,也是學生最容易被誤導的四年。如果隻重培養智商,則走出校門的人才很可能成為不能適應現代社會要求的“畸形”人才。大學應注意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之成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學生。

   例如,在團隊合作方麵,國內一些高校對學生的要求並不高。我的一個朋友曾在某大學開設一門課程。開始時聽課學生很多,但後來他發現,有30%左右的學生自動退出了。課程結束後對退出課程的同學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大部分同學退出課程的原因竟然是:該課程的許多作業要求學生組成團隊共同完成,但學生們卻對團隊合作的學習方式感到不習慣和不適應。顯然,這些學生並不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當他們參加工作後,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如果能在課堂上積累更多的團隊合作經驗,那對今後的工作該有多大的幫助呀!

   為了增加情商或靈商,最好的方法不是加開一些這方麵的課,而是讓學生經過實踐從參與中學習。我建議高校為學生提供全麵的素質訓練,幫助學生利用學生社團、項目合作、暑期實習等各種機會,培養情商、體商和靈商等方麵的潛質,讓學生學會思考、溝通和參與團隊合作的基本技能,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準備。學生社團是很好的機製,但是應該讓這些社團作為為了學生而不是為了校領導而存在的團體,鼓勵所有的學生參與,而不是把獎勵、機會都給了學生幹部。在這個身體力行的環境中,老師必須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作為學生的楷模,老師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9. 大膽嚐試新的教育理念,建立“世界級”中外合辦大學或私立大學

   21世紀的人才需要21世紀的一流高校。中國高校和歐美一流高校之間還存在明顯的差距,向歐美一流高校學習,在各個領域與他們開展廣泛的合作,是提高高校教學、科研水平的捷徑。中國高校可以嚐試通過與歐美高校合作,學習他們先進的辦學理念,將其在管理、師資、科研、教學、招生、科技成果轉化、園區建設等諸多方麵的先進經驗與本校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真正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正確道路。

  國內大學以公立大學為主,私立大學(即民辦高校)的數量僅占大學總數的10%左右(據教育部2005年5月的統計數字),且多數為專科院校,其總體教學質量還遠遠無法與公立普通高校相比。但在高等教育最發達的美國,80%以上的“世界級”大學都是私立的。在這方麵,中國是不是也可以借鑒美國私立大學的成功經驗呢?

   美國私立大學通常是在有理想的成功人士捐贈的基礎上建成,歸私人所有,由董事會管理。這些大學並不以贏利為目的,股東不得獲取利潤分成,所有收益均用於學校發展及提高科研教學水平。美國私立大學通常都擁有雄厚的資金基礎,更重要的是,私立大學在成本控製、運作效率、吸引學生及響應社會需求方麵,都比公立大學靈活和有效得多。在這種靈活運作的方式下,私立大學可以吸引大批傑出的教師和研究者,達到很高的教學水平,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除了學術、教學的合作之外,美國高校的錄取政策也非常值得借鑒。美國大學的學費一般比較貴,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別。但即便在那些收費昂貴的著名私立大學,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也很少會為籌措學費發愁,因為美國政府和幾乎所有大學都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各種資助政策,用獎學金、助學金、低息貸款、商業貸款等不同資助方式的有效組合徹底解決了低收入人群的後顧之憂。

   《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已實施一段時間,但是遺憾的是,至今我仍然沒有看到真正的一流大學來到中國辦學。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真正世界一流的高校與中國高校合作開辦分校。

   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為教育改革實踐一種新的方式,就是創造一個實例——比如在條件許可時,嚐試著建立一所一流的私立大學。一所新的私立大學有足夠的自由去使用新的思路,推出新的機製。如果這所私立大學成功了,它就證明了在中國實施類似模式的可能性,並且大幅度地降低了風險,同時它也將成為一個辦學的典範。李嵐清總理在《李嵐清教育訪談錄》中說:“教育就像一輛汽車,公立學校是大,私立學校是小,與外國的合資學校是另一個小。一個大和兩個小將推動中國教育的快速發展。”這充分表明了私立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寫在最後的話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實體。但是,中國若想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科技強國,就必須擁有足夠數量的自有知識產權,擁有一大批一流的、勇於創新的現代化企業,擁有為數眾多的傑出學者和優秀領導人……而所有這一切的前提條件都是——中國必須首先擁有世界一流的教育體係,擁有滿足21世紀人才培養的一流高校。

   我目前雖不是職業的教育工作者,對中國教育體係的認識和理解也未必透徹和全麵,但我從心底裏熱愛中國教育事業,關心廣大青年學生的成長。我想,寫在這封信中的分析和建議也許不一定能適用於中國每一所高校,但它們都是發自我內心的真實感悟。

   希望有一天,當我參觀中國高校時,校長能自豪地為我引薦該校聘用的學識淵博、聲名卓著的大師,而不是帶我去看華麗的大樓;希望校長可以激情地暢談無私的教育理想,而不是無邊的校園;希望從高校裏走出的每一位畢業生都能得到21世紀企業的認可,而不是徘徊在失業的邊緣;希望發展教育、滿足企業客戶需要的理念真正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而不是被束之高閣……我想,隻要大家共同努力,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