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伊拉克能 台灣不能?

(2007-02-03 20:47:46) 下一個
2006.10.28  中國時報
伊拉克能 台灣不能?
項程鎮/北市(前媒體工作者)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棣日前對台灣軍購案的「指導」,在台北政壇引發喧然大波,楊氏以上國天使的姿態給我們立法院所謂秋天之前通過軍購案的期限,受到台灣輿論的交相指責;無巧不巧地,昨天的《紐約時報》頭版也刊出了美國總統布希公開指責伊拉克的言論,布希說伊拉克領導人應拿出勇氣救救伊拉克,因為美國的耐心不是無限度的。

看看華府的布希,再看看台北的楊甦棣,不禁讓人覺得美國政府官員不管官大官小,在外交方麵對待弱國的嘴臉彷彿一個模子刻出來,不分主從,一律鷹揚跋扈。

麵對布希總統的指責,伊拉克總理馬裏奇(Maliki)的回應是:伊拉克政府是民選的,隻有選民才有權對伊拉克政府施政的時間設限。這話說的多麼不卑不亢啊!

反觀我們總統府麵對美國駐台代表近乎幹涉內政的言論,竟然是謝謝人家的「坦白告誡」,讓人恍若置身清末民初的列強殖民地,誤以為民進黨政府是美國在台協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於主子的訓斥,隻能俯首稱是。

其實相較伊拉克的處境,台灣可是安樂得多,我們雖有狼子野心中國共產黨的武力威脅,但畢竟沒有強權駐軍的亡國之痛,也沒有一日數驚的汽車炸彈和街頭喋血。伊拉克在艱困的環境下,她的總理仍昂首反擊美國總統的不友善言論,而我們的總統府副秘書長麵對類似的言詞挑釁,竟要賠笑感謝美國人對我們國會的指導?

楊氏和他母國共和黨麵對期中選舉的焦慮,這是可以理解的,民選政府都有選票上的壓力,如台灣國會能趕緊通過軍購案,對共和黨的地方選情──特別是那幾個靠軍火工業挽救失業率的州來說,不啻是個好消息,但外交官應有基本的國際禮儀和專業素養,粗魯的言論應不在外交官的字典上。當然,如果此時我們台灣政府還感謝外人,對我們國會法案的指導,我不得不懷疑我們當初投票選的是本土政權,還是美國駐台特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