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倒扁能量能否再匯集 決戰點在10日

(2007-02-03 20:47:41) 下一個
2006年10月04日00:06

  人民網10月4日電 台灣《中國時報》日前發表特稿文章說,倒扁總指揮施明德在“環島倒扁”臨行前殷殷叮嚀火車站前廣場的群眾,“希望這裏的人越聚越多,不要讓人覺得我們散掉了。”“倒扁運動”若不能撐到十月十日,對許多人而言,就功虧一匱了。

  文章說,倒扁“九.一五圍城”逼出了台灣“朝野”領袖協商的對策,李登輝、王金平先後接招,還提出了“內閣製”的“憲改”方向。但未及造成時勢,蘇貞昌就搶先出招,和馬英九唱起政黨協商的對手戲。台“立法院”開議之後,“倒閣”案和罷免案也先後成形。

  可以說,這一波政壇的風雲詭譎,就是以“九.一五圍城”的百萬倒扁民眾,以及在靜坐現場聚集的倒扁群眾為動能而發展的。所有奔走在台麵上下的政治說詞與應對方案,都是以回應“倒扁”和“挺扁”的僵局為由。

  然而,隨著倒扁運動時間的拖長,倒扁群眾己兵疲馬乏。前一波高潮已過,下一個能量匯集的高峰未卜,此刻正是運動神經最脆弱的時刻。

  文章分析,施明德率眾南下、全台柔性罷工等策略,無非是在保住“倒扁運動”的“火種”,等待下一次引爆的機會。不過,為了避免衝突,施明德南下之行力求低調;而柔性罷工雖然不是正式罷工,但光“罷工”兩字,就引起不少反彈,能否全麵發動,也有待觀察。

  “倒扁運動”如果此時無疾而終,甚至讓陳水扁挾民氣反轉聲勢,受傷的已經不止施明德,還包括功名未竟的王金平以及布局不成的李登輝。諷刺的是,在“倒扁運動”的背後,竟是扁、李兩大綠營“天王”的隔空過招,恐怕是廣場上泛藍群眾所難料想的。

  文章最後說,眾望所歸之下,下一波決戰點必定在十月十日的“天下圍攻”。十月十三日台“立法院”院會將表決“二次罷免”陳水扁案,確定是否成案;在野黨已手握聯署成案的“倒閣”案,揚言“二次罷免”不過就推“倒閣”。隻要“天下圍攻”再次成功聚集群眾能量,就能點燃“立院”戰場的引信,成為政黨談判的籌碼。雖然施明德強調不參與談判,但政黨談判結果勢必影響“倒扁”群眾的“退場機製”。屆時究竟是陳水扁下台還是換個新的“行政院長”,群眾不會知道,現在也很難預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