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李東昇的意見]時空倒錯之後,讓歷史回歸真相

(2007-02-03 20:47:38) 下一個


傅建中先生 此文寫的棒極了!

我隻有一個感觸:就是 羅吉斯說的:

「不能把時鐘倒轉(cannot turn back clock)

台灣還想回到 威權時代嗎? 」

請參看: 除了弊案,台灣沒別的事了嗎? 政治人物,不用開始擔心嗎?

請思考一下: 亂 是不是台灣的寶貝

(相關觀點節錄於文末)
====


資料來源: 2006/09/30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5+112006093000072,00.html

從中美文件看兩蔣的悲劇
傅建中



 美國務院新近公布的一九六九到一九七二年的中美關係文件,有不少蔣介石總統和尼克森總統的函電往來,以及羅吉斯國務卿訪台和美駐華大使馬康衛多次晉見蔣的談話記錄,當然也有一九七○年四月蔣經國訪美與尼克森會談的記錄。這些文件展現的蔣介石先生,基本上是以不變應付變動不居的變局,而蔣經國為了要做孝子,則是緊守父訓,亦步亦趨,結果當了陪葬的祭品。

從好的方麵說,蔣介石是堅守原則,擇善固執;從壞的方麵看,蔣長期活在夢想(反攻大陸)的天地裡,已與真實(reality)完全脫節,造成他思想的僵化,不為外物所動。這樣的領袖,主宰台灣命邤凳?輳?允請y免種下許多惡果,台灣今日外交與國際處境的艱困,蔣老先生是難辭其咎的。現在看看文件告訴我們的一些實例。
一九六九年八月羅吉斯國務卿訪台,在三號那天和蔣總統舉行會談,馬康衛大使事後給國務院的電報記載,蔣對羅吉斯說:「美國的外交政策在杜勒斯時代是正確的,而自杜以後,就不是界定得那麼清楚了。」(not so well defined)這句話反映蔣仍沉緬在杜勒斯時代中美之間的崢嶸歲月,可是杜勒斯是冷戰時期美國反共最力的國務卿,他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蔣不思與時俱進,卻仍陶醉於往昔的好日子中(good old days)。從另一角度看,蔣這句話對羅相當不禮貌,無疑指羅遠不如杜勒斯。但蔣似乎不大知趣,接著問羅尼克森總統是否「仍傾向鼓勵中華民國(ROC)重返大陸,解救中國人民,還是要把ROC『凍結』(freeze)在台灣。」

這時羅吉斯就不怎麼客氣了,說是美國「不能把時鐘倒轉(cannot turn back clock),再回到杜勒斯─艾森豪或是甘迺迪時代」。至於中華民國回大陸之事,羅說:「如果ROC以和平的政治方法回大陸,美國將樂見;但如用任何軍事冒險的辦法,就不切實際了」。
馬康衛給國務院的電報指出,蔣把一九四九年以來,自由世界在亞洲的災難,都歸咎於美國讓中共攫取中國大陸,這是蔣彈了多年的老調,彈了二十年還在彈,羅吉斯怎麼聽得進去?

一九六九年元月加拿大、義大利將承認中共的報導甚囂塵上,美國對ROC如何因應此一變局至為關切,訓令馬康衛麵見蔣「轉達美國希望蔣堅持到底,不主動斷交的期待,看看能否拖延時間或是中共因ROC不撤館而拒絕。蔣對馬回顧了一九六四年與法國締交的痛苦經驗。蔣說當時他聽了美國的勸告,ROC在巴黎的外交人員堅守崗位不撤退,結果在那幾個星期內,ROC在法國的外交官受盡屈辱,ROC的尊嚴掃地,到頭來ROC的外交官幾乎是被戴高下令驅逐出境。基於此一慘痛教訓,蔣說他無法接受美國關於加義兩國將承認中共的勸告。他毫不猶豫的表示,隻要左翼的義大利政府宣布承認中共,ROC在義國的外交人員一天都不會多留。

蔣介石告訴馬康衛,他這樣斷然的作法,除了能保存國格外,說不一定還會有「嚇阻效果」(adeterrent effect),因為這些國家必須在ROC與中共之間有所選擇,而不能左右逢源,其言下之意是這些國家會選擇ROC,這真是愚不可及的想法。道理很簡單,假如他們選ROC,何必考慮與中共建交呢?

一九七○年四月蔣經國以行政院副院長身分訪美,二十一日那天晚上尼克森在白宮設國宴款待蔣,宴會之前,二人舉行了一個小時的會談,美方的翻譯是華沙會談的譯員安德生(Donald Anderson,後來做過駐香港總領事),據安德生所作的會談記錄,蔣先給尼一封他父親的親筆信,然後對尼說,他要「轉達他父親對幾樁有關共同利益事情的想法」,所以蔣隻是遵父命轉述他爸爸的想法,而非他自己的想法。究竟這是蔣為了孝順,向他父親臉上貼金,還是假借他父親的名義,說出自己的想法,無從可考。此事不難叫人看出,蔣經國終其一生,都活在他父親的陰影下,少了獨立的自我,因而影響他可能有更大成就的機會和潛力。以下是蔣向尼克森提出的他父親的六點想法:

(一)國際局勢與尼克森主義:蔣支持尼克森主義(The Nixon Doctrine)。

(二)台灣的安全:蔣憂慮中共會以珍珠港的突襲方式攻擊台灣。

(三)大陸情勢:中共麵臨蘇聯的威脅,正利用美國藉華沙會談來減輕蘇俄的壓力,分化美與ROC的關係。

(四)中蘇關係:毛澤東政權最終會因蘇聯壓力或內鬥而崩潰,美國須考慮一個蘇聯控製的中國大陸的後果。

(五)亞洲集體安全:蔣一貫的一廂情願的想法,欲藉亞洲集體安全製度把美國套牢。

(六)美國對台軍援:蔣說他並不想向美國要求更多的現代武器,隻是要美國協助提升台灣防務的「質」而非「量」。

就這樣蔣經國結束了他一小時和尼克森的對話,無一語及於已經嚴重的美與中共關係「正常化」的新局,更糟的是,他隻是他父親的傳聲筒。

一些研究中美關係的學者專家們認為,尼克森把蔣經國請到華府,待以國賓之禮,不過是要透過兒子向爸爸說「再見」(good bye)而已,從此尼克森就可以坦蕩蕩的追求新的愛人中共了。蔣氏父子竟不察,仍為尼信守對ROC的承諾甘言所惑,相信尼是始終不渝的摯友,恐怕這就是兩蔣真正的悲劇了。

============


[李東昇的意見]

節錄自: 除了弊案,台灣沒別的事了嗎? 政治人物,不用開始擔心嗎?

=====

看到今天韓國的成功,很多人就以為『韓國模式』

很了不起,在全球一片不景氣中,逆勢上漲,

但是稍有遠見的人都會想起『日本第一』,

想起幾年前日本的成功,簡直是全世界的表率,

但是現在日本經濟卻像落水狗才剛爬上岸!

再往前回想當年的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

不也曾經都是像今天的韓國跟中國一樣的

高速經濟成長與欣欣向榮,為何如此,

=====

那是因為他們成功的因素也是他們可能失敗的因素,

=====

他們的成功都建築在幾千萬人或幾億人,乃至幾十億人

都由少數幾十人或一人作決定,當然這樣的『一元』領導有效率,

你會覺得 不亂!!! 但是 英雄會老! 權力也會使人腐化

當然通常他(他們)英明睿智,通常能作出正確的決定就好,

但是萬一他錯了,三五年後發現時,已經國家都走下坡了,

歷史不斷證明這點,台灣當然也不例外
=====

所以台灣是亞洲唯一多元成長的經濟體,

唯一不是由少數人『一元』領導的經濟政策,

沒有任何人說了算,沒有人能『掌握』台灣

任何人,任何政黨,都必須遵從大多數人及

市場的法則的決定,是大多數人的意識來決定

==================================

所以『台灣的亂,才是保障台灣長治久安的基石』




亂,讓任何政治人物 無法掌握,

不論你是總統還是立法委員

不論你是市長縣長還是民意代表,

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超越 亂!


我期盼 所有的政治人物 開始感到害怕!!!


我們必須 限縮政治人物與媒體的權利!

但是 相反的,其實 企業 跟 民眾 , 才是我們這個社會的 真正中堅力量!

我們很亂! 因為我們很有生命活力! 我們沒有堅持,所以多元開放!

====

你同意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