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媒體最暴力!

(2007-02-03 20:47:24) 下一個
(●作者王正德,桃園人,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係碩士生。簡介表示,他研究領域包括數碼的內容、寬頻產業及行銷管理。正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昨天在台灣社「我們在向陽的地方」活動現場,發生民眾對部分電視媒體出現嗆聲鬧場的行為,對此暴力事件各方同聲譴責,但受害的媒體是否也應該思考,長期來以在政治議題上偏激且歧視的報道,對本土民眾造成的無形傷痛,反而是更劇烈的文化暴力。


自從倒扁靜坐活動開始後,電視上除了倒扁新聞,幾乎沒有「新聞」。從此,媒體遂變成倒扁總部和群眾全天候專屬的傳聲筒,他們不分男女老幼,隻要站上倒扁舞台,就可以對著鏡頭暢所欲言。他們可以隨時對著鏡頭做出「喝倒采」的手勢,也可以盡情嘶喊「阿扁下台」。於是,倒扁活動的正當性不足,媒體主動幫忙形塑;場麵聲勢不夠浩大,就利用鏡頭和數字來強化;即使爆發衝突事件,媒體也會幫忙淡化進程。最後,倒扁的聲音「一麵倒」,被美化成一場社會菁英、中產階級自發性的民主聖戰,過程充滿溫暖與和平。對照之下,反倒扁民眾隻能「被喝倒采」,意見聲音幾乎被媒體封鎖,而且一樣是走上街頭,卻要被醜化成「靠動員」、「沒水平」、「搞暴力」和「挺貪腐」。

不可否認,一般本土民眾在表達和論述的能力上已較拮--,而媒體和公共場域母語表達的機會也相對有限,可是媒體卻仍不斷以優勢的符號和鮮明的意識類型做偏頗的獨白,持續窄化多元意見市場的表意空間,形式上正是一種傲慢的文化歧視與暴力。如果主管機關缺乏對策,站在本土民眾的立場,除了甘願被消音、被打壓、被扭曲之外,還能做什麽樣的抗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