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聯合報:應讓倒扁成為北、高選舉“單一議題”

(2007-02-03 20:47:18) 下一個
2006年09月10日13:19

 人民網9月10日電 “百萬人反貪腐運動”昨日登場。從戰略高度看,自昨天九月九日靜坐集會激活日,至十二月九日台北、高雄選舉投票日,儼然可見一條貫通首尾、因果呼應的戰鬥主軸。

  社論說,此次運動的目標是“倒扁”,但一般認為不易實現,原因是陳水扁始終負嵎頑抗,表明無論如何不下台。然而,“倒扁”其實亦未必是對陳水扁最嚴厲的懲罰,真正最嚴厲的懲罰是將陳水扁及其共犯結構民進黨淩遲至2008年台灣“總統”改選,然後使之共趨覆亡,負起罪有應得的政治責任。

  十二月九日的台北、高雄市長、市議員選舉,將是一個階段性的轉折點。倘若民進黨在年底的北、高選舉大敗,則就反貪倒扁者的戰略抉擇來看,屆時反而不應再促陳水扁下台;因為,隻要陳水扁仍繼續留在台麵上,民進黨必將內訌加劇,外患升高,也就絕無可能贏得2007的“立委”選舉與2008的“總統大選”。到那個時候,對於反貪倒扁者來說,陳水扁下了台,民進黨垮了台,不啻是加倍放大了勝利的果實。

  社論指出,其實,倘若“倒扁”成功,陳水扁下了台,民進黨即可能有重獲新生的機會;如今,陳水扁卻挾持了民進黨,既是命運共同體,又是共犯結構,民進黨甩不掉陳水扁,就隻能與陳水扁一起淩遲至死。也就是說,就政治大勢來看,陳水扁不下台,受害最大的毋寧是民進黨。

  倘若此一看法是正確的,則這次“反貪腐運動”的真正“戰略”目標,應是“倒民進黨”,亦即是在徹底懲罰民進黨這個共犯結構,而不隻是“倒扁”;“倒扁”反而隻是一個“戰術”動作而已。如果陳水扁不下台更有利於拖垮整個民進黨,那麽,何必一定要“倒扁”?

  就現今情勢言,民進黨的北、高選舉並不看好,而此次“反貪腐運動”更有使民進黨的北、高選情益趨困難的作用;隻要能貫通“九月九至十二月九”這一條戰線的首尾因果,使民進黨在北、高選舉大敗,“反貪倒扁”也就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社論還說,其實,過了“十二月九”,民進黨若在北、高大敗,就情理而言,“倒扁”的主力必將轉移至民進黨內部;但倘若屆時民進黨仍不能與陳水扁切割,則如今的倒扁運動反而應當改弦易轍,在“戰術”上繼續倒扁,但在“戰略”上卻應留住陳水扁,然後讓背著陳水扁這隻大包袱的民進黨,在2007年“立委”選舉及2008年“總統大選”中徹底覆敗。

  倘若民進黨不見棺材不掉淚,則這次反貪倒扁應有兩種戰略思考:一、這可能是一場長期抗戰,至少要有延續到十二月九日的準備;二、這更是議題戰,須在“九月九至十二月九”的戰線中,使“反貪倒扁”的議題維持“保溫”狀態,在媒體上爭取篇幅及注目的優勢,取代選舉議題,淩駕選舉議題,則民進黨在選舉中即不能發展新議題,難以提出新願景,最後必將被“反扁/挺扁”的“單一議題”壓垮而淹沒。

  社論還指出,民進黨應當注意,對民進黨而言,“最壞”的情勢是:倒扁風潮沒完沒了,一波下去,一波又起,但陳水扁硬是不下台,情勢僵持不下。

  反貪倒扁運動者亦應當注意,對該運動而言,“最好”的情勢也是:倒扁風潮沒完沒了,一波下去,一波又起,但陳水扁硬是不下台,情勢僵持不下。

  也就是說:倒扁運動不怕長期消耗戰,反而是民進黨應估量其停損點。

  隻要陳水扁不下台,倒扁議題就有延續性,亦有正當性。“反貪腐運動”的主要戰略就是:維持“反貪倒扁”議題的優勢,在未來三個月間,使“倒扁熱”,“選舉冷”。如今距十二月九日北高選舉,僅三個月而已,但競選活動被倒扁議題悶住,根本發不出聲音;倘若至十月、十一月階段,“反扁/挺扁”議題仍不下檔,甚至愈演愈熾,竟成了選舉期間的“單一議題”或“主要議題”,那麽民進黨這場選舉大概也就不必選了。

  民進黨如果過不了十二月九日北、高選舉這一關,恐怕就一定過不了明年底“立委”選舉及後年三月“總統大選”那兩關。待民進黨輸掉十二月九日北、高這一戰,再往前看又知必將輸掉“立委”選舉及“總統”選舉那兩戰,才會知道究竟應“毀黨保扁”或“棄扁保黨”!

  社論最後說,北高選舉將在十二月九日下午四時截止投票。施明德說:“靜坐最久到2008年5月20日下午。”其實,不妨先坐到十二月九日下午四時再說。

  若有坐到十二月九日的決心,陳水扁亦有可能在十二月九日以前就已下台!

來源:人民網-海峽兩岸頻道 (責任編輯:張海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