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香港《經濟導報》:三大經濟圈博弈中國

(2007-02-03 20:47:17) 下一個
◆暮賓、夏瑩:三大經濟圈博弈中國

香港《經濟導報》第31期供稿/由京津冀領銜的環渤海經濟區成立於1986年,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密集區,但近20年來,珠三角和長三角經濟發展迅速並走向了良性循環,而環渤海經濟區卻愈來愈沒落。預期未來,環渤海地區有望成為繼珠三角和長三角之後中國第三個高增長點。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經驗表明,大都市在區際乃至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自法國學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經濟圈(帶)”概念以來,大都市圈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我國近幾年逐漸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個最大的都市經濟圈,三足鼎立態勢漸趨明朗。目前競爭力的走向,已經受到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關於三大經濟圈的形象比喻有很多。其中一個把中國比喻成一個巨人,巨人的頭是京津冀地區,兩條腿分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經濟圈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珠三角、長三角崛起後,京津冀經濟地位相對下降,成為“窪地”。

“珠三角”的盛世危言

當我們目睹世界五百強雲集上海,台灣電子業龍頭企業紛紛奔向長江三角洲地區,特別是連珠江三角洲的台商也蜂擁北上時,我們不能不為珠江三角洲的明天而擔憂了。與日益崛起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相比,珠江三角洲是不是真的要不可避免地走衰落了?珠三角都市經濟圈的可持續發展確實存在一係列問題。由於受到南嶺阻隔,經濟腹地狹小,珠三角對周邊區域輻射帶動能力還不夠強;加入世貿後,隨著內地尤其是長三角的市場化進程加快,市場因素將代替地緣和血緣因素,一些外商甚至會異地搬遷;珠三角上世紀80年代後的大發展,很大程度上是靠了國家的優惠政策,目前珠三角的人才儲備仍是弱項。2004年初,“民工荒”敲響了珠三角經濟的警鍾:珠三角的低工資、高勞動、高效率已經成為過去,發展速度已經低於長三角,轉型迫在眉睫。2003年11月,廣東率先提出了“泛珠三角經濟圈”區域合作概念。基於與珠江流域相連、與大珠三角相臨、經貿關係密切等三方麵因素,泛珠三角區域的範圍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個省(區)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內地九省(區)的區域麵積為全國的五分之一,人口的三分之一,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泛珠三角區域在全國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2004年6月,“9+2”各級政府領導共同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定》泛珠三角區域協作具有國家戰略層麵的意義,將為珠三角的發展拓展腹地。但合作效果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長三角”獨領風騷

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那就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正在逐步形成經濟一體化,各地自覺地意識到上海的龍頭老大地位,開始進行各自資源的整合和調配,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定位和分工。相比珠三角和京津冀,長三角的區域經濟結構更為清晰,關鍵是其中心定位比較明確。長三角對上海龍頭地位普遍認同。區域內“中心──次中心──腹地”的結構一直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各地資源與產業的優勢互補格局也較為清楚,關鍵是在市場力量推動下完成互補的產業鏈、產業集群和城市形態的集成。在經濟外向度方麵,從進出口總額、出口額、實際利用外資等指標看,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國外向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京津冀的現實發展程度則相差較遠。長三角對外貿易和實際利用外資在規模上均已超過珠三角。外資投資的熱點正從珠三角向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轉移,珠三角外向型經濟的優勢正在弱化,長三角將逐漸取代珠三角成為外商投資的熱土。從生產總值角度看,長三角的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均遠大於珠三角和京津冀,而絕對值比後兩者之和還多。雖然長三角一體化的呼聲疊起、進程加快,一體化的範圍不斷擴展、層次不斷提高,但是由於以各級地方政府為代表的諸多利益主體的存在,長三角目前仍舊是一種以行政區經濟為主體的發展模式。長三角城市間的戰略聯盟目前還沒有達成,很多基礎設施還處於分割狀態,尚未形成行業布局協調、經濟能量集聚、產業結構合理的理想範型。

“環渤海”呼之欲出

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有環渤海地帶這樣優越的城市發展平台──無論是珠江三角洲還是長江三角洲,它們的政策、資源、人才、技術優勢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無法與京津比肩。但是“環渤海”是一個空泛的概念,牽扯到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幾個省市,經濟互補性不強,由京津冀領銜的環渤海經濟區成立於1986年,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密集區,但是現在,它已經滯後於珠三角洲和長三角洲的發展。更令人沮喪的是,上海之於長三角洲、廣州之於珠三角洲都產生了顯著的“正拉動”效能,而京津對於環渤海經濟區則是“反拉動”。20年內,珠三角洲和長三角洲走向了良性循環,而環渤海經濟地區卻愈來愈沒落。有數字為證:2004年京津冀兩市一省的生產總值為1.6萬億元,隻有珠三角的二分之一稍強,尚不及長三角的一半。單獨來看,擁有9300萬常住人口的京津冀,其最近兩年的經濟增長率並不低。2004年,北京經濟增長率為13.2%,天津為15.7%,河北是12.9%。這一年,天津人均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元人民幣,河北省的這一數字也達到了13,017元。關鍵問題還是出在長期以來的區域經濟合作不暢上。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國北方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城市群和工業密集區,但由於存在著傳統產業比重過大,城鄉二元結構突出,市場分割,資源環境壓力大等問題,與另外兩大經濟體相比就落後了。濱海新區的加快開發無疑是另一個良機。國家發改委正在進行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的編製工作,京津冀三地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共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日前國務院批準了北京的城市規劃定位,明確京津兩市的功能分工,進一步突出了天津的定位和濱海新區的發展方向。國家繼開發深圳、浦東後,即將出台新世紀開發濱海新區的戰略規劃。與此同時,國家正在對環渤海灣地區港口進行統一規劃,正在編製京津冀區域發展規劃,這些都為密切區域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如果說改革開放前20年中國經濟重心區是由北向南變遷,那麽,以後的20年將可能逆轉為由南向北的波浪式演進。可以預期,21世紀頭十年或再長一點,環渤海地區尤其是京津冀經濟圈,有希望成為繼珠三角和長三角之後未來中國的第三個高增長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