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莫須有的理由表明,“那些抗議的中國人是親政府的中國人”

(2007-12-03 05:45:28) 下一個
明鏡周刊封麵展被上海取消

在德華人、學生在漢堡明鏡出版社前示威-有跡象說他們都是親政府的中國人?
本來,德國明鏡周刊本周要在上海舉辦一個封麵展。但被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臨時取消,理由說是德中關係緊張。明鏡因此而取消了它與歌德學院共同計劃的一係列中國活動。德國之聲記者采訪了明鏡出版社發言人。除上述問題外,還談到在德中國人”抗議明鏡周刊封麵故事“黃色間諜”一事。作者們認為“他們寫得是正確的”。說那些中國人是“親政府”的,也說是有依據的。

明鏡出版社發言人漢斯-烏爾利希.施托特(Hans-Ulrich Stoldt)告訴德國之聲記者,上周四接到了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的通知,取消本周開始計劃在那裏舉辦的明鏡周刊封麵展。這個展覽也曾經在紐約和加裏寧格勒等地展出過。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租場地是一年前就已經達成協議的。



明鏡周刊封麵展是由歌德學院組織的明鏡出版社在中國的係列活動中的一個。本來的計劃包括,在封麵展一周期間,還要給中國大學生舉辦封麵圖片研討會,要在上海的猶太教教堂對30年代的猶太移民展開討論,由明鏡周刊駐中國的記者介紹明鏡周刊上展示的中國形象。而這個名為“‘明鏡’的藝術”的封麵展是核心活動。



接到這個核心活動不能舉辦的通知後,明鏡立即宣布取消所有相應活動。明鏡總編輯斯蒂凡.奧古斯特表態說:“我們不能讓中國審查部門來告訴我們,哪些活動是舒服的,哪些不舒服。”他還說,在過去的幾周內,“親政府的中國人”在明鏡出版社前舉行了抗議示威。中國“副大使”也抗議明鏡發表對台灣總統陳水扁的采訪。



至於“黃色間諜”這個封麵圖是否本來也在展出的範圍內。施托特說,當然,這是個封麵,按理應該在封麵展的範圍內的。但至於是否讓畫家加工成封麵展的圖片了,他不太清楚。



中方“令人驚訝地忽然取消了展覽”。理由是什麽呢?他說:中方說是由於德中關係處於“冰封期”。這顯然跟聯邦總理默克爾會晤達賴喇嘛有關。他說,明鏡周刊也采訪了達賴喇嘛。



另外,日前明鏡周刊還采訪了台灣總統陳水扁。“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此也不喜歡。” 在采訪發表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副大使”來到明鏡出版社,要求他們不要印刷這個采訪。但他們“當然不會聽”這樣的“建議”,還是照樣印了出來。據一般了解,中國在德國並沒有“副大使”一職。但施托特先生不記得這位中國高級外交官的名字了,隻知道是在他們印刷那一期的三天前來的,要盡可能阻止這個采訪錄的發表。



在德華人抗議明鏡周刊封麵故事“黃色間諜”一事,施托特先生是知道的。他說,這事正在由明鏡出版社的法律部處理,也許調查過程中,也許中國人已經提出了起訴,但具體進展情況他不知道。即使已經提出起訴,是否會立案,他也不知道,這是應該由法院來決定的。至於中國人抗議明鏡周刊把中國間諜這個概念擴大化普遍化,他表示,這些中國人有這個維護自己的權力。但他認為這個專題報導不見得就是普遍化的,盡管封麵圖片可能會讓人不愉快,有點尖銳化,有點諷刺性。“對於內容本身,由於不是我寫的,我並不能具體地說什麽,但作者們認為,他們寫的是正確的。”



至於明鏡周刊新聞通報裏為什麽說那些到漢堡明鏡出版社前示威的中國人是“親政府的中國人”。施托特先生說,“有種種跡象表明是這麽回事”。但具體是什麽跡象,他卻不願意舉例。



施托特先生還說,中國不能說是明鏡周刊的重點。但是,中國正在走向超級大國,當然會始終處於報導的焦點,對中國的報導甚至會越來越多,這是肯定的,許多事情,跟全球化相關的,都在中國身上看得最清楚了。明鏡周刊在中國有兩名記者,一名在上海,一名在北京。就說明了明鏡周刊對中國的高度重視。



明鏡出版社希望這次取消的上海係列活動明年能夠試著再撿起來。當然,這要看組織者歌德學院的態度了。施托特先生相信,在北京奧運會之前,那裏的氣氛會變得平和起來,“這種可能性我們絕不想排除。我們願意在另一個時間再嚐試一遍。”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平心)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